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9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259篇
安全科学   25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135篇
综合类   1076篇
基础理论   117篇
污染及防治   74篇
评价与监测   81篇
社会与环境   86篇
灾害及防治   28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分析国外湖泊富营养化防治与水污染治理经验,剖析我国湖泊保护和治理存在的问题及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湖泊水环境保护治理的启示:健全和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为湖泊保护和治理提供保障;建立统一的流域管理体制,探索建立各机构间的协调机制;做好平台服务,将经济、社会和科技领域政策与水领域政策相结合;划定湖泊保护红线,建立水质、水量和水生态系统一体化管理体系;加强源头控制、过程截污,加快构建湖泊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工程系统.  相似文献   
102.
通过对大庆草甸草原和湖泊湿地发生发展自然生态过程的分析,以大庆生态环境的整体性特征为基础,提出草甸草原是大庆生态环境的基础,湖泊湿地是大庆生态环境的特色.以保护和恢复为主巩固草原生态基础地位,以生态重建为主突出湖泊湿地特色.对生态功能正常发挥的草原,以生态保护为主,对生态功能退化草原,以生态恢复为主.对油田生产区的草原,重视生态功能和景观效应.以生态重建为主突出湖泊湿地特色,通过地表水结构的调整增加生态系统的活力和生态服务功能.草甸草原和湖泊湿地的保护与利用要扬长补短、协同并进.  相似文献   
103.
以淡水底栖动物颤蚓(淡水单孔蚓)为受试生物,研究了沉积物中六氯苯(HCB)对淡水单孔蚓14 d和28 d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沉积物中HCB对颤蚓致死效应较低,当HCB浓度为190 mg· kg-,连续暴露28 d时,致死率低于8%.但HCB对颤蚓具有较强的慢性毒性效应,当HCB浓度为190 mg·kg-1,连续暴露28 d时,身体自断率高达90%,并且随着浓度升高和暴露时间延长,颤蚓自断率明显增高.HCB对颤蚓自断14 d和28 d的EC50分别为>190 mg·kg-1和97.1 mg· kg-1.HCB对颤蚓行为(运动和挖掘)产生明显抑制作用.随着HCB浓度增加和暴露时间延长,颤蚓运动强度减弱,并伴随摄食量减少与体重减轻现象.  相似文献   
104.
Sediments are ultimate sinks of nutrients in lakes that record the pollution history evolutionary processes, and anthropogenic activities of a lake. However, sediments are considered as inner sources of environmental factor changes such as the variation in hydrodynamic conditions because of the nutrients they release. How does this process happen?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a typical nutrient phosphorus (P) exchange among sediment, suspended particle matter (SPM), and water. Compared with numerical and experimental studies, this study confirms that the critical velocity that occurs at a lower flow rate state exists in the range of 7 to 15 crn/sec. Critical velocity below the critical flow rate promotes the migration of particulate phosphorus (PP) to the SPM. On the other hand, critical velocity above the critical flow rate promotes the release of PP in water.  相似文献   
105.
Ligands present in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DOM) form complexes with inorganic divalent mercury (Hg^2+) affecting its bioavailability in pelagic food webs. This investigation addresses the influence of a natural gradient of DOM present in Patagonian lakes on the bioaccumulation of Hg^2+ (the prevailing mercury species in the water column of these lakes) by the algae Cryptomonas erosa and the zooplankters Brachionus calyciflorus and Boeckella antiqua. Hg^2+ accumulation was studied through laboratory experiments using natural water of four oligotrophic Patagonian lakes amended with^197Hg^2+. The bioavailability of Hg^2+ was affected by the concentration and character of DOM. The entrance of Hg^2+ into pelagic food webs occurs mostly through passive and active accumulation. The incorporation of Hg^2+ by Cryptomonas, up to 27% of the Hg^2+ amended, was found to be rapid and dominated by passive adsorption, and was greatest when low molecular weight compounds with protein-like or small phenolic signatures prevailed in the DOM. Conversely, high molecular weight compounds with a humic or fulvic signature kept Hg^2+ in the dissolved phase, resulting in the lowest Hg^2+ accumulation in this algae. In Brachionus and Boeckella the direct incorporation of Hg from the aqueous phase was up to 3% of the Hg^2+ amended. The dietary incorporation of Hg^2+ by Boeckella exceeded the direct absorption of this metal in natural water, and was remarkably similar to the Hg^2+ adsorbed in their prey. Overall, DOM concentration and character affected the adsorption of Hg^2+ by algae through competitive binding, while the incorporation of Hg^2+ into the zooplankton was dominated by trophic or dietary transfer.  相似文献   
106.
不同类型湖泊沉积物中氮释放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武汉市东湖子湖郭郑湖、庙湖以及南湖这3个不同类型的湖泊进行释氮模拟实验,结果表明:(1)在厌氧条件下,不同污染程度的湖泊中沉积物释氮作用均比较明显。为了抑制沉积物向上覆水释氮,控制湖泊富营养化,保持湖泊较高的溶解氧水平是必要的。(2)在厌氧条件下,高温对不同类型湖泊总氮和氨氮的释放均能起到促进作用。(3)沉积物与上覆水间污染物的浓度梯度越大,总氮和氨氮的释放速率与释氮量也越大,此时温度的影响不明显。(4)通过比较3类湖泊沉积物上覆水中总氮和氨氮两者的释放浓度可知,氨氮的释放贡献十分显著,因此控制氨氮的释放量对于控制湖泊氮释放量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07.
流域水环境的恶化使得其修复成为迫切的需要,我国修复技术也日渐成熟.流域水环境中河流、湖泊水库、湿地和地下水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对该4种水环境类型的修复技术分别进行了介绍,并简要分析了每种水环境类型较为有效的技术方法,以期能对我国水环境修复技术的研究和管理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8.
富营养化湖泊中微囊藻毒素及其控制去除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囊藻水华是湖泊水体中产生最频繁、危害最严重的一类。微囊藻毒素作为富营养化水体中最常见的藻类毒素,获得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与研究报道。我国淡水水体受微囊藻毒素污染的程度已经相当严重,尤其是饮用水水源的污染,对人们的健康构成了极大的危害。因此当前急需确认藻类毒素对我国水环境影响的程度,研究蓝藻水华产毒的生态条件及控制去除途径,探索毒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和防治对策,目前关于微囊藻毒素的健康效应的研究多是从饮用水角度出发,今后的研究可收集详细的数据以建立危险性评估模型,并评价各种降低微囊藻毒素危险性措施的效果。文章就微囊藻毒素的产生、性质与结构、对环境与人类健康的危害、以及微囊藻毒素在水处理过程中的控制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09.
湖泊作为城市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不仅为城市提供了赖以生存发展的生态环境,而且还深刻地影响了城市的发展。但自1990年代以来,武汉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因对湖泊生态作用、保护利用的认识不足和城市建设者多度的利益追求,致使"百湖之城"的城区湖泊不断被填埋而消失,不断上演"湖殇"悲剧,从而严重地影响了武汉两型社会的建设,弱化了武汉的城市名片效应。因此,武汉城市发展必须高度重视珍贵的湖泊资源的科学保护与利用。  相似文献   
110.
大纵湖是江苏省里下河地区的重要湖泊之一,该文介绍了大纵湖自然概况,分析了大纵湖污染现状,如对水环境状况,出、入湖河流水质状况,底泥污染状况以及污染源状况进行了分析,并剖析了大纵湖水环境和污染源特征。针对存在的氮磷超标导致湖体富营养化、生态退化以及入境客水污染等主要环境问题,提出了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修复湖泊生态、治理客水和强化水质监控等措施,为有效地改善大纵湖水环境质量,遏制湖泊富营养化趋势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