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5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67篇
安全科学   97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88篇
综合类   303篇
基础理论   61篇
污染及防治   9篇
评价与监测   11篇
社会与环境   170篇
灾害及防治   43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基于SCI发文的中国生态学研究态势文献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颖  孔红梅  刘天星 《生态环境》2010,19(2):447-452
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基于《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近十年的检索结果,定量分析中国生态学领域发文的主题、时间、作者、机构、合作国家、被引频次、期刊分布等数据,系统分析中国生态学领域近十年的研究发展态势、研究热点、研究投入主体、国际合作和研究水平等趋势和特征。基于检索得到的3316篇SCI论文数据,研究认为:我国生态学领域的研究发展迅速。研究的热点主要是分子标记、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土地利用、分类学、物种、草原、荒漠化、模型、多态性等方面。研究主题的关联性随时间有增加的趋势。588个第一作者发文机构中,中国科学院发文量最高,大学近年的研究发展迅猛。生态学领域篇均作者人数是2.2人。国际合作的主要国家是美国。我国生态学研究的SCI发文篇均被引频次为6。第一作者机构为中国机构的论文被引用情况逊于外国机构。中国生态学领域研究最重要的发文期刊是ECOLOGICAL MODELLING和JOURNAL OF ARID ENVIRONMENTS。  相似文献   
132.
为实现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绿色发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通过测算2014-2020年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城镇污水处理厂温室气体排放量(不包括西藏自治区和港澳台地区数据,下同),分析各省份污水处理厂水-能关系及空间格局变化趋势,并基于随机森林模型识别影响城镇污水处理厂温室气体排放的驱动因子,探究各因子对碳排放总量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1)我国2020年城镇污水处理厂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以CO2当量计)为33.26 Mt,较2014年增长了45%.全国人均排放量为22.9 kg/a,单位GDP排放强度为3.19 kg/(104元),吨水排放强度为0.589 kg/m3,均存在北高南低的特征.(2)华北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温室气体间接排放占比最高,天津市水-能关系最为合理,GWFRE(灰水足迹削减率)与eGWFR(单位能耗下的灰水足迹削减效率)分别为4.57、9.14.(3)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温室气体排放的空间自相关性逐年加强,热点区域面积逐年减小,冷点区域面积逐年增加,局部格局呈显著的南北分异.(4)驱动因子中人口数量、...  相似文献   
133.
为了开展鄱阳湖水沙、氮磷输移过程及滞留变化的研究,收集了鄱阳湖“五河”七口水文站1958-2021年的径流量和悬沙浓度数据、1965-2020年鄱阳湖湖口入江水道地形数据、2003-2021年水质监测数据以及1973-2018年湖区围垦遥感解译等数据,采用统计、对比、双累计曲线及质量守恒法等方法,分析了鄱阳湖“五河”入湖沙量变化趋势、鄱阳湖入江水道地形变化以及鄱阳湖TN、TP滞留变化过程.结果表明:(1)从20世纪90年代起“五河”入湖总沙量呈显著下降趋势.(2)鄱阳湖出口河段河床于2000-2010年期间在深度10.0~12.0 m中滩河床发生了强烈下切和横向展宽,2010-2020年下切显著减缓,中滩河床还存在横向展宽的可能.(3)出入湖TN、TP通量与出入湖泥沙通量成正比.(4)鄱阳湖2003-2021年逐年TN、TP滞留率显著降低.研究显示:鄱阳湖“五河”流域各大中型梯级水库的建设使得鄱阳湖湖区多年来沙量显著降低,鄱阳湖流域水土保持及闸坝体系在2000年后水土流失韧性增强;但湖区采砂挖沙和航道整治等使得鄱阳湖出口河段河床显著下切;采砂挖沙活动导致鄱阳湖湖盆沉积物受到扰动,使得沉...  相似文献   
134.
杜国辉  田慧芳 《绿叶》2013,(3):25-31
现代化,广义而言,是人类社会自工业革命以来所经历的一场急剧变革;狭义而言,它不是自然的社会演变过程,而是落后国家采取高效率的途径,赶超先进工业国和适应现代世界环境的发展过程。中国的现代化运动就是典型的外生型现代化:"中国制造"一度成就了中国经济的腾飞神话;但同时又以大范围的雾霾天气,显示以粗放式发展和能源过度消耗为代价的增长模式的不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35.
2020年,福建省消防救援总队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全国、全省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落实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不断深化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创新社会化消防安全管理,推动构建消防安全风险预防机制,始终保持全省火灾隐患整治的高压态势,实现了火情持续稳定。  相似文献   
136.
1 经济形态演变是主观与客观统一的产物 任何一种经济形态,从主观上讲,都是人们的主观愿望,是人们想象中希望得到的。然而,这种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与否,还有待于到现实中去检验。  相似文献   
137.
为研究都市城郊耕地景观的演变历程,总结耕地景观演变模式进而为未来研究区的农业资源合理利用和优化调控提供可借鉴性措施,以重庆市沙坪坝区为例,按其地貌特征从东至西划分为东部丘陵A区、岩溶低山B区、中部浅丘C区、西部岩溶低山D区4个区域,以1979年的MSS影像、1988、1995、2001、2007和2010年5个时期的TM影像为基本数据源,采用景观指数和定量表征指标,分析了沙坪坝区耕地景观空间格局演变、空间分布变化幅度及其种植结构引起的耕地景观功能变化。结果表明:A、B、C、D 4区耕地平均斑块面积在1979~2010年有了较大程度的减小,相应的斑块数目有了显著的增加,斑块密度呈现逐步增加的趋势,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除了A区在逐步减小外,其他3区均呈增大趋势,耕地景观总体的破碎化程度增加了。2001年以前,除了A区快速减少外,各区耕地面积相对稳定;2001年为界限至今,A、C两区耕地演变属于快速消退型,B、D区则属于逐渐消退型。从2003年到2007年研究区种植作物类型及各区功能定位有所变化,研究区正处于从传统都市城郊农业向现代都市农业的转变中。研究区耕地景观从东部主城核心区到西部缙云山区,呈现跳跃突变式演变的特殊模式  相似文献   
138.
旅游流"井喷现象"是特殊时段旅游流时空分布的特殊现象之一,其时空分布规律研究有助于旅游目的地的科学管理参照.选取关中地区旅游资源丰富的西安、宝鸡、华山三地作为案例,建立"黄金周"客流周内波动指数R,周内分布偏度指数G,并使用相关分析和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陕西关中地区特殊时段内旅游流"井喷效应"的时空演变规律.结果显示,在假日制度时间约束下,旅游流呈现"井喷现象"显著,一级旅游目的地城市的旅游资源属性、周边地区旅游资源配置和区位交通状况共同影响着游客的空间选择行为,从而影响区域旅游流的时间和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139.
近年来,我国环境化学研究发展迅速,在化学污染物的检测、环境行为、演变趋势、生态效应、毒理与健康风险和控制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进展,为保护生态环境、人类健康以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我国环境化学界  相似文献   
140.
国际生态学研究发展态势文献计量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波  曲建升  王金平 《生态环境》2011,20(4):786-792
目前,全球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引起了各国政府和人民的高度关注,而生态学研究可以为人类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共存提供理论依据和行动指南。利用Thomson Data Analyzer、NetDraw和Aureka等分析工具,结合Pathfinder算法,对SCIE和SSCI数据库中国际生态学研究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北美、欧洲、澳大利亚等国及其研究机构在生态学领域的论文影响力较大,论文质量较高;美国是全球生态学研究合作网络的中心,其次是英国和德国;在机构层面上,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和马普学会是两个比较明显的合作中心;我国在生态学研究领域发文量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论文总体质量仍有待继续提高,目前我国在生态学领域的主要合作国家有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日本、澳大利亚和法国;2008—2010年国际生态学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基因变异、物种间相互作用和性选择等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