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8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342篇
安全科学   93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119篇
综合类   862篇
基础理论   81篇
污染及防治   310篇
评价与监测   13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117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112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采用蒸发-固化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反渗透浓缩液。蒸发工艺可将反渗透浓缩液减量化,固化工艺可将蒸发残留液中的污染物稳定化。研究表明,蒸发残留液宜采用水泥和石灰混合料进行固化,混合料最佳水泥与石灰质量比约为1︰2,每100 mL蒸发残留液(质量约为120 g)最佳投加量为50 g。固化体含水率低于40%,抗压强度高于1.0 MPa,适合填埋处置,其浸出液污染物含量较低。采用硅酸钠和硫酸钙作为添加剂可加快固化速度,提高固化体的抗压强度。利用蒸发-固化工艺处理反渗透浓缩液可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2.
本文在分析锰渣填埋场区渗滤液及周边水体水化学组成的基础上,运用改进的水质量指数(WQI)进行了水质评价,阐述了填埋场渗滤液对下游水体的影响过程。结果表明,研究区渗滤液pH呈中性偏酸性,EC在1 780~44 500μS/cm之间,渗滤液中NH4-N、Mn2+、Mg2+、SO2-4、NO-3的浓度较高,并呈现SO2-4Mn2+Mg2+NH+4-N的特征,并且浓度与堆存时间呈负相关性。填埋场下游水体的重金属浓度微量,但NH4-N和Mn2+浓度较高,均超过GB 3838—2002和GB/T 14848—93规定的限值,其中2014年5月份某地下水的这两个参数分别超标243倍和488倍。改进的WQI指数评价结果显示,地表水的渗滤液水污染指数(LWPI)值在2.89~7.83之间,受影响的地下水为172,说明渗滤液已对锰渣填埋场下游水体造成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93.
晚期垃圾渗滤液含有高浓度的化学需氧量及氨氮,目前常用的污水处理工艺难以去除该污染物。因此,采用生物驯化技术处理垃圾渗滤液。SH-A工艺应用于处理晚期垃圾渗滤液的生物驯化过程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  相似文献   
94.
为了解贵阳市比例坝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中重金属污染现状,对该填埋场产生的渗滤原液及周边水样中的重金属Fe、Mn、Zn、Pb、Cr、Cd、Ni、Cu、As、Hg等的含量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渗滤原液中除Fe、Mn含量较高外,其余重金属含量较低或未检出,经过现场渗滤液处理站的处理,重金属含量均远低于相关排放标准或未检出;渗滤液对周边地下水的重金属污染主要表现为Fe和Mn,对周边地表水的重金属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5.
在垃圾填埋场操作过程中,对渗滤液的处理属于重要项目,直接关系到垃圾处理的有效性。本文基于这一背景,研究了城市垃圾渗滤液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回灌处理的具体应用展开研究。旨在进一步完善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回灌处理模式,提升垃圾处理有效性。  相似文献   
96.
某磷石膏堆场已堆放近30年,为了缓解堆场磷石膏利用期间的二次污染问题,修建渗滤液收集和处理设施。采用高效化学沉淀法对该堆场渗滤液进行处理,通过投加石灰对酸及污染物进行预处理,固液分离后清水进入三级化学反应沉淀系统,上清液经过滤和pH调节后出水。实际运行数据表明,该磷石膏渗滤液废水处理站出水水质正磷酸盐优于0.3 mg/L,其余主要指标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可为同类型磷石膏堆场治理工作提供工程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97.
人工湿地处理渗滤液N2O的释放规律及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培养试验和现场研究,考察了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经人工湿地系统处理过程中N2O的释放规律.在投加同等质量浓度渗滤液条件下,碱性黏土样Soil 1中N2O释放通量为酸性砂土样Soil 2的近18倍(P<0.01).与孔隙含水率为46%时相比,投加蒸馏水的土样Soil 1,投加渗滤液的土样Soil 1和投加渗滤液的土样Soil 2在孔隙含水率为70%的条件下,其N2O释放通量平均值分别提高了6.5(P>0.05),1.8(P>0.05)和2.2倍(P<0.05).选用9种土壤投加渗滤液培养后统计分析表明:N2O释放通量与土壤pH,w(有机质)和碳氮比[(w(C)/w(N))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土壤中w(砂粒)呈显著负相关.3种湿地处理渗滤液后,夹竹桃(Nerium indicum Mill)湿地中N2O释放通量最高,其年均值(以N2O-N计)为(298±234)μg/(m2·h)(P<0.05),分别比高羊茅(Feauca arundinacea Schreb)和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湿地N2O年均释放量高出0.5(P>0.05)和6.6倍(P<0.05).在关注去除污水中氮元素的同时,也要重视由此引发的二次污染问题,建议人工湿地系统采用酸性砂土,种植的植物采用阳光穿透性强的针叶类植物,以减少处理污水过程中N2O的释放.  相似文献   
98.
在反渗透技术中,浓缩液的处理是最关键的问题之一。随着反渗透技术在水处理上的广泛使用,浓缩液的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已经成为急需解决的大问题。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处理浓缩液的方法,包括Fenton法、混凝—吸附法、膜法、蒸发法、浓缩液回灌和海水淡化浓缩液再利用。  相似文献   
99.
过氧化氢酶是影响微生物生命活动的关键酶,为揭示混合污染物对垃圾渗滤液中微生物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及其相互作用关系,选取垃圾渗滤液中常见的钙镁离子作为污染物,利用直接均分射线法设计3种浓度配比的钙镁离子混合物,钙离子占比分别为0.27、0.52、0.77;然后,根据抑制效应的变化分析钙镁离子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并利用等效线图法分析钙镁离子对垃圾渗滤液中过氧化氢酶活性作用的相互关系. 结果表明:①钙镁离子及其混合物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抑制效应具有相同的规律,在同一周期下抑制效应随着钙镁离子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浓度下抑制效应随着周期的增加而增大. ②当钙离子占比为0.27时,钙镁离子混合物对过氧化氢酶活性作用的相互关系主要表现为协同作用;当钙离子占比为0.52、0.77时,钙镁离子混合物对过氧化氢酶活性作用的相互关系主要表现为拮抗作用. 研究显示,随着钙离子占比的增加,钙镁离子混合物对过氧化氢酶活性作用的相互关系由以协同作用为主变为以拮抗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100.
《中国环保产业》2014,(4):70-71
正由中钢集团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有限公司开发的垃圾渗滤液生化物化综合处理技术,适用于垃圾填埋场、焚烧厂渗滤液处理。主要技术内容一、基本原理针对垃圾渗滤液水质情况,采用"预处理+生物处理+深度处理组合工艺"。经收集的垃圾渗滤液先采用混凝沉淀、氨吹脱(氨浓度高的填埋场渗滤液)等方式,去除其中大量污染物及高浓度的氨,同时调节水质的pH值等参数使其符合后续生化处理。预处理后的渗滤液经厌氧、好氧生物处理,进一步去除COD、BOD、SS、氨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