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8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182篇
安全科学   72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82篇
综合类   692篇
基础理论   39篇
污染及防治   24篇
评价与监测   55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从油种、实验误差以及风化的影响对中国常见油种鉴别进行了探讨,确定了油种GC-FID指标物。结果表明,油种指示物在环境中保持着本身的一些固有特性,受实验误差和风化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2.
庾晓峰 《交通环保》2000,21(2):34-35
:JBF环境技术公司生产的高效溢油回收设备的成功之处来自于独特的动态斜面的技术。可连续移动的皮带 (斜面 )可以产生水动力路径 ,可以迫使遭遇到斜面的油随之流动。因此 ,JBF设计生产的收油系统能以最高的效率在最大可能的操作环境下回收水面的各种油类。  相似文献   
23.
三维溢油预测模型在大连湾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维溢油预测模型综合考虑了三维流场、剪流、湍流、风导输移和波浪破碎对海上溢油行为的影响,结合大连湾潮流的特点,预测了大连湾溢油的行为和归宿。旨在为大连湾海上溢油应急行动的决策和海岸油污染防范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24.
秦皇岛的污染威胁主要来自油类和散装有毒有害液体化学品的装卸运输。文中重点分析了近年来发生的溢油事故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介绍了秦皇岛港船舶防污染管理的现状及秦皇岛港监为防止船舶污染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25.
海面溢油的荧光光谱鉴别法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荧光光谱技术在鉴别海面溢油中的应用和进展。根据荧光光谱的三维特性 ,分别阐述了普通荧光光谱、同步荧光扫描光谱、可变角同步扫描光谱、三维荧光光谱等不同荧光光谱的“指纹”信息特征 ,并介绍了导数荧光法、低温荧光法、磷光光谱法等辅助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26.
利用轨迹模式模拟近地层臭氧日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提出在多条轨迹上应用轨迹模式,以实现对固 区臭氧浓度日变化的模拟,应用该方法对北京燕山石化炼油厂地区的O3浓度日变化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模拟值和实测值十分吻和。进一步模拟了当地的臭氧生物特征,并讨论了当地的气象条件和源排放对O3生成浓度的影响。结果说明削减NOx的排放量是控制该地区光化学烟雾形成的关键,而降低燃烃和芳香烃在排放物中所占的比例也是控制该地区光学烟雾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7.
介绍了Visual Basic6.0将“3S”和GSM有机集成中的关键技术以及系统实现的溢油面积、溢油量的计算,接收定位,溢油定位连续动态显示,信息查询,联机之间、控制中心与应急单位互相预警等功能。该系统不但为溢油应急提供指导,同时也为溢油事故的仲裁和索赔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8.
建立了溢油指示物( 指标)HPLC—UVD 相似性模式,给出了溢油指示物( 指标)HPLC—UVD 相似性的择近原则,指出溢油指示物( 指标)HPLC—UVD相似性主要受控于油种、风化和实验误差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HPLC—UVD 相似性模式可作为溢油指示物( 指标) 。  相似文献   
29.
利用2017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重庆市主城区17个国控空气质量监测站24 h自动连续采样的二氧化氮(NO_2)浓度小时数据,探讨九个主城区大气中NO_2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与气象参数之间的关系和气团运动的影响。结果表明,主城区大气NO_2浓度全年北碚区达标率较高(76.16%),渝中区达标率低(3.84%),日均浓度呈夏季前下降、夏季后上升的趋势;月均浓度表现为冬季月份浓度高,其次为春季、秋季和夏季月份;周六、周日、周一和周二的浓度均值较高,周三、周四和周五的较低;小时浓度基本呈5:00~11:00和16:00~20:00上升、其余时间段下降的变化趋势;大气NO_2浓度空间分布差异显著,西北地区(北碚)大气NO_2浓度偏低、渝中区及其附近区域浓度偏高。影响大气中的NO_2浓度的主要气象因素有:气温、降水量、气压、日照和相对湿度;四季气流输送中,春冬季气流轨迹相似,主要源自西部、西北部气流,春季气流轨迹的ρ(NO_2)最高,夏季最低。研究结果可为今后重庆市大气的治理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30.
分析了日益繁忙的台湾海峡这一黄金水道潜在的大规模突发性溢油风险,指出了建立台湾海峡溢油应急计划的迫切性,并提出该计划的框架思路,呼呈两携手合作共同抗御海峡溢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