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7篇
  免费   122篇
  国内免费   465篇
安全科学   90篇
废物处理   15篇
环保管理   39篇
综合类   963篇
基础理论   204篇
污染及防治   91篇
评价与监测   33篇
社会与环境   27篇
灾害及防治   12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海水养殖区溶解有机氮对有害藻水华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近年来我国海水养殖业发展迅速,网箱养鱼的规模和密度越来越大,由于饵料的利用率比较低,再加上鱼类自身的代谢产物等种种原因,导致养殖水域的水环境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养殖水体中溶解性有机氮(DON)含量相当高.我们就近海鱼类网箱养殖,综述国内外关于养殖型赤潮的研究,论述其对水环境的影响以及不同氮营养盐与赤潮发生的关系,尤其是养殖区中溶解性有机氮对赤潮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国际上关于DON在有害藻水华(HABs)中所起作用方面已做了大量的研究,但目前我国对溶解有机氮研究较少,对于赤潮形成机理方面在今后的研究中应注重DON的作用,从而完善赤潮形成机制,进一步作好赤潮的预防与防治.  相似文献   
32.
硝酸态氮引起的地下水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济南市地下水硝酸态氮的污染,分析了其污染原因,指出硝酸态氮污染地下水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33.
选择上自太行山下至黄河故道的一个具有不同地貌类型的典型区域,研究了土壤中6种对植物生长发育必需的微量元素有效含量与地貌变化的关系。本水溶态硼随地形下降而含量增加,易还原态锰含量与地形高低呈一致变化,钼含量以山地及低地最低,锌含量多偏低,铜在不同地貌土壤中的含量均在中等以上。  相似文献   
34.
安显金  李维 《地球与环境》2019,47(5):707-716
土壤有机碳是控制土壤中多环芳烃的吸附解吸及其生物有效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土壤中硬碳类吸附剂是土壤有机碳中的重要部分,土壤中软碳类物质和硬碳类物质的相互作用对研究土壤中多环芳烃的解吸行为和生物有效性有重要影响。研究将溶解有机质胡敏酸,通过条件的变化使其转变为非溶解态,研究其对土壤碳质吸附剂(胡敏素和黑碳)吸附多环芳烃的解吸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非溶解态胡敏酸会显著降低土壤硬碳类物质中多环芳烃的解吸能力,解吸滞后性增加,作者认为非溶解态胡敏酸的添加会覆盖土壤硬碳类物质的表面吸附位点和填充吸附多环芳烃的孔隙,造成硬碳类有机质中的多环芳烃解吸能力下降,滞后性增强。研究还发现硬碳类有机质的比表面积和孔隙度和解吸能力的变化强度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5.
全国土壤侵蚀量估算及其在吸附态氮磷流失量匡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26,自引:7,他引:26  
应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根据我国土壤水力侵蚀分类分级标准,建立了大尺度区域土壤侵蚀量的估算模型;基于GIS技术平台,利用土壤普查数据,构建了全国表层土壤氮磷含量数据库,完成了2000年全国境内水土流失影响下吸附态氮磷的流失量估算.经数据合理性分析验证后得出以下结论:(1)全国因水土流失引发的吸附态氮素和磷素的流失总量分别达到104.22×104t和34.65×104t;(2)长江、珠江和黄河三大流域的吸附态氮、磷流失量之和分别占全国总量的83%和89%,单位面积(1km2)吸附态氮、磷的流失量分别介于6.0×10-4~0.53t和2.1×10-4~0.13t之间;(3)吸附态氮的重点流失区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上游水土易蚀区、黄河中游沟壑区、西辽河上游区、珠江流域红水河、西江等上游区以及怒江、澜沧江下游区.  相似文献   
36.
黑龙江省森林资源动态变化与发展趋势预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黑龙江省2004年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为依据,分析了全省森林资源现状的特点,并以近50多年来森林资源清查数据为基础,对森林资源主要项目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力求寻找变化的原因.通过建立灰色预测GM(1.1)模型,预测未来时期森林资源发展趋势,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期实现科学经营森林以及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7.
颗粒态铜对鱼的生物有效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采虹方头鱼进行了不同形态铜有效性的暴露实验。涉及的形态包括游离态和吸附态。研究结果发现,对实验鱼而言,除游离态铜是最重要的生物有效态外,颗粒态铜也能部分地被鱼吸收。鱼鳃是吸收游离态和细颗粒吸附态铜的主要部位。食物(粗颗粒态)中的铜则能通过摄食方式被吸收。  相似文献   
38.
本文利用森林着火危险度指标属于正态分布的特点,根据正态型序贯分析的原理,提出了确定林火危险性的序贯分析方法;建立了长白山林区5个站点森林火险的“安全域”与“危险域”的模型;并以东岗(长白山西坡)为例,作了正态型序贯分析全过程的应用示例。结果证明,利用正态型序贯分析来确定林火的等级是可行的、可靠的,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9.
(1)测定锅水氯根的意义 《工业锅炉水质》标准规定了锅水溶解固形物指标,而没有规定Cl^-的含量指标,但指出:“如测定溶解固形物有困难时,可采用测定氯化物(Cl^-)的方法来间接控制。”由于Cl^-的测定方法比较简单.所以锅炉水质分析中.通常用的Cl^-含量来推算出水中溶解固形物的含量。这是因为锅炉在运行时.锅水中的Cl^-既不挥发,也不会呈固体析出,所以氯离子的浓缩情况.可以代表整个锅水的浓缩倍率K,即:  相似文献   
40.
水体中的微塑料会吸附其中的有机污染物,影响有机污染物和微塑料的环境归趋和生态毒性。研究微塑料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行为,对于评价有机污染物和微塑料的环境赋存、迁移及生物有效性有重要意义。污染物在微塑料与水之间的平衡分配系数(Kd),是表征微塑料对有机污染物吸附能力的重要参数。实验方法难以逐个测定众多有机污染物的Kd值,有必要发展其预测模型。本研究搜集了有机污染物的线性溶解能关系(LSER)参数及Kd值,构建了可预测有机污染物在聚丙烯微塑料与海水、聚乙烯微塑料与海水、聚乙烯微塑料与淡水之间Kd值的LSER模型。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优度(R2adj介于0.794~0.903)、稳健性(Q2LOO和Q2BOOT分别介于0.763~0.863和0.720~0.804)和预测能力(R2ext和Q2ext分别介于0.886~0.971和0.825~0.954),能够用于预测多氯联苯、多环芳烃、六氯环已烷和氯苯类有机污染物的Kd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