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6篇
  免费   123篇
  国内免费   106篇
安全科学   227篇
废物处理   11篇
环保管理   39篇
综合类   469篇
基础理论   66篇
污染及防治   54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14篇
灾害及防治   71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31.
<正>2014年8月2日,江苏省昆山市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发生粉尘爆炸,事故共导致76人死亡,185人受伤。公安部发布事故原因——爆炸因粉尘遇到明火引发的安全事故。2011年5月20日晚,富士康旗下的成都鸿富锦公司抛光车间由于铝制粉尘在管道内堆积,遇电器开关打火,在排风桶内引起爆炸,造成2人死亡,16人受伤,其中3人重伤。2010年2月24日,河北省秦皇岛市骊骅淀粉股份有限公司发生的玉米淀粉粉尘爆炸事故,造成20人死亡,48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 773.5万元。1987年3月15日2时39分,哈尔滨亚麻厂发生剧烈爆炸,死亡58人,受伤182人。  相似文献   
132.
复杂的石油化工装置在运转过程中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易发生火灾、爆炸等重大事故,给安全生产带来极大威胁。考虑到传统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在风险评估中存在一定局限性,引入贝叶斯网络与防护层集成分析模型。应用GeNIe软件将系统故障树转成贝叶斯网络,根据贝叶斯双向推理进行故障预测和诊断,快速识别系统薄弱环节并确定为风险贝叶斯故障节点,结合防护层分析提出相应的独立防护层,确定剩余风险水平。实例应用表明,所构建的贝叶斯网络与防护层集成分析模型对复杂系统进行风险评估是可行的,较传统的事件树、故障树分析方法更加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33.
为了解决近距离高瓦斯突出煤层首采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的问题,在对目前松河矿井首采工作面煤层及瓦斯赋存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对首采工作面采用穿层钻孔预抽煤巷条带煤层瓦斯的区域防突措施,并采用残余瓦斯压力法和钻屑指标法分别对预抽效果进行了检验和验证,结果表明预抽效果检验消突率为100%,区域验证消突率在98.7%以上,区域防突技术应用效果较好,保证了松河矿井首采工作面的安全快速的掘进和矿井的提前达产。  相似文献   
134.
电梯的层门是用于把人们与电梯井道隔离开来的一个保护装置,由于电梯的层门的保护,使得人们可以远离电梯井道的危险。当电梯层门打开时,人们就会意识到电梯的轿厢已经到了本层,从而自然的走进电梯。然而,由于电梯层门的突然打开(电梯轿厢还没到本层),而使得人们误认为电梯已经到达本层,踏人井道而发生跌入井道的底坑或轿厢顶上,从而发生严重的事故,这严重危害到了人们的生命及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135.
为研究山岳冰川积雪中NO3-与粉尘记录之间的联系,利用2003~2005年间新疆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东支积累区的雪样,分析了雪层中NO3-与不溶微粒的对应关系.研究发现,沙尘活动季节初期,表层雪中NO3-浓度与不溶微粒浓度呈正相关,而与其平均粒径呈负相关,表明NO3-可以通过吸附在粉尘细颗粒表面远距离传输.雪层剖面中NO3-浓度峰值与污化层之间的相对位置在冬半年可基本保持稳定,但夏半年以淋溶作用为主的后沉积过程,会强烈改造NO3-与粉尘记录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6.
李洁  盛浩  周萍  张杨珠 《生态环境》2013,(11):1780-1784
土壤活性碳组分是土壤健康变化的指示器。选取湘东丘陵区3种不同母质发育的林地土壤(紫色土、板岩红壤和花岗岩红壤),研究土壤颗粒有机碳(POC)和溶解性有机碳(DOC)的剖面分布规律,并分析POC、DOC与土壤有机碳(SOC)、土壤质地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剖面POC、DOC质量分数分别介于0.29~3.87g·kg。和15.01~311.34mg·kg^-1,随剖面加深而大幅降低。土壤剖面POC储量介于8.61一16.54t·hm^-2,以花岗岩红壤最高,板岩红壤最低;而DOC储量介于380.76~1184.83kg·hm^-2,以板岩红壤最高,紫色土最低。POC占SOC的比例(POC/SOC)介于6.42%~46.25%,其中紫色土和板岩红壤POC/SOC随土层加深而降低,而花岗岩红壤则完全相反。DOC占SOC的比例(DOC/SOC)介于O.35%~3.02%,其中紫色土DOC/SOC随土层加深而降低,板岩红壤与花岗岩红壤DOC/SOC则以B层最高。由此可见,不同母质发育的土壤类型,碳库质量和脆弱程度不一。从维持地力和环境健康的角度,应对不同母质发育的土壤制定不同的开发利用方案。  相似文献   
137.
成层土中考虑衰变作用的污染物迁移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一些有机污染物溶质具有衰变的性质以及土质衬里和地基土等存在着成层性的特点,建立了成层土中考虑衰变作用的污染物迁移计算模型,采用分离变量法获得了解析解,编制了相应的程序。通过对典型算例的计算,并与经典的GAEA Pollute软件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两者结果基本一致,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可靠性。所提分析方法可供污染物填坑衬里初步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38.
以聚合氯化铝(PAC)和氯化铁(FeCl3)为混凝剂,分析了双酚A(BPA)在1g/L高岭土溶液混凝过程中的特征.并借助循环错流过滤强化污染层累积的方法,评价产生滤饼层的微滤(MF)膜对BPA的截留效果.结果表明:清洁的微滤膜过滤BPA溶液在短时间内达到截留吸附饱和,之后其对BPA的吸附截留作用显著降低;混凝絮体混合液经膜过滤时产生的污染层有利于BPA的去除,且单独混凝对BPA去除率最高的混凝剂投加量下进行膜过滤时的阻力较小.PAC混凝—膜过滤后BPA去除率比单独混凝提高了34.30%;FeCl3混凝—膜过滤后BPA去除率比单独混凝提高了28.38%.初始BPA浓度对混凝-膜过滤去除率有一定影响,BPA浓度为100μg/L时,比BPA浓度为5mg/L时采用2种混凝-微滤膜过滤方式去除率均有提高.  相似文献   
139.
试验在传统混凝—沉淀—三层滤料过滤工艺的基础上,通过对滤料级配的改进,将三层滤料高速过滤工艺应用于再生水的生产,对其可行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出水浊度的去除率可达97.5%~98.5%,COD去除率在43%左右。同时研究发现,在高速过滤条件下,通过絮凝剂在滤床中发挥的微絮凝作用,可以起到良好的除污效果且出水水质稳定。  相似文献   
140.
建立了层间隔震结构双质点系简化计算模型,研究了简化模型的动力特性及地震响应对模型质量比、周期比的敏感性,推导了模型参数的简化算式,提出了基于非比例阻尼的层间隔震结构的简化计算方法,并用实例验证了方法的可靠性和实用性。结果表明:层间隔震结构的动力特性与上下部结构质量比及周期比密切相关,并且可以反映层间隔震的高阶振型特点。利用本文提出的简化计算方法,可快速估计层间隔震结构的地震响应,方法概念清晰、计算简单且具有一定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