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6篇
安全科学   11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45篇
综合类   118篇
基础理论   49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4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41.
采用Hedley的磷素分级方法研究热带胶园土壤磷的形态,结果表明、热带胶园土壤磷主要以ResidualP、NaOH-Po和NaOH-Pi形态存在;各种形态磷的损失质量分数均高于38%;其中ResidualP和NaOH-Po的损失量最高,分别占全磷损失量的52%和16%,它们是长期耕作条件下热带胶园土壤磷两种最重要的有效磷源。  相似文献   
42.
黄廷城  陈川  王俊 《环境技术》2023,(2):176-180
智能电能表是电力系统智能用电的关键基础设备。在热带环境条件下,高温高湿高辐照环境对智能电能表的服役寿命和运行可靠性影响极大。本文首先分析了智能电能表在热带环境下的典型环境失效及影响机理;然后统计了电能表相关的国家及行业标准,重点分析了不同标准中各类环境试验的严酷度指标要求,包括高温试验、低温试验、交变湿热试验、盐雾试验以及太阳辐照试验;最后提出了针对热带环境的智能电能表环境适应性相关的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43.
44.
热带增宽及其对中国东部亚热带森林植被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气候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现今气候变暖的趋势已由每百年(1901--2000)增加0.6℃的记录升高为0.74℃(1906—2005)。其中高纬度地区增温特别显著,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与之对比,热带地区的气候变化以及热带森林对它的反应报道甚少。事实上,自1970s中期以来,热带温度是每lO年升高0.26oC;同时气候模型预测到本世纪末热带地区温度将上升2.1-4.5℃。这些预测是有根据的,但究竟不是直接的证据。因此,本文综合了许多专家对热带地球物理学和大气层特性的多年观测、分析和研究的成果,其结论认为:至少自1979年以来许多热带大气层固有的特征发生变化并向地球极地推进和位移,这些根据是:(1)热带高空的哈德利环流增强并向极地扩展;(21位于热带边缘的亚热带射流向极地移动;(3)热带热带对流层顶高度和位置的变化;(4)热带高空平流层臭氧柱总量浓度的变化。据上述特征的变化证明数十年来热带向极地增宽纬度2°~5°(~8°),一般确认为2.5°。由于热带增宽的驱动,广东50年的气温记录表明气候持续变暖,按增暖趋势推算,预估到2020年,现在的雷州半岛南部可能变成中热带;广东东南沿海将由目前的南亚热带变为北热带(占全省面积约1/3);其余大部分地区为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基本上将退出广东(仅剩下东北角一偶)。此预测意味着南岭地区将成为南亚热带的边缘地。  相似文献   
45.
用于船舶防污漆和农作物杀菌剂的三苯基锡(TPT)对淡水生态环境具有潜在的危害.用1 ~6 μgSn/L的TPT对热带爪蟾(Xenopus tropicalis)胚胎从NF11/12阶段开始进行72h暴露.结果表明,6μgSn/L暴露组胚胎的存活率比对照组降低了83%,3.5 μgSn/L及以上质量浓度的TPT暴露使胚胎的体长减少16%~35%,2.25μgSn/L及以上质量浓度暴露组胚胎的总畸形率均达100%.畸形现象主要包括眼睛异常,躯干拉长,泄殖腔突出,鳍变窄或消失,尾巴弯曲和皮肤色素减少等.在所有畸形表型中,TPT对鳍的影响最突出.暴露组胚胎的尾鳍宽度比对照组减少了17% ~ 100%,并呈现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因此,TPT能抑制热带爪蟾胚胎的生长,并具有极强的致畸性,能特异性地阻碍爪蟾鳍的形成.  相似文献   
46.
3种抗生素对热带爪蟾胚胎发育的毒性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抗生素在畜牧养殖业中的滥用造成的水环境污染问题及其对水生生物的毒害作用日益受到关注.用0.5~ 1.5 g/L的氯霉素(Chloramphenicol)、红霉素(Erythromycin)和0.01 ~ 0.5 g/L的四环素(Tetracycline)对热带爪蟾(Xenopus tropicalis)胚胎进行72 h暴露.结果表明,1.25 g/L和1.5 g/L的氯霉素使胚胎存活率分别下降了7%和14%,红霉素对胚胎存活无明显影响,0.5 g/L四环素导致胚胎全部死亡.1.5 g/L的氯霉素和红霉素使胚胎体长分别减少了7%和9%,0.25 g/L的四环素使胚胎体长减少了4%.3种抗生素能引起围心腔水肿、泄殖腔增大或拉长、肛门扩张和尾部弯曲等多种畸形现象,1.5g/L的氯霉素造成的总畸形率和围心腔水肿率分别为44%和34%;1.5 g/L的红霉素造成的总畸形率和泄殖腔增大率分别为22%和20%;0.25 g/L四环素造成的总畸形率和肛门扩张率分别为75%和59%.3种抗生素对热带爪蟾胚胎的发育毒性从大到小为四环素、氯霉素、红霉素.  相似文献   
47.
我国东部沿海热带气旋演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是遭受热带气旋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其年际年代际演化特征仍不清晰.采用中国气象局公布的1949?—?2018年的最佳路径数据集、登陆热带气旋名录以及HadlSST数据,探讨近70 a以来我国东部沿海热带气旋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其与海表温度变化的内在关联.结果表明:(1)70 a间,热带气旋生成个数以及登陆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个数略有波动,但超强热带气旋个数生成以及登陆我国的个数呈现明显增加趋势;登陆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热带气旋大多生成于7、8、9月份,但4月以及11月也存在热带气旋生成并登陆现象.(2)登陆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热带气旋主要生成于西北太平洋海域(432个)、南海海域(199个)和东海海域(28个),且主要在我国广东(220个)、海南(153个)、台湾(146个)、福建(47个)登陆.(3)热带气旋生成及登陆我国气旋与全球海表温度具有高度相关性;与西太平洋海温呈正相关,与东太平洋与印度洋海温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48.
研究了我国南亚热带森林5种建群树种UV-B辐射诱导的UV-B吸收物质(在280~320 nm波长下测定)的积累及抗UV-B辐射的可能性保护机制.增补UV-B辐射下,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针叶的甲醇可溶性提取物和细胞壁的碱提取酚类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水平的光辐射下.红椎(Castanopsis hystrix)和厚壳桂(Cryptocarya chinensis)叶片的这些化学物质也升高,意味着增补UV-B辐射刺激UV-B辐射吸收物质的生成,形成抗UV-B辐射的功能性保护结构.然而,自然光下已含有大量细胞壁碱提取酚类的荷木(Schima superba)和藜蒴(Castanopsis fissa),这些化合物在增补UV-B辐射下则见下降,很有可能表皮层细胞壁碱提取酚类被转移到含有较低甲醇可溶性色素的液胞可溶性化合物里,这一现象意示着可能涉及叶肉组织光合机构的保护策略.增补UV-B下,马尾松针叶的叶绿素a和b含量不受影响,而其他4种阔叶树叶片则下降10.7% 到16.8%不等.胡萝卜素对增补UV-B辐射的响应变化不一,红椎和荷木的胡萝卜素水平下降,而马尾松、厚壳桂和藜蒴的胡萝卜素则上升,后者也许与功能性增加激发能耗散有关.结果显示,自然条件下不同树种展示出不同的驯化策略以形成抗UV-B辐射增加的防护机制.表4参29  相似文献   
49.
50.
Olof  Linden  林宝 《自然与资源》1990,26(4):3-9
所有的海岸带地区正受到越来越大的人口增长压力,然而,由此赞成的环境恶化,在海面上不如在陆地上那么明显,因此,我们只是刚刚开始认识到许多海岸的浅水区已经受到的损害程度,本文综述了一些反映现状的资料,并讨论了热带浅海生境的退化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