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3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6篇
安全科学   254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31篇
综合类   193篇
基础理论   21篇
污染及防治   11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社会与环境   16篇
灾害及防治   4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511.
随着人口密度越来越大和私家车保有量的逐年上升,北京市的交通拥堵现象日趋严重。在许多地段,开车或乘坐公交车出行比骑自行车还要慢已经成了不争的事实。置身在水泄不通的车流中,无聊、压抑、烦躁在轮番挑衅着乘客的心理底线。为了摆脱拥堵,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更加快捷的地铁客车出行。  相似文献   
512.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越发地重视初中英语教育教学质量。纵观现阶段的初中英语教学,虽然较之以往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仍时常出现一系列的小现象,而这些现象的发生往往是因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没有很好地进行沟通、没有设计完善的教学方案。本文将针对我国初中英语课堂小现象进行具体探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13.
地震是一种地壳运动的自然现象。从地球诞生开始,地震就没有停止过。在通常情况下,因其震动的幅度和影响不大,人类不能明显感知,但是,剧烈的地震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惊魂失魄的人类在屡历地震之灾后发现,与人类同在一个家园的动物中.不乏天才的“地震预报专家”。  相似文献   
514.
事故与灾害预兆现象和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事故与灾害预兆现象普遍存在于人类活动领域和自然界中,由于人们忽视其作用,导致很多可以避免的事故或灾害的发生。研究指出:事故与灾害预兆是一种平衡力受到了破坏,在其平衡系统或整体物体中受到破坏或失衡,其能量向外释放或力失衡时所展现出的一种不正常的现象;通过仪器、经验和观察就能及时捕捉种种异常或不正常现象,采取应对措施进行预防,就能将事故或灾害消除在未发生前或将损失降减到最低限度;同时总结提出煤矿一般透水事故的预兆理论和预兆现象。笔者认为,研究事故与灾害预兆的现象和应用,是防止和减少事故或灾害发生的最有效途径,应该引起普遍重视。  相似文献   
515.
基于集聚优势视角的资源诅咒现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诅咒是指丰裕的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非但没有起到促进作用,反而限制了经济的长期增长.国际经济学界一直在寻找其中的传导机制,并形成了若干不同的观点,有的将原因归结为贸易条件的长期恶化,有的认为是因为荷兰病所致,有的则认为是由于人力资本的投资不足,还有人认为是丰裕的自然资源引发了寻租和腐败.笔者则是另辟蹊径,运用集聚优势理论,从丰裕的自然资源对生产优势、金融优势和战略优势的影响入手,全面地解释了资源诅咒的传导机制.笔者认为,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自然资源自身的作用在不断下降,而丰裕的自然资源又使人力资源优势和技术资源优势丧失,从而降低了生产优势;丰裕的自然资源又通过汇率的变化使金融优势变弱;丰裕的自然资源还影响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贸易战略、政治战略和人力资源战略,从而使战略优势降低.丰裕的自然资源对三大优势的影响,降低了该国或地区集聚优势的能力,抑制了经济增长,从而产生资源诅咒现象.笔者还对此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提出避免资源诅咒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16.
涡流现象的发现已有近两百年的历史,1831年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随后麦克斯韦用完整的数学方程式将前人的研究成果表示出来,建立了系统严密的电磁场理论,到现在,麦克斯韦方程组仍然是电磁现象的研究基础,也是涡流检测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17.
PAM·PAC复合药剂絮凝现象的解释及影响效果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隋风芝 《环境工程》1992,10(3):10-15
本文对PAM·PAC高分子复合药剂处理冶金工厂的转炉除尘污水过程中的絮凝现象进行了粗浅的解释,并对絮凝机理及影响净化效果的因素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18.
2020年2—3月,位于福建沿海地区中部的莆田市在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PM_(10)和PM_(2.5)质量浓度"倒挂"现象,小时值"倒挂"率为19.86%,日均值"倒挂"率为16.67%。在高相对湿度和低风速气象条件下,颗粒物会出现严重的"倒挂"现象,"倒挂"过程中常伴随着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SO_2、NO_2和CO)质量浓度的增加。因此,于2020年2月16日—3月26日开展了颗粒物自动监测和手工监测比对,并结合气象参数、气态污染物质量浓度,以及PM_(10)和PM_(2.5)中水溶性离子和液态水的含量特征,进一步探讨了莆田市颗粒物质量浓度"倒挂"的主要成因。研究表明,PM_(10)和PM_(2.5)自动监测仪器检测原理的差异是导致颗粒物质量浓度"倒挂"的重要原因之一,而气象条件(相对湿度、气温和风速等)、颗粒物质量浓度、颗粒物中主要吸湿组分(NO_3~-、SO_4~(2-)和NH_4~+)和液态水的含量也是颗粒物质量浓度"倒挂"的主要影响因素。莆田市2020年2—3月出现高频率"倒挂"现象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解决该问题需要同时考虑监测仪器检测原理、气象参数、颗粒物质量浓度和吸湿组分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519.
《劳动保护》2004,(11):76-76
《中央企业是贯彻中央安全工作精神的“排头兵”》一文提到,在企业兼并重组、优化结构和改制、改革过程中,一些单位削减了安全工作力量,甚至撤销了内部安全机构,安全管理上出现了“高位截瘫、层层衰减”的现象。这些现象不仅中央企业有,读者所在的广西柳州不论大、中、小型企业,甚至一些知名度较高的民企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更有甚者,把“安技科”当成“安置科”,属三类科室。而在领导中也形成了一种“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模糊观念。针对此问题,建议尽快制定配套法规,确立安技机构及人员的独立性和权威性,适当提高安技人员…  相似文献   
520.
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完成的调查表明,目前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呈现出普遍脆弱、局部改善、短期改善、长期恶化的特征,这种生态环境现状将长期阻碍着西部地区潜在优势的发挥。西部地区是我国自然生态的极端脆弱区,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盐渍化等土地退化现象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