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47篇
安全科学   22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1篇
综合类   244篇
基础理论   21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1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7 毫秒
91.
刘亚飞  娄安刚  孟云 《海洋环境科学》2017,36(5):719-725, 753
本文采用DHI MIKE3模型,基于渤海2004年和2014年的岸线地形数据,搭建了新旧岸线地形条件下渤海三维水动力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耦合拉格朗日粒子追踪模块,对环渤海主要排污口的粒子影响距离进行研究,来表征岸线地形变化对排污口附近海域的水交换能力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环渤海排污口水交换能力整体呈减弱趋势。辽东湾西北部和东北部湾顶、渤海湾西北部湾顶、莱州湾大部分区域减弱幅度较大;渤海湾南口和渤海海峡附近水交换能力明显增强;位于岸线变化程度较小海域的排污口水交换能力变化不大。造成排污口附近水交换能力变化的主要原因包括岸线地形变化引起的余流方向、大小的变化和构筑物附近小环流的产生。  相似文献   
92.
采集黄渤海海域海水,研究近海、远海、河口海域溶解气态Hg(DGM)变化及其差异。结果表明,近海表、底层海水DGM浓度较高(分别为160~230 pg/L,160~250 pg/L),中层最低(50~140 pg/L),近海沉积物再悬浮导致沉积物中产生的DGM释放到上层海水,所以底层高于中层。远海站点表层、中层海水DGM浓度高(分别为140~210 pg/L,130~200 pg/L),底层最低(60~180 pg/L)。表层海水DGM主要是光还原产生,而底层海水的DGM来自上层DGM的扩散或沉积物的释放。长江、黄河河口附近海域表层海水DGM浓度高,随着深度的增加,DGM浓度减小,底层沉积物产生的DGM较少,长江口附近的低氧区未发现DGM的高浓度值,说明低氧区不能导致DGM的大量产生。  相似文献   
93.
氡,虽然是一种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天然气体,但是人们对于它的了解却并不多。氡具有一定的放射性,是铀、钍等放射性元素的产物。因此。氡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且看不见、摸不着的污染物。本文通过介绍人类生活环境中氡及其子体的存在、危害和对氡及其子体的控制,力争将氡对人体的影响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94.
海冰是渤海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特殊区域现象。通常年份冰期可跨4个月,覆盖渤海40%的海域面积。海冰对海上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行为、典型生态环境和海上突发事故都有不同程度的直接影响,是渤海污染防治、生态保护、风险防范等任务中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基于渤海海冰的生成条件和时空分布分析,论述渤海海冰对污染物迁移转化行为、海洋生物和海上突发事件的可能影响途径与程度;最后提出要从冰情、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海洋生物等几个方面加强冰区海洋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为渤海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5.
夏季黄渤海表层海水中二甲亚砜(DMSO)的浓度分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2011年6月对黄渤海进行的大面调查,分析研究了夏季表层海水中颗粒态和溶解态二甲亚砜(DMSOp、DMSOd)的水平分布及其周日变化特征.海水中DMSO首先采用NaBH4将其还原为二甲基硫(DMS),再利用冷阱吹扫-捕集气相色谱法进行间接测定.结果表明,表层海水中DMSOp浓度的变化范围是5.43~18.35 nmol·L-1,平均值为(11.47±0.25)nmol·L-1;DMSOd浓度的变化范围是4.75~43.80 nmol·L-1,平均值为(13.42±0.58)nmol·L-1.相关性分析显示:DMSOp与叶绿素a(Chl-a)、温度、盐度等不存在相关性,而DMSOp/Chl-a比值与盐度存在一定的正相关,表明DMSO在藻细胞内具有渗透压调节功能;DMSOd与细菌、DMSOp浓度不存在相关性,而与DMS浓度存在一定的正相关,表明表层海水中DMSOd的主要来源是DMS的光化学氧化.另外,DMSOp与DMSOd均呈现出明显的周日变化规律,白天时段浓度明显高于夜间时段.  相似文献   
96.
汪道伟  谷德近 《绿叶》2011,(10):93-97
海洋污染事故除了造成人身和财产损害之外,还会导致海洋环境本身的损害。对于海洋环境本身的损害救济,我国立法缺乏明确规定。渤海漏油事故充分说明构建我国海洋污染赔偿制度的必要和迫切。具体内容包括赔偿范围、赔偿主体、责任保证和责任限制四个方面,可行路径是最高人民法院制定司法解释或国务院制定专门行政法规。  相似文献   
97.
舟山渔场及其邻近海域浮游植物生态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2006年对舟山渔场及其邻近海域进行三期调查,共采集到浮游植物334种,分属7门85属,硅藻是构成调查区域浮游植物群落的主要类群。中肋骨条藻的优势地位明显。舟山渔场及其邻近海域浮游植物物种组成存在一定的时空差异,但不是很显著。表层浮游植物丰度全年平均为1.66×105/L。三季相比较,春季浮游植物的群落多样性相对偏高一些。通过对群落Marga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以及Pielou均匀度指数的分析,总体上,可以认为舟山渔场及其近岸海域的生物多样性和丰富度尚好,群落结构尚稳定。但仍有部分区域环境污染严重,生物多样性较差。  相似文献   
98.
基于定量结构-活性相关性(QSAR)原理,研究了27种羧酸及其衍生化合物结构与其急性毒性LC50之间的内在定量关系。应用遗传算法从大量结构参数中优化筛选出与LC50最为密切相关的五个参数作为分子描述符,得出影响羧酸及其衍生物急性毒性的主要结构特征为分子的大小及其空间效应等。分别采用支持向量机(SVM)方法和多元线性回归(MLR)方法建立了相应的QSAR预测模型,并对所建模型分别进行了内部验证和外部验证。结果表明,两种模型均具有较高的稳定性、预测能力及泛化性能。其中,支持向量机模型对训练集和预测集样本的预测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0.149和0.211,优于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所得结果。  相似文献   
99.
渤海近岸水域环境污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依据海洋环境质量公报,分析渤海近岸海域的环境现状、变化趋势、超标分布及污染源,说明影响渤海环境质量主要是陆源超标排放和水交换不畅。实施渤海环境治理具有紧迫性。渤海污染治理是个科学问题,应加强科技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00.
黄渤海沿海贝类体内多氯联苯(PCBs)残留量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黄渤海沿海20个采样区域,9个品种贝类体内多氯联苯(PCBs)残留量进行检测与评价.结果显示: (1)2006年6月有14个区域的贝类体内检测出PCBs残留,检出率为70%,PCBs残留量分布范围为未检出~0.0151×10-6(湿重),评价指数最高为0.0755; 2007年6月有13个区域的贝类体内检测出PCBs残留,检出率为65%, PCBs残留量分布范围为未检出~0.0090×10-6 (湿重),评价指数最高为0.0450.(2)所有被检出体内含有PCBs的贝类体内残留量均远低于评价标准,PCBs在黄渤海沿海本底值非常低,贝类安全性没有受到多PCBs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