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77篇
安全科学   6篇
环保管理   35篇
综合类   202篇
基础理论   41篇
污染及防治   13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社会与环境   13篇
灾害及防治   1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81.
海,淡水中铜在麦饭石上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海,淡水中麦饭石对Cu(Ⅱ)的吸附特性,以及Cu(Ⅱ)浓度,溶液的pH值对吸附过程的影响,测定了在海,淡水中麦饭石对Cu(Ⅱ)的饱和吸附量,并对吸附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2.
从野外采集沉水植物黑藻种植于120L的塑料桶内,然后采集丝状绿藻放在培养黑藻的桶内.设种植黑藻而不放入丝状绿藻的桶为对照.由于夏季高温和强光,丝状绿藻在数天内会逐渐腐烂.研究发现,在丝状绿藻腐烂过程中,水体的溶解氧(DO)、pH值、水下光强度与水面光强度的比值均比对照组大大降低,尤其是溶解氧,有时甚至下降为零.而水体的温度、总氮(TN)、总磷(TP)和高锰酸钾指数(CODMn)在丝状绿藻腐烂过程中则上升,后3个指标大大高于对照.有丝状绿藻处理的试验组,随着丝状绿藻的腐烂,沉水植物黑藻亦慢慢腐烂,最后消失.而对照组黑藻生长良好,生物量大大上升.因此,我们认为,丝状绿藻腐烂过程中引起的水质指标变化,尤其是降低溶解氧、降低水下光照强度、降低pH和使水体温度上升是沉水植物黑藻死亡的主要原因.这种现象在进行沉水植被恢复过程中值得注意,并应寻找对策.  相似文献   
83.
探讨了5种不同类型杀虫剂(毒死蜱(Chlorpyrifos)、三氟氯氰菊酯(Cyhalothrin)、丁硫克百威(Carbosulfan)、阿维菌素(Abamectin)和锐劲特(Fpronil))对3种淡水浮游动物(大型溞(Daphnia magna)、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calyciflorus)和尾草履虫(Paramecium caudatum))的急性毒性作用。通过单一急性毒性试验,检测了5种常用杀虫剂对3种淡水浮游动物的24 h(大型溞和萼花臂尾轮虫)和1 h(尾草履虫)半致死浓度(LC50)。结果表明,随杀虫剂质量浓度增加,5种杀虫剂的毒性均明显增强,3种浮游动物的死亡率上升,呈明显的浓度-效应关系。5种杀虫剂对大型溞的24 h-LC50依次为0.001 mg/L、0.000 001 mg/L、0.078 mg/L、0.001 mg/L、0.098 mg/L,毒性均为剧毒;对萼花臂尾轮虫的24 h-LC50依次为0.081 mg/L、0.003 mg/L、0.062 mg/L、0.005 mg/L、0.476 mg/L,毒死蜱、三氟氯氰菊酯、丁硫克百威、阿维菌素为剧毒,锐劲特为高毒;对尾草履虫的1 h-LC50依次为0.434 mg/L、1.904 mg/L、4.851 mg/L、4.024 mg/L、33.393 mg/L,毒死蜱表现为高毒,三氟氯氰菊酯、丁硫克百威、阿维菌素为中毒,锐劲特为低毒。3种淡水浮游动物对杀虫剂的敏感性从大到小依次为大型溞、萼花臂尾轮虫、尾草履虫。从敏感性来说,大型溞和萼花臂尾轮虫均为较好的进行杀虫剂水环境生态效应评价的受试动物;尾草履虫由于时效快,在毒死蜱的检测中可作为优先考虑的受试动物。  相似文献   
84.
电容去离子(CDI)是最近十余年快速发展起来的一种用于脱盐的新型水处理技术。采用具有大比表面积及稳定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多孔材料做电极,并外接直流电源,可使离子被吸附于电极上从而实现水的净化。简单介绍了电容去离子技术的优势所在,并详细分析阐述了包括电压高低、流速流量大小、极板间距对置的大小、温度浓度、离子种类、p H变化、加膜等对脱盐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5.
张鑫 《环境教育》2011,(2):78-79
水是生命之源,虽然世界上有138亿立方米的水,占世界表面积的70%,但是淡水只有5亿立方米,能饮用淡水却只有0.14亿立方米。节约用水、科学用水,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如果一个人一天节约一滴水,那么全世界60亿人一年就可以节省多少呢?  相似文献   
86.
In recent years, the ability of microorganisms to decolorize textile wastewater has received great attention due to the environmental persistence and toxicity of these pollutants. In this paper biological decolorization of triphenylmethane dye, C.I. Basic Green 4 (BG 4), by Chlorella species was investigated. The effect of operational parameters (temperature, pH, initial dye concentration and algal concentration) on decolorization efficiency was examined.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desired initial pH was 9. The stability and efficiency of the algae in long-term repetitive operations were also examined. Michaelis-Menten kinetics was employed to describe the apparen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decolorization rate and dye concentration. The optimal kinetic parameters, Vmax (specific decolorization rate) and Km (maximum specific decolorization rate) were 4.6 mg dye g cell-1 h-1and 151.0 mg L-1, respectively. Fig 10, Tab 2, Ref24  相似文献   
87.
对淡水超微型浮游植物的研究方法和生态学进行了概述。为防止细胞的自溶和荧光特性的改变,淡水超微型浮游植物通常采用多聚甲醛和戊二醛作为固定剂并在低温下保存。在表面荧光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含藻红素的蓝藻(PE 细胞)、含藻蓝素的蓝藻(PC细胞)以及以叶绿素为主要色素的超微型真核浮游植物(EU 细胞)3 种类群。在淡水生态系统中,影响超微型浮游植物变化的环境因子主要有温度、营养盐的可获得性、摄食、光照以及环境的污染。总体而言,高温有利于超微型蓝藻、低温利于真核藻类的生长。超微型浮游植物的丰度随着水体的营养增加而增加,但其贡献率却减少。淡水超微型浮游植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温带水体,对热带和亚热带水体的研究需要加强,而我国对淡水超微型浮游植物生态学研究基本处于空白。  相似文献   
88.
高峰 《环境》2009,(4):52-55
有人说,19世纪争煤炭,20世纪争石油,21世纪争淡水。以此描述世界大趋势虽不够准确,但也不无道理。今天,21世纪才刚刚开始,世界淡水资源匮乏之势已见端倪。我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淡水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5,而且南北分布极不均匀,缺水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形势十分严峻。21世纪,我国13亿人口的生活、生产用水如何来解决呢?这是一个必须回答的严肃问题。  相似文献   
89.
利用淡水单孔蚓Monopylephorus limosus的生物富集实验,研究了黑碳对土壤和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类有机化合物菲生物可利用性的影响,同时研究了黑碳对菲吸附和解吸行为的影响,并用"双元平衡解吸(DED)模型"对解吸行为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土壤和沉积物中黑碳的存在直接导致了菲在颤蚓体内的生物累积因子(BSAF)的降低,其原因在于菲在黑碳沉积物样品中的不可逆吸附程度的显著增强.研究发现,土壤和沉积物中菲的生物可利用性与土壤和沉积物中菲的吸附相浓度无关而与孔隙水浓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0.
绿藻是淡水常见藻类之一,也是水质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对绿藻的种类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对我校的中心广场水质进行监控,同时可以普及同学们的科普知识。藻属众多,各种水质条件均可生长藻类,但每一种类皆有其特点的生存水质条件,使其可以成为不同水质条件下的指示种,因此藻类被广泛用作指示生物,通过对水体中藻类进行系统的调查鉴定,根据藻类的指示种的有无多少来评价水体的水质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