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5篇
安全科学   48篇
废物处理   16篇
环保管理   79篇
综合类   107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46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81.
分析了影响电炉除尘系统效果、运行费用的三个关键性因素:除尘器过滤布袋滤料的品质、清灰技术和烟气温度。  相似文献   
82.
自研制粉煤灰滤料处理高氟饮用水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文章采用无机造孔添加剂,将粉煤灰和粘土在900℃经短时间烧制得到高强大比表面积的滤料。该滤料可用于吸附氟离子,吸附类型属于Freundlich型,是一种中等覆盖度的多层吸附。将该滤料填装于玻璃柱中进行动态过滤模拟试验、过滤高氟饮用水,滤出水pH增加、浊度降低;对进水浓度和温度等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进水氟离子浓度的增加,滤水量减少,滤料的除氟率增加;随着温度的增加,滤水量增加,除氟率也增加。  相似文献   
83.
气提升交替流复合滤池(AALCF)在气提升循环流化床(ALR)和曝气生物滤池(BAF)研究基础上发明的一种新型生化反应器。通过该反应器,研究了其流体力学和氧传质特性以及它们的主要影响因素,即气体流量和颗粒滤料层高度。结果表明,气体流量对反应器内液体流速、循环时间、气含率以及氧传质系数均有线性的影响;而随着颗粒层高的增加,液体流速会减小从而循环时间延长,但其对气含率的影响并不明显,另外。氧传质系数随之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且在颗粒层高为15cm时可达最大值。  相似文献   
84.
通过静态吸附试验,研究了粉煤灰基质滤料对Cr(VI)的吸附性能,探讨了吸附时间、温度、pH值、初始浓度等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滤料用量为200 g/L,溶液pH=3,初始浓度为20 mg/L,温度为30℃,转速为180 r/min的条件下振荡90 min,Cr(VI)的去除率可达到93%以上。粉煤灰基质滤料对Cr(VI)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吸附过程符合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85.
李闯  常青  杨斌武 《环境科学学报》2009,29(6):1214-1219
滤料表面的ζ电位是评价滤料颗粒表面性质的重要指标之一,研究滤料表面的ζ电位对于提高过滤效率以及开发改性滤料是十分重要的.根据流动电位与ζ电位的关系自制了一套测定ζ电位的装置,经测定计算出了4种常用水处理滤料表面的ζ电位,结果表明:当滤料的粒径范围在0.45~0.9mm之间时,使用该装置测得的磁铁矿、无烟煤、核桃壳和陶粒表面ζ电位分别为-27.64mV、-6.54mV、-5.87mV、-2.30mV.电子能谱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证明磁铁矿、无烟煤、核桃壳和陶粒滤料表面ζ电位的差异主要归因于其表面化学结构的不同.  相似文献   
86.
钱付平  王海刚  陈光 《环境科学学报》2010,30(12):2392-2398
根据Matlab软件和数值计算前处理软件Gambit中的Journal文件建立了多层复合纤维滤料模型,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技术对沿气流方向具有不同纤维填充密度及直径分布的滤料内部的气-固两相流动特性进行了数值研究,计算了不同运行条件下滤料的压力损失及过滤效率,并将数值计算值和经典模型及实验关联式的计算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压力损失的数值计算预测值和实验关联式计算值吻合较好,误差在2%以内.随着迎面风速的增加,压力损失呈线性增加.相对于填充密度,纤维直径对压力损失和过滤效率的影响更显著.不同结构滤料过滤效率的数值计算结果和理论模型的计算值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不同迎面风速下,过滤效率都是先减小后增大,对于颗粒直径dp≤0.05μm的颗粒,随着风速的增大,过滤效率减小;对于dp≥0.5μm的颗粒,过滤效率变化趋势正好相反.迎面风速不同,过滤效率最低点出现的位置也不同.对于小颗粒,风速越小,扩散作用起主导作用;而对于大颗粒,风速越大,惯性作用越明显.过滤效率最低点出现在扩散作用逐渐弱化,惯性作用刚刚开始加强的区域.多层复合滤料在结构上采用纤维直径逐层加大的梯次结构时,能够获得较高的过滤效率.而在多层复合滤料表面覆膜后过滤效率平均增加约13%.  相似文献   
87.
粉煤灰对含铬废水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原状粉煤灰与粉煤灰滤料对Cr(Ⅵ)的吸附效果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进行实验结果对比。实验确定粉煤灰滤料的吸附平衡时间为90 min,在pH为3的条件下适于进行吸附实验;同时,粉煤灰滤料的吸附性能优于原状粉煤灰,六价铬溶液的初始浓度、滤料的投加量以及温度的改变对吸附性能具有显著影响,且粉煤灰滤料吸附时所受影响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88.
探究了3~20 cm/s过滤风速及75%酒精和紫外线消杀处理对两种非静电滤料与两种带静电滤料过滤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风速的增加直接导致4种滤料穿透率增大,过滤效率降低。两种消杀手段对非静电滤料的影响很小,对带静电滤料的影响很大,且表现不同。酒精喷洒后,两种带电滤料效率显著降低,在5 cm/s下过滤效率低于未经处理滤料在20 cm/s下的效率;紫外线照射后,带静电滤料效率有所下降,带静电滤料B下降的幅度甚至达到了滤速增加1倍的水平。研究结论可为进一步认识空气过滤器在增大风速及消杀后过滤性能的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9.
研究PPS滤料的劣化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立了一种新的滤料劣化测试方法,用来测试滤料在腐蚀性气体的气氛下的劣化性能。将PPS滤料分别置于200℃1000ppmNO和200℃1000ppmSO2的气氛条件下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在NO的气氛条件下,PPS滤料的经向和纬向强度均出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经向和纬向伸长率出现缓慢下降的趋势;在SO2的气氛条件下,PPS滤料的经向和纬向强度均出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经向和纬向伸长率出现缓慢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90.
过滤功能作为反硝化深床滤池一项核心功能,为反硝化深床后置深度处理提供出水总悬浮物保证.为合理选配反硝化深床滤池海砂滤料,进行了两种反硝化深床滤池常用海砂滤料的满负荷进水穿透实验和连续进水过滤的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提升反硝化深床滤池滤料粒径有助于降低流动相对滤料剪切力,有助于出水悬浮物达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