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8篇
安全科学   17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97篇
基础理论   22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1.
以新型燃油惰气发生器燃烧室为研究对象,对气相采用重整化群(renormalization group,RNG)κ-ε双方程模型,对颗粒相采用随机颗粒轨道模型,考虑气雾两相间的耦合作用,采用二阶迎风差分和SIMPLE算法,数值模拟燃烧室内的气雾两相三维流场,得到了燃烧室内空气一油雾两相流动动力学特性,比较分析了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研究结果表明,在旋流射流、壁面圆孔射流及燃烧室特殊几何结构的共同作用下,燃烧室内充满旋流,同时存在多个回流区,油气掺混剧烈而充分,有助于燃料点火、稳定火焰和提高燃烧效率.本文结果有助于燃油惰气发生器燃烧室燃烧性能的分析及结构与工艺参数的优化.  相似文献   
92.
基于快速成形的方法制造各类快速模具已成为RP&M应用的热点问题。介绍了金属喷涂制模法的原理和特点、电弧喷涂快速模具制作的工艺过程、喷涂所用设备和材料,列举了金属喷涂制模法在鞋底模具开发中的应用实例。金属喷涂制模法具有工艺简单,制模周期短,成本低,复型性好等特点,适合于新产品开发和小批量多品种生产。  相似文献   
93.
为了提高微滤膜的抗污染性和降低膜组件的价格,利用循环预涂工艺制备出新型聚乙烯醇微球预涂动态膜(PVA-MS/PCDMs).对不同聚乙烯醇微球预涂量的动态膜进行了系统表征,结果显示,PVA-MS/PCDMs的清水过滤阻力介于0.64×1010~3.84×1010 m-1, 渗透性良好;当预涂量≥23.9 g·m-2时,可达到微滤分离水平;亲水性随预涂量的增加而增强,动态接触角由基膜的118.25°降低到预涂量为61.9 g·m-2时的61.52°;利用流动电位法在20℃,pH为8.0±0.2,0.01 mol·L-1 KCl溶液的测试条件下,测得当预涂量为15.7 g·m-2时膜面相对Zeta电位值可达-36.4 mV.并且,通过PVA-MS/PCDMs在SMBR中的短期通量衰减变化(恒压)和对EPS的扩散实验发现,预涂量为23.9~61.9 g·m-2时,增加了对EPS的扩散渗透性能,且膜通量衰减趋于稳定时仍为基膜的3.5~4.8倍,即提高了抗污染性.  相似文献   
94.
超细磷酸铵盐微粒灭火剂与B类火作用的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超细微粒灭火剂的灭火能力,对NH4H2PO4质量分数为90%的ABC干粉进行超细化和表面改性,制得具有良好流散性的平均粒度在2~10 μm的微粒灭火剂,然后将不同量的微粒灭火剂和一定压力的氮气一起充装于1 L的贮压式灭火器中,然后在1 m3灭火室内进行全淹没条件下的B类油火灭火试验.结果表明,粒度在4.11 μm以下的微粒灭火剂能在空中滞留15 min以上,并且其灭火质量浓度随着灭火剂的体积平均直径的减小而减少;微粒灭火剂的体积平均粒径为2.48 μm时,其灭火质量浓度仅为59~64 g/m3,平均灭火时间小于6 s.超细微粒灭火剂具有良好的空间流动扩散能力,可用于全淹没火灾保护,作用于B类油火时,灭火质量浓度低且灭火时间短,灭火效率很高.  相似文献   
95.
吴龙  吴华峰  吴跃东  贾少华  王会刚 《环境工程》2020,38(9):190-193,88
我国高温熔渣年产生量超过6亿t,其热资源价值巨大,但浪费情况严重。对干法粒化、化学法、冷却水余热利用、直接制备产品4种熔渣热能利用技术进行了论述探讨。熔渣热能回收技术的应用离不开熔渣资源利用,综合经济效益最大化是热能利用技术应用的关键因素。对于高温熔渣热回收技术建议如下:针对活性物料含量低的熔渣采用干法粒化、化学法进行热能回收;活性物料含量高的熔渣,在确保熔渣产品活性的条件下进行热能回收技术开发;因地制宜地进行冲渣冷却水余热利用;解决熔渣直接制备产品的关键工艺技术难点,提质降本;加强熔渣液固转变矿物结构变化过程的研究,实现固化渣的矿物组成调控。  相似文献   
96.
甲基叔丁基醚(MTBE)在不同粘性土壤中的吸附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壤对有机物的吸附是污染土壤及地下水原位修复技术中的重要参数.通过静态间歇吸附实验研究了甲基叔丁基醚(MTBE)在不同粘性土壤中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MTBE在粘性土壤中的吸附行为均可用线性方程很好描述,粘粒是土壤对MTBE吸附的主要影响因素,吸附常数与土壤粘粒含量呈y=4.382×10-3x-0.817 ×10-3直线关系.对不同温度下的吸附数据分析发现,粘性土壤对MTBE的平衡吸附量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由吸附热力学推导可得等量吸附焓变△H与平衡吸附量无关,且△H<0,表明该吸附为故热过程.  相似文献   
97.
采用蚯蚓粪粒制造高效率除臭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自古以来,人们早就肯定蚯蚓对于土地的种种贡献,并给予很高的评价.公元前1800年时,古埃及就发现蚯蚓对农作物非常有益.之后,希腊哲学家兼生物学家阿力土突拉士也确认了这一事实,并作出了著名的判断性结论:“蚯蚓是土地的肠道”.其实,蚯蚓的功迹远远不止这些.它不仅对农作物非常有益,而且还可以食用,蚯蚓含有丰富的低脂肪和蛋白质成分,是目前日本及西欧国家餐桌上的佳肴.另外,蚯蚓也具有其它的特异功能.在养殖蚯蚓的饲养殖内发现这样一个秘密.养殖室内的生物垃圾、纸浆渣及牲畜的粪便等,一旦经过蚯蚓吞吃、消化、排出粪粒后其臭味一扫而光.  相似文献   
98.
集成膨润土吸附与硅藻土预涂膜过滤技术为一体处理微污染源水,同时在内部引入沉淀单元,在单一设备中实现了膨润土吸附、沉淀、过滤三位一体的目的.研究结果表明,吸附-沉淀-分离一体化技术有效地延缓了硅藻土预涂膜过滤时水头损失的上升速度,和原有的吸附预涂膜分离一体化技术相比,有效延长了运行周期,同时,微污染源水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得到显著提高,表明该技术对于微污染源水的处理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
为探究粤港澳大湾区硝基多环芳烃(NPAHs)污染特征与来源,利用大气主动采样技术采集44个环境空气样品,并使用气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测定NPAHs浓度.结果表明,同时使用滤膜、PUF和XAD-2树脂,可以更高效采集到气态和颗粒态的NPAHs,准确表征环境空气中NPAHs的污染状况.粤港澳大湾区环境空气中ρ(∑18...  相似文献   
100.
为了在煤层巷道垮落后快速建立安全稳定的再生救援通道,并了解通道垮落后垮塌体的力学性质,将煤层通道垮落后破碎的煤块视为均质散粒体,通过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分析了在散粒体中修复新通道的基本力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理论分析可知,当散粒体作用在通道顶板上时,应力集中区域在顶板中部,并向两侧逐渐减小;当散粒体作用在通道两帮时,应力集中区域在两帮的底部,最大值与通道一侧的散粒体面积与截面周长的比值呈正相关;与理论分析结果相比,数值模拟分析忽略了两帮上部散粒体的影响,模拟计算所得出的应力与理论分析结果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