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307篇
安全科学   11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13篇
综合类   492篇
基础理论   69篇
污染及防治   88篇
评价与监测   11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9 毫秒
691.
喀斯特河流受特殊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影响,其溶解性有机质(DOM)变化具有显著的区域特征.然而,当前对其DOM空间变化规律,特别是生物降解特性的研究十分有限,急需相关内容的补充.以我国典型喀斯特河流—芙蓉江为研究对象,探索了 DOM光学参数(a254、a350、E2/E3、S275~295、BIX、FI、FRI和HIX)的...  相似文献   
692.
太湖梅梁湾有色可溶性有机物对光的吸收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探讨了太湖梅梁湾不同湖区有色可溶性有机物(CDOM)对光的吸收、光衰减系数的变化及与DOC浓度的关系、CDOM吸收对光衰减系数的贡献率以及指数函数曲线斜率S值.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湖区CDOM吸收系数差异明显,ad(440)、ad(320)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22~2.58m-1,6.24~10.69m-1;DOC浓度最高值出现在梁溪河口,为12.74mg/L,最低值出现梅梁湾口,为6.87mg/L,大致呈由湾内向湾口逐渐递减的趋势;DOC与CDOM吸收系数在波长320nm以下存在显著性相关,波长320~700nm CDOM吸收对光衰减系数的贡献率在0.69%~60.9%间变化,400nm以下紫外短光部分贡献率均大于20%,空间上短波部分贡献率在河口区、五里湖比梅梁湾内及沿岸带要大;CDOM吸收的指数函数曲线斜率S在13.9~18.1m-1间.  相似文献   
693.
以辽宁省沈阳市的浑河河水(HR)和丁香湖湖水(DXL)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淋溶实验和室内模拟光解实验,选用2,4,6-三甲基苯酚(TMP)作为三线态溶解性有机物(3DOM~*)的探针,考察了不同温度条件下冰体融化时溶解性有机物(DOM)的光谱学特性变化,以及DOM、荧光物质和3DOM~*的释放规律。结果表明:融化温度越低,HR与DXL 2种水样的SUVA254、E2/E3均显著增加,且DXL水样表现出的增加更为明显。HR和DXL水样中均包含类富里酸类物质、类腐植酸类物质,HR样品中还含有类芳香族蛋白类物质。冻结温度相同,融化温度越低,荧光物质从样品中析出得越规律,呈逐渐减少的趋势。融化温度越低,3DOM~*的释放越规律,且HR表现得尤为明显,HR融化初期3DOM~*的稳态浓度是原始水样的4.1倍。  相似文献   
694.
中文名称:己烷英文名称:n-hexane中文名称2:正己烷英文名称2:hexylhydrideCASNo.:110-54-3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有微弱的特殊气味。分子式:C6H14闪点(℃):-25.5引燃温度(℃):244爆炸上限%(V/V):6.9爆炸下限%(V/V):1.2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等多数有机溶剂。主要用途:用于有机合成,用作溶剂、化学试剂、涂料稀释剂、聚  相似文献   
695.
以印染废水中溶解性有机物(DOM)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了褶皱角度对三维电极强化活性污泥系统(3D-EAS)处理印染废水的出水水质及DOM去除效果的影响,通过分析系统电化学特征及微生物群落结构演替规律,揭示了3D-EAS对DOM的降解机理.结果表明,褶皱角度为30°时,系统具有最佳处理效果,出水TOC(23.78 mg·L-1)与TN(5.14 mg·L-1)最低,溶液电阻最小(2.11Ω),DOM的急性毒性由47%削减至8%.不同褶皱角下,各反应器出水急性毒性无显著性差异,但出水DOM的去除特征差异明显.R30(褶皱角度为30°的三维极板)和R60(褶皱角度为60°的三维极板)优先降解富里酸类、腐殖酸类性物质,而R90(褶皱角度为90°的三维极板)和R180(褶皱角180°为无角度极板)优先降解蛋白质类物质、可溶性微生物产物.由DOM分子与急性毒性的斯皮尔曼相关性可知,不饱和高氧类化合物和脂肪类化合物与急性毒性呈负相关.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结果发现,褶皱角可显著改变三维电极强化活性污泥系统中微生物群落结构,3D-EAS中的优势菌属为Defluviicoccus、Sphingomonas、...  相似文献   
696.
自然水体中溶解性有机质(DOM)具有丰富的官能团,对溶解态锑(Sb)的形态转化(真溶解态和胶体态)及毒性有潜在影响.以碳酸盐岩区受锑矿山排水污染水库为研究对象,运用三维荧光光谱、平行因子分析法、切向流超滤等技术及环境化学理论,结合水体理化性质,分析DOM与Sb、Fe形态及二者相互作用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水体弱碱性及水化学类型为Ca2+-Mg2+-HCO3-的水质背景下,水体溶解态Sb浓度较高,且上层浓度高于下层,平均约为112.74μg·L-1,其中,真溶解态Sb约占86%,主要以Sb O3-形态存在;溶解态Fe浓度高于Sb,真溶解态Fe为其主要形态,且下层浓度高于上层,在水库碱性水环境条件下易水解生成胶体;DOM有陆源和内源两种输入途径,主要有陆源腐殖质(C1)、芳香族蛋白质和类富里酸(C2)、类酪氨酸蛋白质和类腐殖酸(C3)等3种荧光组分,其中以C2组分为主;腐殖化程度较低,相对分子质量较小;DOM与Sb、Fe的相互作用中,胶体态...  相似文献   
697.
水体中溶解性无机碳(Dissolved inorganic carbon,DIC)的稳定碳同位素比值(δ13CDIC)是揭示碳循环过程的重要技术指标。DIC的分离和富集是测定δ13CDIC的基础,也是影响δ13CDIC测定准确度的主要过程之一。沉淀法和气体法均为常用的DIC分离和富集方法。相比于气体法,沉淀法操作流程简单,适用性较强,在δ13CDIC测定过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基于沉淀法的DIC分离和富集过程中常存在碳稳定同位素分馏问题。为此,本研究在综合气体法和沉淀法优缺点的基础上,以超声时间,水浴温度和氮气吹扫速率为自变量,以δ13CDIC的理论值与实测值之间绝对误差的最小化为目标,采用响应面法对传统NaOH-BaCl2沉淀法进行了改进。基于改进沉淀法测定的δ13CDIC理论值与实测值之间的绝对误差,以及两处城市河流水体平行样品δ13CDIC的标准偏差分别为0.052‰、0.061‰和0.037‰。上述结果表明了该方法在δ13CDIC测定中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698.
采集水中乳化性和溶解性油样,要避开漂浮在水表面的油膜。设计的采样装置,可避开水面油膜采集水面下任意深度的乳化性和溶解性油类水样。1装置用500mL或1000mL试剂瓶作采样瓶,选1试剂瓶,2橡胶塞,3采样架,4橡胶管,5止水夹。图1采样装置示意择合适...  相似文献   
699.
不同环境中存在的抗生素会对人类的健康产生威胁。吸附法作为一种高效、简单的抗生素去除技术是目前的研究热点。然而,不同环境中普遍存在的溶解性有机物(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DOM)会对抗生素的吸附过程产生影响。对人工合成材料体系(石墨烯和生物炭)和自然体系(土壤和底泥)中DOM对抗生素吸附过程的影响进行了梳理,同时总结了DOM影响抗生素吸附的机理,并对今后的研究趋势进行展望,以期能为环境中抗生素的吸附去除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