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20篇
安全科学   4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8篇
综合类   118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01.
建设海绵城市是城市面源污染控制和内涝防治的重要手段,在我国已进入全域推广阶段。为量化海绵城市源头设施在施工建设和运行阶段产生的环境和经济影响,针对目前国内外海绵城市源头设施生命周期环境(life cycle assessment, LCA)与生命周期经济(life cycle costing, LCC)集成量化评价研究存在的不足,选取某学校内场地5种典型海绵城市源头设施,采用LCA-LCC集成评价方法,量化分析不同源头设施的环境影响、环境效益、经济影响和经济成本,并识别关键影响因子。结果表明,源头设施施工建设阶段会产生较大环境影响与经济成本,运行阶段会产生较大环境与经济效益。运行阶段对径流水量和水质控制所产生的总环境影响回收期在8年以内,总经济成本回收期在2年以内,总体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102.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海绵城市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低影响开发的理念为主导,提倡雨水的源头及分散控制,恢复用地开发前的水文状态.合理地选择海绵城市措施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海绵城市建设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发挥建筑、道路、绿地和水系等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雨水自然积存、渗透、净化.针对海绵城市决策方案优选问题,根据实例情况建立海绵城市措施决策指标体系.应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该指标体系进行评价,引入Delphi法将定性指标及权重值进行量化,计算各方案的评分,从而得到决策结果.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方便,操作性强,为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3.
繁茂膜海绵生物修复养殖水体中病原体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繁茂膜海绵(Hymeniacidon perleve)滤食近海养殖水体中病原体细菌.海绵处理海水24 h后,海水中总大肠菌群、弧菌和总细菌分别比初始数量降低55.%~91.%、55.%~96.%和25.%~95.%.海绵滤食总大肠菌群、弧菌和总细菌速率分别在4.~105./(h·g)、1.×104~3.×104/(h·g)和2.×106~48.×106/(h·g),且滤食速率随细菌初始数量的加大而增加.当初始细菌总数在55×104~250×104/mL范围内,海绵滤食细菌的速率与细菌初始数量成线性正相关,其斜率为0.2.  相似文献   
104.
含有锡铜铅锌的鼓风炉水淬渣经矿热电炉还原熔炼产出锡铜铅铁多元合金。用氯气浸出该合金 ,以硫酸铅的形式分离出铅 ,合金粉还原铜产出海绵铜 ,中和水解分离锡和铁 ,进而实现锡铜铅铁多元合金的有效分离  相似文献   
105.
海绵社区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载体,其综合实施效能评价将综合反映海绵城市的建设成效。本文以从事青岛市海绵城市建设的专家经验、项目运行效果为依据,借助网络分析法原理,建立了青岛市综合实施效能评价体系,并以青岛某海绵社区的实施情况为基础,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了综合实施效能评价,获得了较为合理的评价结论。  相似文献   
106.
针对海绵城市建设系统化规划思路,研究城市竖向规划标高,在传统防洪排涝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增加地下空间、海绵空间和设施布局的分析,通过竖向规划转变传统"快排、末端治理"的排水方式,为建立"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的多层级管控模式提供竖向支撑。为确定科学的城市竖向标高,在传统竖向规划方法的基础上,优化了城市竖向基准标高的确定方法。并针对场地和道路的不同功能需求,提出分类别对场地和道路竖向标高进行管控要求,构建海绵空间及设施的竖向空间模式。以期为我国今后城市竖向规划的编制提供思路,为海绵城市空间及设施的竖向协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7.
汉京超 《环境工程》2020,38(4):119-123
针对某平原河网城市,根据其"两高一中一低"的本底特征,对于老城和新城海绵城市试点区,从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等多角度分析了现存的典型问题,提出了海绵城市相关设施选型的关键因素、主要原则及推荐方案,并选择2个典型项目进行建设方案对比。研究表明:老城区的海绵城市建设应当充分结合城市更新,实现并强调城市的融合性和衔接性;新城区则应当采用高起点、高标准,体现建设的示范性和引领性。  相似文献   
108.
首批国家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已经完成,有关海绵城市规划与模型模拟的研究也层出不穷,但是对于海绵建设区开展持续监测并进行深入分析的研究较为缺乏,而对于海绵城市实际建设区的水质水量研究是规划建设理论与实践效果差别的唯一检测器,是优化未来海绵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关键。以河南省鹤壁市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为研究对象,开展试点区地表水体与雨水管网的水质水量多年持续监测研究,分析海绵城市建设对地表水主要水质指标和雨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的实践作用效果。采用人工监测与设备在线监测相结合的方式,于2015-08—2018-09在海绵城市试点区地表水体10个采样点进行了16次人工采样,共计获得109个地表水样并测定了常规水质。利用试点区内20个雨水管道出口处的流量在线监测设备获得2018-01—12的分钟级流量数据。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波动较大的水质指标为NH3-N、TN和DO,波动较小的为pH。与海绵城市建设前相比,研究区域的地表水系水质得到改善,试点区该年度的雨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85.7%,满足规划建设要求指标70%。但当实际场次降雨量低于设计雨量23 mm时,仍有雨水外排。不同地块的径流控制率差异明显。以上结果丰富了海绵城市建设的实践研究,可为优化海绵城市的规划与设计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9.
海绵城市建设效果评估需要对海绵设施和不同尺度区域的径流过程进行水质监测采样。现有的采样方法和设备难以自动采集到径流产生初始阶段的水样。研发了一套包含无电力驱动天然降雨自动采样器、"零捕获"下垫面径流过程水质监测自动采样终端、智能型自动水质监测采样器等设备的城市降雨径流水质监测自动采样技术,解决了全天候、自动采集天然降雨和径流过程最初水样的难题,并可记录采样过程的具体时间。实际应用表明,该套技术可操作性强,性能可靠,能为相关科学研究和监测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0.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的进程也不断的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的上升,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水资源与人们的生活联系密切,因此,加大了对水资源的开发力度。河道作为储存水资源的重要方式,如果不对其进行有效的治理,将会严重影响水资源的质量。海绵城市设计理念的提出是对雨洪利用理论的创新认识和发展,是当前中国新形势下,针对河道水环境治理方法及思路的完善。规划实施海绵城市建设有助于解决城市水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