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6篇
  免费   231篇
  国内免费   377篇
安全科学   829篇
废物处理   159篇
环保管理   197篇
综合类   1291篇
基础理论   105篇
污染及防治   236篇
评价与监测   44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27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98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119篇
  2014年   212篇
  2013年   121篇
  2012年   156篇
  2011年   136篇
  2010年   119篇
  2009年   112篇
  2008年   130篇
  2007年   112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Sain  B 李雷 《环境科技》1992,5(3):44-48
本文报导了利用氯解和水热技术,对含硫量为2.8%、3.23%和5.5%的 Assam 煤样脱硫研究的结果。在无水情况下完成氯解,继之用水在80℃下水解2小时,结果引起少量有机硫的脱除。改性机理解释了水在氯解过程中的作用。此外,还提出了在水热处理过程中有机硫脱除的机理。  相似文献   
23.
煤中有害元素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影响的较为全面的评价体系一直未建立,环保部门也缺乏系统性评价参数对电厂等在煤煤过程中有害元素排向大气的释放量进行监测估算。本文在查阅大量资料(主要为外文)的基础上,认为评价煤中有害元素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影响的参数应该包括以下方面的数据C、H、O、N、无机硫,有机硫,有害微量元素的含量,分布规律,赋存状态,迁移转化行为(在燃煤过程中),洁净能力,淋滤力,矿物质,有机化学特征,煤炭学特征,并对煤中有害元素的污染方法进行探讨,如果上述各参数的数据被全面提供,并据此数据作针对性的抑制措施,煤中有害元素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危害影响必将降低到最小。  相似文献   
24.
不同气氛下燃煤SO2的排放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立式管状电加热炉上对合山高硫煤在不同的气氛、温度以及Ca/S比的条件下进行了动态燃烧实验,对收集的气体产物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并讨论了CO2浓度以及温度等因素对SO2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CO2气氛对煤燃烧过程中硫的释放以及石灰石的固硫效率有着不同的影响,在高于900℃以后,较之空气气氛下,无论是否存在钙基固硫剂,其它三种02/C02气氛下S02的排放量都比较低,且在不同C02浓度下,温度对S02的排放影响不一致。  相似文献   
25.
论贵州资源环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贵州资源的潜在优势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必备条件,然而,利用资源与改变环境之间,资源再生与环境净化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的一致性。特别是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中,自然界为环境净化付出了更大的代价。贵州自然环境格局的梯级性,环境物质输送系统的复杂性及生态系统的脆弱性构成了其资源环境的背景特征,而矿产开发,加工和使用过程的较低利用效率增大了环境问题的严重性。煤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资源的总损失率达80% ̄90%,相  相似文献   
26.
饮用水及工业废水的电液压脉冲净化及处理装置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简要介绍了作者研制的电液压脉冲水处理装置的工作原理及处理染料废水(蓝-B)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27.
淮北煤中12种有害微量元素在煤及其灰中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解有害微量元素在各煤层中的分布与变化规律,以及在煤燃烧后的煤灰中所发生的迁移与富集情况,采集了淮北煤田不同煤层、不同深度的15个煤样,采用中子活化法对其原煤及灰分中的12 种微量元素(Ag, As,Ba, Co, Cr, Cu, Mn, Mo, Sb, Th, U, V)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绝大部分有害微量元素的含量都处于n×10 6到n×10 5数量级范围内,不同煤层或同一煤层不同部位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分布不同;与全国和华北煤中有害微量元素的(平均)含量相比,除Mn低于全国和华北的平均值外,As、Co、Mo、Sb、Th、U与之相近,而Ag、Ba、Cr、Cu、V高于全国和华北煤中的平均值;12种微量元素均在灰分中有所富集,而且富集能力序列为:Cu>Cr>Mn>Mo>Co>Ba>V>Th>As>U>Sb。  相似文献   
28.
《资源节约与环保》2006,22(6):37-37
滨海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负责人商永鑫向我们介绍:一台"电力空调"每平方米耗电是127.32 kW·h,而一台靠蒸气或发电余热制冷的"非电空调"耗电仅为12.57 kW·h/m2,不到电力空调的1/10,而且电力空调能源利用率仅为23%,非电空调是其4倍,高达92%.  相似文献   
29.
第十四类有机酸 活性特点: 羧酸是具有HO-C=O官能团的有机物.在羧酸中,碳原子以SP2杂化成键,羟基氧的孤电子对与碳氧双键相共轭,使得C-O键加强,O-H键减弱,从而羧基中的氢可以离解,并且离解后形成的羧基负离子由于共轭加强,更增加了羧基负离子的稳定性,因而羧酸具有弱酸性.同时,也正是由于共轭而使羧基碳的亲电能力减弱,只与较强的亲核试剂(如金属烷氧化物)发生反应.  相似文献   
30.
电絮凝法处理毛纺染色废水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研究了电絮凝法处理毛纺染色废水的可行性及其处理效果。结果表明,电絮凝法对废水的色度和COD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实验确定的电絮凝法处理条件为:电流密谋,电解时间25min,色度和COD的去除率最高分别为98%和5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