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5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182篇
安全科学   71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82篇
综合类   691篇
基础理论   38篇
污染及防治   24篇
评价与监测   55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71.
利用NCEP全球再分析资料和HYSPLIT4模式,计算了2014年常州市不同季节的气流后向轨迹。结合聚类分析方法和常州市PM_(2.5)、PM_(10)、SO_2、NO_2和O_3监测数据,分析了各季节不同类型气团来源对各污染物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常州市的气团来源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春季以东北偏东方向的气团为主,西南气流对应的PM_(2.5)和PM_(10)平均值较高,分别为93和157μg/m3;夏季受海洋型气团影响为主,东南气团对应的O_3平均值较高,为90μg/m3。秋季西北气流增多,其对应的PM_(2.5)和PM_(10)平均值较高,分别为71和107μg/m3,东南气团对应的SO_2和NO_2平均值较高,分别为40和43μg/m3;冬季受大陆型气团影响更显著,京津冀等北方气团和杭州湾方向的南面气团对应的PM_(2.5)和PM_(10)值较高,分别在100和150μg/m3以上。冬季随着空气污染加重,本地和本区域的气团逐渐占主导地位,说明加强长三角区域内的污染物协同管控,对于改善空气质量会具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972.
《油气田环境保护》2009,19(3):11-11
1重大船舶污染事故 2007年全国沿海发生船舶污染事故107起,其中发生0.1吨以上溢油事故38起,总溢油量748-898吨,50吨以上重大溢油事故5起;化学品泄漏事故3起,总泄漏量约42吨,最大化学品泄漏量36.89吨。主要事故有“金玫瑰”、“惠荣”、“山姆”、“恒冠36”、“HARVEST”、“INDIAPRIDE”轮等重大船舶事故,污染均被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973.
溢油是石油进入海洋的主要方式之一,如何对溢油事故进行有效的预防和处理成为有效预防海洋污染、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举措。文章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如何进行溢油防治,并对溢油处理措施进行了详细说明,论证了不同海面状况下各种处理方法的优化组合,并以辽河油田浅海石油开发公司导管架平台溢油事故为例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974.
利用后向轨迹模式研究上海市PM2.5来源分布及传输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后向轨迹模型,结合上海 PM2.5的浓度数据计算了2012年6月27日-2013年6月26日以上海为起始点的后向轨迹,并通过轨迹相关的分析方法,研究不同来源区域对上海 PM2.5浓度的贡献影响。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的排放对上海的贡献最为显著;苏北、山东等地区的排放对上海也有较明显的贡献;来自海面的贡献总体低于大陆。所采用的轨迹多元回归分析法为 PM2.5的来源分布及传输特征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975.
为进一步丰富河流溢油事故风险评价技术,分级分区制定溢油流域应急处置方案,通过分析国内外关于河流溢油事故演化与环境风险评价研究现状,对河流溢油事故环境风险量化模型进行构建与优化。以溢油轨迹判断目标流域受溢油污染的可能性,以区域环境敏感性指数(Environmental Sensitivity Index, ESI)衡量环境受溢油污染的严重程度,构建包含5个一级指标及17个二级指标的河流溢油事故流域环境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得到人类利用资源、岸线资源以及生物资源的ESI分级标准和量化模型。基于该模型,选取嫩江某河流段跨越管线进行实例研究,得出流域环境敏感性与风险等级分布,以期给出科学合理的应急决策建议。  相似文献   
976.
为解决在实际溢油事故处理过程中,油膜、燃料、溢油范围及特征将限制就地燃烧法使用的问题,利用多油池火燃烧试验模拟就地燃烧法现场燃烧速率变化特征。首先,利用火旋风发生装置与多油池火模型建立四面火墙燃烧模型;然后,搭建火焰燃烧试验平台,利用现场试验法研究中心油盘高度、燃料体积(油膜厚度)及相邻火墙间距h对中心油盘燃料燃烧速率的影响,最后对所得数据进行拟合分析,探究燃烧速率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相比于单一油池火燃烧,四面火墙条件下中心油池火火焰燃烧更为剧烈;平均燃烧速率与油盘高度呈负相关,与燃料体积呈正相关,相同条件下油盘高度每增加1倍,平均变化率约减小20%;燃料体积每减少一半,平均燃烧速率约减小25%;相邻火墙间距h=16 cm时对中心油盘燃烧速率的促进作用最强,最大可达32.4%。  相似文献   
977.
978.
成都大气污染物在焚烧秸秆时的溯源初步探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空气污染指数(API)的数据基础上,结合卫星遥感、气团后向轨迹及气象数据,通过初步分析秸秆焚烧对本地及区域范围输送对城市空气质量影响,研究不同空气污染类型(本地型、本地区域相结合型、输送型)特征,探索重污染条件的大气污染物溯源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