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623篇
  免费   1313篇
  国内免费   1330篇
安全科学   5628篇
废物处理   371篇
环保管理   8145篇
综合类   21377篇
基础理论   1703篇
污染及防治   1010篇
评价与监测   1181篇
社会与环境   1237篇
灾害及防治   614篇
  2024年   156篇
  2023年   567篇
  2022年   521篇
  2021年   813篇
  2020年   596篇
  2019年   773篇
  2018年   540篇
  2017年   657篇
  2016年   960篇
  2015年   1269篇
  2014年   2847篇
  2013年   2008篇
  2012年   2347篇
  2011年   2162篇
  2010年   1734篇
  2009年   1931篇
  2008年   2271篇
  2007年   2092篇
  2006年   1807篇
  2005年   1845篇
  2004年   1643篇
  2003年   1878篇
  2002年   1475篇
  2001年   1237篇
  2000年   1097篇
  1999年   813篇
  1998年   831篇
  1997年   774篇
  1996年   699篇
  1995年   682篇
  1994年   479篇
  1993年   342篇
  1992年   346篇
  1991年   305篇
  1990年   329篇
  1989年   42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环境》2004,(7):57
深圳市绿能达环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9月27日,主要从事环境治理工程BOT建设、环境治理工程的设计、施工、设备制作、安装和调试,承接各类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城市综合污水、噪声、废气的综合治理工程、垃圾处理工程等。  相似文献   
12.
截污工程完成后武汉东湖自然净化速率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根据几十年来武汉东湖水质监测资料和数据,在东湖截污工程完成后,没有新的污染物进入水体的前提下,对东湖水体通过自然净化恢复到健康状态所需要的时间进行了详细的数学和科学论证。结果表明,在不考虑地泥营养物质的情况下,东湖水体通过工业、农业、生活用水以及收获鱼类和高等植物造成的营养物的输出,只需要3a左右的时间就能恢复。然而如果考虑地泥的影响,几十年沉积在地泥的营养物质持续向水体中释放,然后再通过用水及生物输出,东湖水质需要35a以上才能得到恢复。可见,截污后东湖要相当长的时间内还将处于富营养状态,地泥是造成东湖长期富营养化的关键。解决东湖污染问题的关键是清除地泥,因此得出结论:挖底泥后引入长江水源来加速东湖水体改善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3.
李文翎 《环境》2001,(3):22-22
改革开放前的广州市区面积只有54平方公里,80年代后。广州市的城市建设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伴随着城市建成区域的扩大,城市用地的结构也一再作出调整。特别是新城区中由于一些大型建筑的兴建,例如天河体育中心,使周围的城市景观发生巨大的改观。原有新旧城区间的绿地,农田、苗圃等缓冲地带被建筑群所取代,最终联成一体。另一方面,由于商业,文化、服务等行业的集聚效应,城市高层建筑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14.
今年“六·五”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世间万物 ,生命之网”,这是具有深远意义的主题。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与世间万物有着紧密的联系。地球为天地之间的各种生命物种提供了共同的生存环境。人类在生存与发展的同时 ,必须相互保持强有力的联系 ,运用现代化技术、传统手段等多种方式 ,有效地保证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多样性 ,支持包括人类在内的生命系统。当代人类的科技进步 ,在促进了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的同时 ,也在生态环境方面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植被破坏、水源污染、温室效应、物种退化或灭绝等 ,已直接影响到全球生态系统的平衡 ,威胁到包括…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我国环境行政诉讼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环境行政诉讼的出路。  相似文献   
16.
生态文明建设对环境法理论变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类社会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环境法理论也随之发生着变革。近年来。众多学者对环境法理论的变革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生态文明的法律观。承认自然界及其生物具有内在价值。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法学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目前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所面临的问题,论述了ISO14000系列标准在我国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并阐明了实施ISO14000系列标准是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进而论述了企业实施EMS的成效。  相似文献   
18.
19.
12月13日,由13个国家和12个国际组织的150多名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参加的亚洲环境执法论坛在北京市开幕。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张力军、美国环保署助理署长Granta Y.Nakayama,亚洲环境守法与执法网络(ACECN)执委会主席Supat Wangwongwatana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相似文献   
20.
《环境》2007,(5):3
1963年7月出生.毕业于中山环境科学专业.研究专长为复杂水体环境模拟、流域环境信息系统当前主要从事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