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8篇
  免费   27篇
安全科学   381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7篇
综合类   86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81.
<正>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固然重要,也是企业落实主体责任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具体实施和操作中如何执行,这是十分关键而又必须研究和探讨的。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贯彻好落实好,是不可忽视的工作,具体实施更要切合实际,使之成为安全生产有力的保障。松原北方水泥有限公司结合公司实际,探索出"四个三"的做法,值得学习和借鉴。——作者题记  相似文献   
82.
在对低中压压力管道检验时,经常会遇到一些等径焊接支管,往往这些支管的连接焊缝或支管、主管处发现一些缺陷产生。本文对这些等径焊接支管的应力分布、补强情况及检验中应采取的方法进行探讨,以确保等径焊接三通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83.
焊接残余应力是造成16MnR钢焊接接头产生裂纹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使用大型非线性有限元软件ABAQUS,开发了一个顺次耦合的热应力计算程序,对16MnR焊接接头焊缝区域补焊的残余应力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补焊残余应力的分布位置及大小。结果表明,补焊后,残余应力值比焊态下残余应力值有所增加。为此,对实际补焊修复提出了建议,为优化补焊工艺、控制残余应力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4.
普通钢管、铸铁管因其管材自身的缺陷,在供燃气管线使用中易产生腐蚀、生锈、结垢、泄露及堵塞等弊病。近年来,随着高分子材料技术的飞跃发展,聚乙烯(PE)管道由于其独特而良好的可熔接(焊接)性、连接方便、抗开裂性、环保、卫生、可回收使用等优点,  相似文献   
85.
白山厂为保证职工的生命安全,预防职业病伤害,于近日在白山、红石电站生产现场,组织吉林市职业病防治院为水轮机、起重、金属焊接、机械加工、卷线、配变  相似文献   
86.
随着乙炔(氧炔焰)切割和焊接金属在工业上的广泛应用,因乙炔气割枪乙炔气阀门未关闭(或未完全关闭),乙炔通过气割枪头泄漏在工具箱内集聚引发的生产安全事故频发,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具大的威胁,教训十分惨痛。  相似文献   
87.
88.
龙红  杨志军 《劳动保护》2000,(1):43-43,44
焊接是压力容器制造的主要工序。在压力容器焊接中 ,有相当一部分的焊接工作 ,如合拢口焊缝的内侧坡口焊接、人孔或接管与壳体焊接接头里口焊缝的焊接、塔盘等内件的焊接等 ,都要焊工进入容器内部来施焊。由于容器只有不多的几个人孔和接管与外界相通 ,通风不良 ,排烟不畅 ,成为容器焊接制造中污染最严重、条件最恶劣的工作环境。了解容器内焊接烟尘和有害气体的危害 ,并采用适当的方法搞好安全防护 ,改善焊工的工作条件 ,保护焊工的身体健康 ,这已是大家普遍关心的课题。1.容器内施焊焊烟的特点容器内空间有限 ,烟尘和有害气体很容易充满…  相似文献   
89.
焊接车间烟尘特性及治理措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焊接生产会产生烟尘,焊接烟尘给人体带来的危害是比较严重的,焊接烟尘的治理方法有多种,合理选用可使焊接生产变成绿色环保型作业.  相似文献   
90.
中德无铅焊接技术研究与应用学术研讨会于3月7日-8日在广州东山宾馆举行.会议由广州电器科学研究院(GEARI)主办,由广东省日用电器公共实验室和国家工业与日用电器生产力促进中心承办,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工业与日用电器分会、德国弗劳恩霍夫可靠性和微集成研究所(IZM)等单位协办;本次会议还得到了支持单位广东省科学技术厅的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