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7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89篇
安全科学   6篇
环保管理   18篇
综合类   434篇
基础理论   37篇
污染及防治   14篇
评价与监测   14篇
社会与环境   21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7 毫秒
51.
滇池湖湾大水域种养水葫芦对水质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探讨大水域种养水葫芦对滇池湖湾水质的影响,于2010年8—10月对滇池白山湾约70 hm2水葫芦种养区域的水质特征进行动态监测。结果表明,水葫芦区水体中总磷、总氮及高锰酸钾指数从9月中旬后开始逐步上升。水葫芦区水体溶解氧、pH较近水葫芦区和远水葫芦区显著降低,但水葫芦区溶解氧仍维持在较高水平;总磷、总氮及高锰酸钾指数较近水葫芦区和远水葫芦区显著升高;在水葫芦周围水体(近水葫芦区)水质得到明显改善,表现为水体透明度显著高于水葫芦区及远水葫芦区,总磷、正磷酸盐、总氮及叶绿素a明显低于水葫芦区及远水葫芦区。  相似文献   
52.
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财政投资政策绩效评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巨额的治理投资尚未带来根本性的水质改善,因此,开展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财政投资政策绩效评估研究,对提高投资资金的效益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的方法,应用数据包络C2R模型和BC2模型,对2001—2012年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财政投资政策绩效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2001—2012年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投资综合效率值均值为0.708,总体效率水平不是很高,且只有2001年、2006年和2010年DEA有效,DEA无效年份中2011年效率值最低为0.441;影响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投资综合效率的主要因素为城镇污水处理率和滇池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外海),同时,工程治理投资和面源污染治理投资存在较多冗余.因此,未来滇池治理可适当调整工程治理和面源污染投资金额,进一步提高城市污水的收集和处理率,以减少污水的排放和降低入湖污染负荷.  相似文献   
53.
基于SOM和多元分析的滇池沉积物污染特征空间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联合运用层次聚类分析(HCA)、判别分析(DA)和自组织映射神经网络(SOM)3种数值方法,对滇池2008—2010年17个底泥监测点位(10个常规点位及7个新增点位)9种污染物进行空间差异性和相似性分析,并评价各指标在空间的分布特征及监测点代表性.结果表明:滇池沉积物整体污染程度为草海>外海中部及南部>外海北部.As、Hg、Pb、Cd、Cu和Zn污染最严重的点位是断桥;草海中心的凯氏氮污染最严重,其他指标污染水平仅次于断桥;Cr和TP污染最严重的点位是新增点位盘龙江2;海埂是全局污染最轻的点位.现有的常规监测点位对整体污染特征的代表性较弱,建议取消异质性最低的白鱼口、观音山西、观音山东和罗家营站点;考虑污染特征和监测点位空间分布的均匀性,建议将盘龙江2、海埂和马料河设为常规监测点位.  相似文献   
54.
草海湖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现状及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贵州草海湖是典型的高原天然淡水湖泊,属于长江上游金沙江支流的上源湖泊,研究其沉积物中重金属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对该区域及下游的水质监控与污染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2017年7月采集贵州草海湖柱状沉积物,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法和双道原子荧光光度计法分析沉积物中Zn、Cd、Ni、Fe、V、Cr、Pb、Cu、As等9种重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并利用地累积指数法、富集系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进行重金属污染评价.结果表明:草海湖表层沉积物各重金属质量分数平均值表现为w(Fe)(31 400.00 mg/kg)> w(Zn)(219.18 mg/kg)> w(V)(59.76 mg/kg)> w(Cr)(56.16 mg/kg)> w(Pb)(54.01 mg/kg)> w(Ni)(33.58 mg/kg)> w(Cu)(20.35 mg/kg)> w(As)(15.41 mg/kg)> w(Cd)(0.84 mg/kg).表层(0~10 cm)沉积物中w(Fe)、w(Cr)、w(V)、w(As)、w(Cu)、w(Ni)分布较均匀,其元素主要来源于岩石风化、土壤侵蚀等自然源;w(Zn)、w(Cd)、w(Pb)分布相对离散,主要来源于农业、炼锌业和交通运输等人为源;在垂直(0~25 cm)方向上,w(Pb)、w(Cu)、w(V)、w(Ni)以波动型为主,w(Zn)、w(Cd)、w(As)主要为稳定型,w(Cr)和w(Fe)为富集型.重金属污染评价结果显示,草海湖沉积物中元素Zn、Pb均为偏中度污染、Cd为中度污染,其潜在生态风险高低表现为下游 > 上游 > 中游.研究显示,草海湖下游区域为中等潜在生态风险,Cd为主要的潜在生态风险因子,重金属的质量分数主要受土法炼锌和农业施肥等人为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55.
草海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是我国典型的高原喀斯特生态湿地系统。基本生态水位是保证草海正常运行的最低水位,常规计算方法有天然水位资料法、湖泊形态分析法和生物空间最小需求法,但由于缺少水位数据,无法使用天然水位资料法,因此本文从湖泊形态分析法和生物空间最小需求法推算了草海基本生态水位。  相似文献   
56.
滇池流域水资源持续利用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滇池流域水资源目前存在着资源短缺,水质污染,生态环境恶化,防洪能力不强等主要问题,对流域的工农业生产,渔业发展,旅游,人体健康等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制约着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满足可持续发展对水资源的要求,昆明有关方面制定了该流域的水资源保护计划,未来滇池流域的水资源保护应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出发,渗透到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去。  相似文献   
57.
滇池水华蓝藻干粉制剂的生物脱毒实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滇池属长江流域的一个内陆湖泊,近年来水体富营养化日益严重,每年夏季都出现大面积的水华。由品种单一,主要为蓝藻门,其中微囊藻是优势种,产生的微囊藻毒素具有很强的毒性。本实验以富营养化湖湖滇池中的水华蓝藻作为主要原料,将其制成干粉后,利用双协菌株在28-32℃条件下对其进行固态发酵,培养基质初始水份为65%。发酵培养2d后,培养基质中微囊藻毒素含量明显降低,6d后,基质中微囊藻毒素含量未检出(最低浓度检测限1μg/mg)。同时对实验所获得时间序列进行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双协菌降解微囊藻毒毒的反应为准一级动力学反应。  相似文献   
58.
滇池水体除藻材料的除藻作用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昆明地区的粘土矿制作新型轻质除藻材料,试验研究该材料对滇池湖水中藻类的除藻及净化作用.实验室小试(20 L)结果表明,该除藻材料放入滇池水样实验70 d后,水质明显好转,藻类去除率可达95.8%,CODMn、TN及TP的去除率分别为34.4%、81.5%、28.2%.在滇池湖边300 m2水面围栏扩大试验结果显示,除藻材料放入试验区水体10 d后,水体中藻类含量明显减少,水体透光率从55%增加到80%,水质状况也有很大改善.研究结果表明,该材料具有良好的湖泊水体除藻及净化作用,有必要对其开展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9.
滇池水华综合控制对策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水华污染已成为滇池目前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滇池水华治理被国家列为重中之重的项目而予以高度重视,据多年的监测资料,滇池水华的各类主要是蓝藻门的微囊藻,其次为束丝藻和鱼腥藻。该文从多方面分析了滇池水华泛滥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滇池水华控制和富营养化治理的综合对策,特别强调了滇池水华必须坚持控制污染源与生态修复相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60.
影响滇池入湖污染物总量变化的主要因素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分析了滇池入湖污染物总量变化情况及主要影响因素,得出结论:生活污染源是流域污染控制的重点;要完善城市排水管网系统,最大限度地发挥污水处理厂的作用;开展城市卫生系统改造研究,就地处理资源化利用,可从根本上减少污染物入湖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