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4篇
安全科学   35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42篇
综合类   51篇
基础理论   4篇
评价与监测   20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环境教育》2009,(12):76-76
甘肃省命名第三批省级绿色社区 为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充分利用"绿色社区"创建这一载体,加快"和谐社区、平安社区"建设步伐。经各市、州环保局、民政局推荐及省"绿色社区"领导小组审定。近日,省环保厅、省民政厅联合对14家创建"绿色社区"先进单位进行了表彰。成为第三批受到表彰的省级绿色社区。  相似文献   
12.
模糊聚类法在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004年甘肃省5个有代表性城市的大气质量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将模糊聚类法应用于大气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过程,从而展示了模糊聚类在环境评价和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晓惠 《环境》2009,(7):33-33
中国通往古代丝绸之路的门户——河西走廊即将要被淹没了!其罪魁祸首,正是由气候变化而引发的泛滥洪水。现在,甘肃省河西走廊上冰川融水,形成了该区域的洪水泛滥。  相似文献   
14.
田万慧 《资源开发与保护》2012,(11):982-985,989
综合评价值的计算已成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定量评价的主要方法,也是目前循环经济研究领域定量研究的热点之一。构建一套系统科学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以改善农业环境,杜绝资源浪费,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依据循环经济发展的“4R”原则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构建了甘肃省农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和加权函数法对甘肃省及其14个地州市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与分析,提出了甘肃省及其各区域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石油庆阳石化公司坐落在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和光荣革命传统的陇东革命老区甘肃省庆阳市,创建于1971年9月,是随着长庆油田的勘探开发,国家支援庆阳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而兴建的石油化工企业。目前主要以石油炼制、石油助剂和  相似文献   
16.
日前,国务院批复通过《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这是国务院首次批准地区性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总体规划》要求,到2015年,要把甘肃省建设成为全国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区。  相似文献   
17.
<正>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推进新《安全生产法》和《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大力推进安全生产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的贯彻落实,打造安全文化品牌工程,让管理成为文化,用文化管控安全,为企业实现零伤害之梦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推动全国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中港金邦(北京)国际文化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港金邦)以"金川模式"为培训蓝本,  相似文献   
18.
以经济增长的变化作为偏离—份额分析空间模型的空间权重,根据偏离—份额分析空间模型计算三次产业在2001—2006年和2007—2012年两个时间段要素度量值的变化,采用ESDA法对甘肃产业结构的空间格局进行实证分析,揭示甘肃产业结构演进过程中的空间分异现象以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在创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大背景下,了解和掌握甘肃省各城市旅游业规模以及城市之间的旅游吸引范围,有利于在空间上解构甘肃省内城市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通过建立甘肃省各市州旅游业规模评价体系,用因子分析法评定了各个城市的旅游业规模,并划定了三个旅游业规模城市等级,结合断裂点理论和场强公式进行分析,考量省内各城市带和城市间的旅游吸引范围以及旅游吸引力大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甘肃各城市旅游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以旅游空间结构理论为基点,构建了旅游中心性城市评价指标。应用因子分析法,对甘肃省14个市州的旅游中心性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兰州、酒泉、天水是甘肃旅游发展的三个核心城市。借助引力模型,分析了甘肃省旅游空间内部的旅游经济联系度和强度,发现旅游经济联系量集中在少数几个城市。在此基础上,把甘肃省的旅游空间结构构建为丝绸之路旅游带、大兰州旅游经济圈、天水旅游经济圈、敦煌旅游经济圈的"一带三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