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3篇
安全科学   5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56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1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沉积物中的磁性矿物对气候环境变化敏感响应。渭河WH1617剖面沉积物进行全面系统的磁性特征分析表明,沉积物中的磁性矿物含量相对较低,主要载磁矿物为磁铁矿和磁赤铁矿,同时含有赤铁矿,磁晶粒以多畴为主。非磁滞剩磁磁化率与饱和等温剩磁的比值(χ_(ARM)/SIRM)与降雨量呈现较好的正相关性,进一步分析表明χ_(ARM)/SIRM可作为代用指标用来揭示渭河流域1957~2010年以来的降水量变化。其中,1957~1969年,χ_(ARM)/SIRM值减小,表明磁性矿物粒径变粗,降雨量递减;1969~1985年,χ_(ARM)/SIRM值递增,表明磁性矿物粒径变细,降雨量递增; 1985~1995年,χ_(ARM)/SIRM值减小,磁性矿物粒径变粗,降雨量相对减少; 1995~2010年,χ_(ARM)/SIRM值递增,磁性矿物粒径变细,降雨量波动递增,但增幅不大。通过morlet小波分析表明渭河流域近现代降雨量存在8 a和19 a的主周期变化,χ_(ARM)/SIRM存在8 a和16 a的主周期变化,两者的周期变化特征较为一致,进一步表明χ_(ARM)/SIRM在渭河沉积物中作为降水代用指标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2.
(试验过程中得到宝鸡、咸阳、西安、渭南等监测站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谢。)1任务的提出渭河为黄河一级支流,全长818公里,流经本省境内502公里,设置监测断面13个由宝鸡、咸阳、西安、渭南四个三级监测站承担常规监测任务。我省多年环境质量报告资料表明:陕西省主要河流以氨氮,有机耗氧物(以COD计)污染最严重,其中渭河为全省六条主要监测河流的污染之首。1986-1994年渭河主要断面及全河段氨氮统计结果见表1。由表1可以看出:多年来渭河水质中氨氮严重超过国家环保局推荐的地面水氢氮参考标准(0.5mg/l)。为了排除因测定误差…  相似文献   
33.
渭河断陷盆地及邻区Q值分布与地震灾害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王卫东  杜长娥 《灾害学》2003,18(3):50-53
本文研究了渭河断陷盆地及邻近地区介质品质因子的分布特征,探讨了其与该区域速度场、地质构造和地震灾害分布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该区域介质品质因子分布与速度场之间存在着较好的对应关系,并与该区域的地震灾害分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4.
渭河陕西段主要监控断面水质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2000—2008年渭河陕西段13个水质监控断面的监测资料,采用图解法和季节性Kendall检验法,对COD、NH3-N的浓度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渭河自林家村断面以后水质污染情况明显加重,直至潼关吊桥断面(渭河陕西省出省断面)COD、NH3-N的监测浓度仍然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Ⅴ类标准限值要求;从空间变化情况看,COD监测浓度自咸阳市兴平断面明显增加,沿渭河流向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从时间变化情况看,渭河陕西段水质总体呈现好转的趋势,这可能与入河污染物总量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35.
渭河上游两次致洪暴雨过程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渭河支流上游两次致洪暴雨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泾河上游,两次大暴雨的落区相差在100km以内;两次暴雨过程均给当地和渭河下游造成了严重的洪涝灾害;洪水过程的洪峰特点分别属于缓型洪水和陡型洪水;500hPa天气分型虽然一次为西南气流型,一次为西风槽型,但700hPa的直接影响系统基本相同.物理量诊断对比分析表明:在暴雨出现前12h,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垂直结构已基本形成,到暴雨出现临近辐合辐散迅速加强,为暴雨形成和维持提供了非常有利的动力条件.  相似文献   
36.
渭河关中段典型支流非点源污染监测与负荷估算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2009年,对渭河关中段3条典型支流泾河、沣河和灞河进行了洪水期和非洪水期水质水量同步监测,水质监测指标包括COD、DP、TP、NH4+-N和TN.根据监测结果及水文站实测流量资料,分别采用水文分割法和平均浓度法对各条支流的非点源污染负荷进行了计算,分析了非点源污染的特点.结果表明:①3条河流洪水期间各指标的平均浓度基...  相似文献   
37.
Maintenance of the ecosystem health of a river is of great importance for loc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n the basis of both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of natural variations and human activities on the ecosystem function of the Weihe River, the changes in major factors affecting its ecosystem health are deter- mined, which include: 1) Deficiency of environment flow: since the 1960s, the incoming stream flow shows an obvious decreasing tendency. Even in the low flow period, 80% of the water in the stream is impounded by dams for agriculture irrigation in the Baoji district. As a result, the water flow maintained in the stream for environmental use is very limited. 2) Deterioration of water quality: the concentrations of typical pollutants like 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 and NH3-N are higher than their maximum values of the Chinese environmental quality standard. Very few fish species can survive in the River. 3) Deformation of water channels: the continuous channel sedimentation has resulted in the decrease in stream gradient, shrinkage of riverbed and the decline in the capability for flood discharge. 4) Loss of riparian vegetation: most riparian land has been occupied by urban construction activities, which have caused the loss of riparian vegetation and biodiversity and further weakened flood control and water purification functions.  相似文献   
38.
<正>2014年4月23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公告(2014年第12号)。根据《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工作管理办法》(安监总管三〔2011〕145号)的规定,经考评,万华化学(宁波)有限公司等17家企业为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企业,现予公告。有效期为自公告之日起3年。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企业名单如下:万华化学(宁波)有限公司;上海赛科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中海福建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大庆油田化工有限公司;新疆美克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宁夏石化分公司;陕西渭河煤化  相似文献   
39.
40.
渭河和泾河流域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和控制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鑫  向伟  司炳成 《环境科学》2021,42(6):2817-2825
渭河和泾河流域是黄河流域的重要支流,了解这两个流域地下水的水质状况对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Piper图、Gibbs模型、Na端元图和离子相关关系等方法,解释了两流域地下水水化学组成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的特征与差异.并利用WQI法、Wilcox图、USSL图和Doneen图等方法,评估研究区地下水水质的饮用和灌溉适宜性.结果表明,渭河和泾河流域浅层地下水均以淡水为主,呈弱碱性;除Na+外,渭河流域地下水离子浓度整体上均大于泾河流域;两流域优势阴阳离子均为HCO3-和Na+;渭河流域水化学类型以HCO3-Ca-Mg为主,占50%,而泾河流域以HCO3-Ca-Mg和HCO3-Na-K为主,各占32.5%.渭河和泾河流域水化学组成均主要受岩石风化作用控制,其中又以硅酸盐岩石风化为主;其次,研究区地下水水化学组成受到工矿活动的影响,且农业活动中化肥的施用也是其重要的控制因素;此外,渭河流域的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受到了明显的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的影响,而泾河流域有些地区却并不明显.对于饮用水水质评价而言,两流域地下水水质整体较好,且泾河流域地下水整体上优于渭河流域;根据SSP、SAR和PI指标对地下水作为灌溉水水质评价表明,研究区部分地区地下水不能直接进行灌溉,否则会造成盐害进而引起抑制植物生长,南部的水质优于北部;此外,3种灌溉水质评判方法均表明泾河流域地下水作为灌溉水水质整体上优于渭河流域.本研究能对渭河和泾河流域地下水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科学开发治理提供依据,并为黄土高原主要流域和其他类似地区水质管理及评价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