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725篇
  免费   1317篇
  国内免费   1804篇
安全科学   5579篇
废物处理   656篇
环保管理   5371篇
综合类   16997篇
基础理论   2322篇
污染及防治   1213篇
评价与监测   734篇
社会与环境   1401篇
灾害及防治   573篇
  2024年   235篇
  2023年   695篇
  2022年   656篇
  2021年   995篇
  2020年   928篇
  2019年   943篇
  2018年   449篇
  2017年   634篇
  2016年   924篇
  2015年   1184篇
  2014年   3071篇
  2013年   1955篇
  2012年   2120篇
  2011年   2111篇
  2010年   1671篇
  2009年   1809篇
  2008年   2054篇
  2007年   1770篇
  2006年   1597篇
  2005年   1450篇
  2004年   1387篇
  2003年   1366篇
  2002年   1010篇
  2001年   729篇
  2000年   606篇
  1999年   422篇
  1998年   352篇
  1997年   285篇
  1996年   276篇
  1995年   275篇
  1994年   199篇
  1993年   143篇
  1992年   136篇
  1991年   121篇
  1990年   150篇
  1989年   12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Urban agglomeration of the Yangtze Delta (UAYD), one of the most developed regions of China, has witnessed an increasing prevalence in building ecological cities when the ecological cities are pursued by many modem cities, and great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in this regard. It is inevitable, however, that certain problems exist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ty, which include but not limited to non-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urban complex ecosystem, and the difficulty in quantifying eco-city construction or incomplete quantification in assessing the construction of present and future eco-cit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n social-economic conditions and regional conditions of the UAYD, this paper attempts to set up an index system of eco-cities combining with lo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o adopt the indices of eco-city, urban harmony, and eco-city colligate to evaluate the ecological level, urban harmonious development and eco-city construction of cities within the UAYD. Results indicate that among 15 cities in UAYD, Suzhou City ranks the highest in terms of eco-city construction, whereas Nantong ranks relatively lower; sustainable eco-city construction is possible only when cities are developed in every respect of harmony.  相似文献   
72.
乳化炸药是以氧化剂水溶液为分散相,以碳氢燃料为连续相,通过乳化技术制备的油包水乳胶型抗水工业炸药。近几年来,生产技术和工艺水平有了很大的发展,由原来间断式生产工艺发展到现在的全连续全自动生产工艺,但无论采用哪种生产工艺生产乳化炸药都需要乳胶基质的冷却过程,目前常用的冷却方式有自然通风冷却、水冷却、强冷器冷却、钢带冷却等等。我公司于2006年引进湖南金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AE—HLC型全连续化自动化生产技术工艺,  相似文献   
73.
蚯蚓生态滤池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现场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蚯蚓生态滤池处理太湖流域农村生活污水进行现场试验研究.通过对蚯蚓同化容量与污染负荷进行单因素分析,得出蚯蚓生态滤池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运行参数与运行方式,并据此进行连续运行试验.结果表明,在表面水力负荷1 m3/(m2*d)、湿干比(布水时间和落干时间之比)1∶3、蚯蚓负荷(以单位体积填料中蚯蚓的质量计)12.5 g/L的条件下,蚯蚓生态滤池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具有可行性与高效性,单级系统的COD、总氮、氨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分别在81%、66%、82%和89%左右.改进蚯蚓床填料、设计通风结构和采取适宜运行方式,是蚯蚓生态滤池成功应用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三大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4.
事件     
《环境》2007,(6):9-9
2007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出炉;我国一季度环境质量状况不容乐观;三部门联合实施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泛珠合作圈定七大重点;  相似文献   
75.
《中国安防》2008,(5):7
为促进安防立法工作的顺利开展,2008年4月10日,公安部科技局在京召开了<安全技术防范管理条例>(讨论稿)研讨会.科技局副局长谭晓准.国务院法制办政法与社会劳动保障司处长赵辉,公安部法制局,北京市公安局内保局,江苏、浙江、广东、贵州、内蒙公安厅科技处,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有关领导及部分安防业内专家应邀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76.
通过对近年来的城市燃气管道事故抢险统计数据的分析与研究,管道事故抢险方案的选择存在着很大的主观性和片面性.为了克服应急抢修方案的种种局限,笔者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建立了城市燃气管道事故应急抢修方案评价选择模型;考虑可靠性、抢修时间、事故损失、抢险费用、社会影响及政治影响等6类影响因素来评判抢修方案的优劣,可以科学合理地选择最佳的管道事故应急抢修方案,达到经济合理、快速可靠的目的;实例验证,评判模型对城市燃气管道事故抢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7.
固定化微生物废水处理技术及其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固定化生物技术是通过化学或物理的手段,将游离细胞或酶定位于限定的空间区域内,使其保持活性并可反复利用。该技术具有生物密度高、反应迅速、生物流失量少、反应控制容易的优点。因此,系统介绍了固定化生物技术在水处理中的最新应用情况,并且对固定化方法、固定化微生物反应器以及固定化微生物技术的发展趋势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78.
新式技术     
《环境》2007,(7):74-75
超大型圆筒滚动垃圾处理筛在九江问世关注点:打破该技术一直为国外垄断的局面;中国研发技术有望破解全球温室气体难题关注点:新技术以CO2为原料制成全生物降解产品;新型除污装置有望替代进口产品关注点:自主创新产品效率高,智能化,适用广。  相似文献   
79.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以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来换取一时经济繁荣的危害日益突出。正是这种清醒,推动人类文明进行着一场深刻的反思和变革,把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推上当今社会发展主旋律的位置,它预示着人类进入一个生态文明的新时代。生态文明是协调发展物质文明的保障者,是与时俱进的精神文明的塑造者,是日益完善的政治文明的体现者。因此,建设生态文明既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内在需要,又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强化政策支撑,增加生态文明建设的内生动力;必须强化执法监督,增加生态文明建设的环保执行力;必须强化生态补偿能力,构建最具活力的绿色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80.
化学品登记注册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单位以及使用剧毒化学品和使用其他危险化学品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单位到指定部门对所生产、使用或储存的化学品进行申报,并按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进行系统的危险性鉴别分类。对危险化学品,应编制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