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5篇
  免费   147篇
  国内免费   629篇
安全科学   102篇
废物处理   79篇
环保管理   66篇
综合类   1198篇
基础理论   438篇
污染及防治   202篇
评价与监测   127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141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118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120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6 毫秒
991.
生物流化床反应器在处理含氯代芳香化合物废水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氯代芳香化合物是工业废水中重要污染物之一。本文介绍了氯代芳香化合物的降解机理、生物流化床的特点及其处理氯代芳香化合物的应用,为含氯代芳香化合物的废水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2.
本文就XH-1型大孔吸附树脂对含酚废水处理性能进行了研究,探索了吸附平衡时间,确立了吸附体系Freundjich等温式,找到了树脂在不同再生剂中最佳工艺条件,发吸附,脱附过程分别具有二级和一级反应动力学特征,并得到其表现活化能。  相似文献   
993.
994.
在隔离阴阳极室的条件下进行电化学法降解含酚废水实验 ,结果表明 ,在 2 5~ 4 5℃的低温范围内 ,苯酚的转化率能达到 95 %以上。反应动力学研究揭示 ,其活化能Ea =12 75~ 16 0 6kJ mol,与一般化学反应的活化能Ea =6 0~2 5 0kJ mol相比 ,本实验的活化能很低 ,即反应所要克服的势能垒很低 ,反应更易进行 ,这是电化学脱酚速率快 ,降解彻底的重要原因 ;另外 ,不同电解液对比实验显示 ,降解苯酚时在碱性电解液中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995.
996.
煤焦油酚盐分解尾气的治理山东省环境保护设计院张洪秀山东省建筑工程学院单其瑞济南钢铁总厂焦化分厂焦油车间洗涤工段粗酚生产中,酚盐分解时放出大量硫酸雾和含酚气体,污染环境危及工人健康。粗酚投产以来,虽经多次治理终因设备腐蚀等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随着对...  相似文献   
997.
为探究北江中上游流域的阻燃剂污染状况和风险水平,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法测定了34个地表水样品和8个沉积物样品中31种阻燃剂的浓度,包括多溴联苯醚(PBDEs)、六溴环十二烷(HBCD)、四溴双酚A (TBBPA)这3种溴代阻燃剂和28种有机磷阻燃剂(OPFRs).采用风险熵法评估了水体中阻燃剂的生态风险,并结合日饮用剂量评估了健康风险.结果表明:(1)地表水中PBDEs和HBCD浓度范围分别为4.78~625.52、225.43~2 209.18 ng/L,未检出TBBPA;沉积物中PBDEs、HBCD和TBPPA含量范围分别为ND~11.82、121.13~395.86和ND~3.30 ng/g.(2)地表水中OPFRs浓度范围为85.80~992.82 ng/L,浓度最高的3种单体分别为TCEP、TPhP和TDCIPP;沉积物中OPFRs含量范围为102.19~748.17 ng/g,含量最高的3种单体分别为TEHP、EHDPP和TCPP.(3)对于地表水中已知毒性参数和健康数据的阻燃剂污染物,其生态风险总体处于中低水平,但BDE-100呈现出高风险,TTP呈...  相似文献   
998.
文章研究了CaO对过硫酸盐(PS)处理五氯酚(PCP)污染土壤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提高PS浓度和CaO添加量可促进CaO/PS体系中PCP的去除,而随着液固比的增加,PCP的去除效果呈现出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CaO水解可提供OH-,同时释放热量,但其对土壤体系的温度提升程度与液固比成反比,相较于其实现的热活化氧化能力,传质过程的抑制对PCP氧化去除的影响更大。响应曲面优化分析结果表明,PS剂量、CaO添加量和液固比均对土壤中PCP去除具有显著影响,三因素对PCP去除的影响程度次序为PS剂量>CaO添加量>液固比。研究结果可为五氯酚污染场地修复处理的实际工程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99.
电子行业典型污染物溴代阻燃剂对环境的污染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以产量最大、应用最广的典型溴代阻燃剂四溴双酚A(Tetrabromobisphenol A,TBBPA)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活性污泥降解四溴双酚A的特性、影响因素、降解途径并进行毒性评估.结果显示:活性污泥能有效降解水体中的TBBPA;在初始接菌量OD_(600)=0.77,TBBPA浓度为2.50 mg·L~(-1),温度为40℃,pH值为6.0时,经6 h反应后降解率可达58.46%,脱溴率达43.80%;在自然水体中活性污泥对TBBPA的降解受到抑制,尤其在腐殖质含量较高时;自然光能促进TBBPA降解,紫外光则抑制其降解活性;利用LC-Q-TOF-MS/MS检测到3种中间产物,推测TBBPA可能通过以下两种路径降解:①TBBPA发生甲基化和脱溴反应,产生甲基化的二溴双酚A,随后发生羟基化反应生成5-[1-(3-溴-4-甲氧基-苯基)-1-甲基-乙基]-2-甲氧基-苯酚;②TBBPA发生羟基化反应生成5-[1-(3-溴-4,5-二羟基-苯基)-1-甲基-乙基]-苯-1,2,3-三醇,随后发生脱溴、羟基化和甲基化反应,生成5-[1-(3-羟基-4,5-二甲氧基-苯基)-1-甲基-乙基]-2-甲氧基-苯-1,3-二醇;最后,利用发光细菌对该降解过程进行毒性评价,结果表明,活性污泥降解TBBPA的过程中其毒性未被完全去除,仍存在一定的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1000.
采用紫外光(UV)对二氯乙腈(DCAN)和二溴乙腈(DBAN)的去除效果进行研究,考察不同初始浓度、pH值、UV强度等因素对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DCAN和DBAN的去除率随其初始浓度的增加而上升。当DCAN和DBAN的初始浓度均为250μg/L时,其去除率达到最高分别为23. 26%和98. 12%。随着pH值的升高,DCAN的去除率逐渐上升,在pH值为9. 5时达到最高值25. 20%; DBAN的去除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pH值=7. 5时,去除率达到最大值96. 88%。UV强度的变化并没有对DCAN和DBAN产生明显影响,其中DCAN只有微量的提升。UV在以上实验条件下对DCAN和DBAN均有去除效果,其中对DBAN的去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