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0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158篇
安全科学   220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57篇
综合类   562篇
基础理论   76篇
污染及防治   34篇
评价与监测   13篇
社会与环境   65篇
灾害及防治   7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1.
目的 提高脉冲激光发射模块的电磁兼容性。方法 基于腔体的电磁屏蔽机理,使用HFSS软件,建立脉冲激光发射模块腔体模型,以电磁敏感度、电磁干扰2个方面对腔体电磁屏蔽效能进行仿真分析。结果 设计的双层屏蔽腔体在电磁波辐照频率为1~100 kHz时,屏蔽效能达到28 dB;电磁波辐照频率为0.2~18 GHz时,屏蔽效能达到47 dB。结论 当电磁波辐照频率在1~100 kHz时,腔体的屏蔽效能随频率的增加而增大。辐射源外部激励时,双层屏蔽腔体使用外层铁内层铜屏蔽效能较高。电磁波辐照频率在0.2~18 GHz时,腔体的屏蔽效能随频率的增大而减小,且发生了谐振效应。当腔体厚度相等时,双层屏蔽的屏蔽效能高于单层屏蔽。使用电缆连接器代替孔洞进行信号传输时,腔体屏蔽效能增加。  相似文献   
92.
谭雪  董智  张丽苗  袁中勋  李昌晓 《环境科学》2023,44(3):1748-1757
消落带是连接陆地与水域的交错地带,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其适生木本植物的种植对消落带土壤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探究适生植物对三峡库区消落带环境的适应机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消落带退水后适生植物落羽杉(Taxodium distichum)不同生长时期(T1:5月、 T2:7月和T3:9月)的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进行研究,同时采用PICRUSt2对细菌功能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土壤pH值、硝态氮、铵态氮、土壤蔗糖酶、磷酸酶和脲酶等理化指标随时间变化显著(P<0.05);土壤细菌多样性、丰富度和结构也随时间变化而变化,除Chao1以外,根际土壤细菌的α多样性均表现为:T1>T2>T3,非根际土壤细菌α多样性则表现为:T3>T1>T2. RDA分析表明,影响细菌群落的理化指标主要有土壤pH值、脲酶、铵态氮和硝态氮.所有土壤样本中共检测到细菌60门,其中以变形菌门和酸杆菌门为优势细菌门.根据PICRUSt2预测,代谢是落羽杉土壤细菌群落中普遍存在的基本功能,与C、 N和P有关的各代谢途径存在一定的时间差异.以上研究结果有助于加深对三峡消落带植被修复...  相似文献   
93.
特殊的水文节律导致鄱阳湖形成面积较大的周期性环湖消落带,大量的营养物质和污染物极易在消落带中发生沉积,选择鄱阳湖典型河口型消落带,沿湖向按照不同植被类型设置采样断面,采集土壤-沉积物和优势植物样品(不同组织),分析不同时空下土壤/沉积物和优势植物体中重金属(Cr、 Ni、 Cu、 Zn、 As、 Cd、 Sb和Pb)的含量特征及富集水平,并进一步分析土壤-植物系统中重金属的迁移转换特征,揭示鄱阳湖典型消落带土壤-植物系统重金属迁移转换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消落带土壤/沉积物重金属含量沿湖向表现为明显的分布规律,呈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分布特征,即季节性淹水带土壤/沉积物是重金属富集的主要地带,Cu、 Pb和Sb在土壤/沉积物中的富集水平较高,其中Cu和Sb为显著富集(EF>5);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季节性淹水带总体处于轻度生态危害水平(70≤RI<140),显著高于淹水带和未淹水带.消落带沿湖向带状分布的优势植物体中重金属含量并未表现出显著的空间分布特征,但表现为显著的季节差异,生长季(4月)优势植物体内重金属具有较高的含量水平,重金属不同介质和组织的分配大体遵循基质>根...  相似文献   
94.
认识浒苔     
正我出生在黄海之滨的青岛,从小常跟父母去海边玩耍。听着海风吹,海浪涌,坐在金黄的沙滩上堆城堡,可开心了。可在奥帆赛举办那年,我突然发现,那原本金黄的海滩竟"绿潮"涌动,岸边也被"镶上"了绿色的"裙边"。这既令我惊讶更令我困惑: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后来,我得知这些湿漉漉、滑溜溜的"绿草"大名浒苔,从2007年就开始光临我们青岛。它是一种海藻,草绿色,管状膜质,丛生,主枝明显,分枝又细又长,最长的达1米。根基部分附着在岩石上,喜欢在中潮带的滩涂、石砾上生长。它还很耐寒,  相似文献   
95.
正本文以太湖西岸宜兴段湖滨带为研究对象,对沿岸水域水质进行采样分析,并对太湖西岸宜兴段湖滨带水质进行分区段研究,为有效地保护西太湖湖滨带生境提供参考。太湖滨湿地是湖泊湿地重要组成部分,它位于湖泊的湖滨带,是湖泊与其周围环境间物质和能量交换的重要通道,具有固岸护岸、拦截径流污染物、保持生物多样性以及景观美学等方面的价值,是湖泊生态系统的重要保护屏障。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湖滨带是湖泊水体中最易污染的区域。  相似文献   
96.
应用动力通量箱(Dynamic Flux Chamber,DFC)与高时间分辨率的RA-915+自动汞分析仪联用技术,在消落带沉积物出露期,野外现场监测沉积物-大气界面汞交换通量,同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三峡库区消落带沉积物-大气界面汞交换通量范围为-6.80±12.35~28.17±36.17 ng/(m2·h)晴天库区消落带沉积物-大气界面汞交换通量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即从早晨开始沉积物-大气界面汞的交换通量逐渐增加,到正午左右达到峰值,之后交换通量逐渐减小,但阴天这一趋势不明显。暖季白天沉积物-大气界面汞交换通量都以释放为主,冷季白天则以沉降为主。暖季晴天,沉积物-大气汞交换通量与气温、沉积物温度、光照强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无论晴天还是阴天,大气汞浓度都与沉积物-大气汞交换通量呈负相关关系。白天,光照强度和大气汞浓度是影响消落带沉积物/大气界面汞交换通量的主要因素,而在夜间,沉积物温度和大气汞浓度是其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7.
本文研究了喷雾塔喷头设备位置、空塔气体速度、液体喷淋密度对气体带水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98.
对青海天然灌林(灌丛)热量带和类型划分的重新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振铎 《青海环境》2006,16(2):47-50
文章通过调查和分析大量资料,阐述了青海天然灌林(灌丛)的热量带划分问题,由以往的二带(温性和高寒)划分改变为三带(温性、寒温性和高寒)划分,首次对64个省内分布的灌林群系作出了分类系统。  相似文献   
99.
带压消漏的安全措施及安全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石化生产中泄漏是危险的同时也是难免的。带压消漏在生产中经常遇到,为了保证安全生产,必须采取得力的安全措施,加强安全管理,确保消漏安全。  相似文献   
100.
三峡澎溪河回水区消落带岸边土壤重金属污染分布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对澎溪河回水区消落带及岸边土样品中重金属含量和样品理化性质测定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该区域内重金属分布特征,并对重金属元素间的相关性展开研究.同时,应用地累积指数对研究区域污染现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消落带样品中Cu、Cr、Zn、As、Cd、Pb、Hg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8.17、59.21、108.98、4.77、2.02、28.85、0.52mg·kg-1;岸边土样品中重金属的含量范围分别为22.32、54.90、98.05、7.87、0.77、22.97、0.94mg·kg-1.Cd是三峡库区污染较严重的重金属元素.相关性分析表明:在消落带样品中,Cd与Zn显著相关(p〈0.01),Pb、Hg和Cu、As都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这4种重金属元素在接受外来污染时可能存在相似性;在岸边土样品中,Cd与Zn、Cr与Cu、As与Hg显著相关(p〈0.01),Pb与Cu、Cr、Zn、Cd显著正相关,表明这几种重金属可能有着相似的来源.消落带样品重金属污染程度评价结果为:Cd〉Hg〉Zn〉Pb〉Cu〉As〉Cr,岸边土样品重金属污染程度评价结果为:Hg〉Cd〉Zn〉As〉Pb〉Cu〉Cr,Cd和Hg在个别站位达到了严重污染水平.消落带土壤受人为扰动后会成为水体的二次污染源,因此,消落带土壤重金属对水体的潜在影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