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1篇
安全科学   20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14篇
综合类   70篇
基础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19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31.
回顾了中国与欧美化工新装置风险评价技术的发展,分析了中国与欧美风险评价的异同、中国风险评价存在的问题。结合作者的实践,介绍与讨论了新化工装置设立安全评价阶段的风险评价方法,推荐和介绍了物理化学方法作为评价方法应用的实例。专家分析评议法、物理化学方法、评价软件模拟等评价方法的综合使用,尽可能地做到根据经验、专业知识从已建装置分析拟建装置、利用物化方法较系统地分析装置反应过程、利用评价软件直观地模拟风险,各种评价方法互补、定性与定量互补,从而较系统、完整地完成化工新装置的安全评价工作,以减少装置的安全隐患,有助于使装置顺利地投入运行。  相似文献   
132.
根据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成分复杂,有机物中氨氮浓度高,COD及BOD值较大,而且含有一定重金属离子的特点,采用物理化学处理方法进行处理。将有机物、重金属化学沉降,同时将滤液中的铵根离子转化为氨气,用鼓气的方法赶出氨气,再用絮凝剂混凝沉降的方法对渗滤液进行处理。经优化条件实验出水后的渗滤液基本达到《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二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33.
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渗滤液的特性 ,综述了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生物处理、物理化学处理、土地处理、减量处理等技术。首次提出垃圾渗滤液的减量法处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渗滤液的处理建议。  相似文献   
134.
染料废水物理化学脱色技术的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64,自引:2,他引:62  
本文按吸附,混凝,化学氧化,离子交换,超滤膜等几个方面分别论述了染料废水物理化学脱化技术的现状与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35.
国内外油田污水处理技术发展概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随着国内外油田开发,各种采油废水处理技术在油田得到了应用和发展。但由于采油废水的复杂性,导致在选择合适的水处理技术时难度加大,文章将当前众多采油废水处理技术进行综述,以期为选择有针对性的采油废水处理技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6.
地表水体中的硝酸盐污染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环境问题之一。现今,国内外均建立了相关的监测网络对地表水体的水质实施长期监测,但是却导致大量的监测数据累积,给后续的科学研究工作带来了不便,尤其是在庞大的监测网络中如何选取有代表性样点的研究点则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以比利时弗拉芒地区地表水的长期监测物理化学指标为例,利用决策树模型评估地表水样点的硝酸盐污染来源专家分类的有效性,为点位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原有监测点位的污染源专家分类和模型输出的可匹配率为80%,优化后监测点位从原有47个点降低到30个点,提高了监测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37.
现有溪流沟渠营养盐滞留研究对滞留机制精细化的描述或刻画相当不足,难以满足小流域水环境管理和沟渠营养盐滞留环境生态功能提升的需要.针对此问题,本文首先对传统的营养螺旋指标概念进行拓展,提出了面向水文过程、生物吸收和物理化学吸附作用的营养螺旋指标,并给出了量化指标内在关系的计算模式.在此基础上,利用OTIS模型及数值模拟技术,定量估算水文过程、生物吸收和物理化学吸附作用的营养盐滞留贡献率及其相对贡献水平,从而解析排水沟渠营养盐滞留机制.案例分析表明,在排水沟渠NH4+和PO43-滞留中,水文过程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生物吸收和物理化学吸附滞留贡献较小.其中,水文过程、生物吸收和物理化学吸附对NH4+滞留率变化范围分别为7.91%~13.07%、0.09%~0.27%和0.31%~0.58%,相对贡献水平变化范围分别为91.75%~95.29%、1.07%~2.00%和3.64%~6.26%;对PO43-滞留率变化范围分别为7.82%~12.94%、0.0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