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安全科学   130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35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42.
杭州煤场煤尘环境影响预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杭州煤场煤炭堆放,装卸及运输过程过程中 煤尘产生量的估算法,估算煤尘的分粒瞬时源强,单源及多源叠加下风向煤尘预测浓度公式及预测为同类型煤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3.
不同挥发分煤尘层最低着火温度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煤化工等行业的沉积煤尘热自燃问题,运用煤尘层最低着火温度测试系统,研究了不同挥发分煤尘层的着火状态、不同挥发分及不同厚度煤尘层最低着火温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煤尘层厚度为5 mm时,挥发分质量分数大于35%的煤尘在较低温度便出现着火现象,肉眼很容易观察到火星的出现,温度曲线波动剧烈,而对于挥发分质量分数小于15%的煤尘,通过煤尘层内部"温度达到450℃"来判断其着火;在灰分质量分数相当的情况下,煤尘层最低着火温度随挥发分增加呈严格递减的趋势变化;得到了煤尘层厚度和最低着火温度的函数关系式,通过试验得到了挥发分质量分数为37.45%煤尘的重要常数M和N。  相似文献   
44.
通过采集和测定35个矿区煤样品的化学组成、结构参数和润湿接触角,构建了以13个影响因子为输入参数和以接触角为输出目标的3层BP人工神经网络,并利用该模型估算煤尘润湿接触角。结果表明,隐含层节点数为19时,接触角估算值与实测值的决定系数R2=0.957,平均相对误差为4.59%,表明基于BP神经网络建立的煤尘润湿接触角估算模型具有很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45.
为研究不同煤质的煤尘层最低着火温度特性及其影响因素,选取褐煤、长焰煤、不粘煤、气煤、焦煤、瘦煤、贫煤和无烟煤8种不同变质程度的煤尘样品,测试分析8种煤尘层的最低着火温度及最低着火温度工况下煤尘层着火类型、着火时间,并研究了粒径和煤尘层厚度对煤尘层最低着火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变质程度由褐煤逐渐增大,最低着火温度T_L由290℃不断增大。褐煤、长焰煤、不粘煤和气煤为a类着火,其着火时间较为接近,均值为19. 5 min,而焦煤、瘦煤和贫煤为c类着火,着火时间均值为11 min,表明随变质程度增大,虽然TL增大,但着火时间明显缩短。通过分析最低着火温度工况下不同煤质的温度T-时间t变化情况,认为褐煤、长焰煤、不粘煤和气煤煤尘层温度曲线中出现明显上下波动现象,是因为煤尘层厚度有限,无法长时间积聚能量。通过构建TL与粒径r、煤尘层厚度d的三维空间拟合模型,发现粒径小、厚度大的煤尘层具有更大的着火敏感性和爆炸潜伏性,更应加强防范。  相似文献   
46.
关于HS矿井阻燃抑爆系统在我国煤矿应用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矿井瓦斯爆炸是煤矿井下一种极其严重的灾害,我国在防止瓦斯爆炸事故范围扩大的措施中,多采用巷道安装隔爆岩粉棚或隔爆水棚等被动隔爆措施,而HS矿井阻燃抑爆系统是一种主动抑爆防火系统.通过介绍HS矿井阻燃抑爆系统的原理、结构及特点,分析实例矿井中采掘工作面可能出现瓦斯爆炸的地点,根据爆炸地点确定HS矿井阻燃抑爆系统的井下安装位置,得出我国煤矿推广使用HS矿井阻燃抑爆系统后的优点.  相似文献   
47.
煤尘爆炸是煤矿最严重的灾害事故之一。煤尘爆炸产生的伤害不可估量,主要危害表现如下:产生高温。煤尘爆炸要释放大量的热能,其瞬时温度可达2300—2500℃,可引起矿井火灾、烧毁设备、烧伤人员,也是引发连续爆炸的主要热源。产生高压。煤尘爆炸的理论压力可达735k Pa,但实际发生爆炸时往往超过此值,而且爆炸压力会随着离开爆源距离一定范围内呈跳跃式增大。可损坏设备,推倒机架,造  相似文献   
48.
为探究煤尘质量浓度对甲烷煤尘耦合爆炸传播特性及伤害距离的影响,自制长15 m的爆炸管道系统,用体积分数为7%甲烷分别与质量浓度为0、50、100和200 g/m3的煤尘进行耦合爆炸试验,并根据质量、动量和能量守恒理论推导出最大压力计算公式.结果 表明:不同质量浓度煤尘与甲烷耦合爆炸时,最大压力均随与爆源距离的增加呈现出...  相似文献   
49.
毛荣辉 《电力环境保护》1995,11(3):59-60,64
宝鸡发电厂输煤皮带间煤尘污染较大,危害着运行、检修人员的身体健康。为解决这个问题,决定对该处进行煤尘综合治理。治理主要分为四大部分:(l)原有楼面做成防水楼面,满足水冲洗要求;(2)安装给、排水系统;(3)墙裙、墙面、天棚改为耐水材料;(4)拆除、更换废旧设备、设施。本文主要对防水楼面及相关联部分的设计与施工加以介绍。l设计中考虑的几个重点由于该厂是一个老厂,原设计4、7、8号皮带间总建筑面积1000m‘,其中布置输煤皮带5条,统龙2台,楼面基本上已占满,防水工作的难度大,这是难点一。其二是原设计楼面为预制槽…  相似文献   
50.
“喷雾洒水降尘器”控制煤尘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煤矿五大自然灾害之一的煤尘,已严重威胁着煤矿安全 生产和职工的身体健康。随着煤矿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开采强度增大,出现了高产、高 效的矿井,为煤矿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煤尘的严重危害。研究并解决矿井煤 尘问题,已引起煤矿安全生产的高度重视。1、矿井煤尘的分析根据《煤矿井下粉尘防治规范》的要求,结合煤矿现场实际,对机采、炮采工作面,皮带运 输巷、转载点分别进行定点煤尘测试,其结果每米巷道煤尘的日沉积量一般在140-550g/(m .d),随着远离工作面,煤尘沉降速度和沉积强度呈逐步下降的趋势,而在采煤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