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56篇
  免费   428篇
  国内免费   678篇
安全科学   2106篇
废物处理   171篇
环保管理   1670篇
综合类   6030篇
基础理论   428篇
污染及防治   540篇
评价与监测   630篇
社会与环境   150篇
灾害及防治   137篇
  2024年   71篇
  2023年   176篇
  2022年   173篇
  2021年   250篇
  2020年   242篇
  2019年   323篇
  2018年   133篇
  2017年   195篇
  2016年   324篇
  2015年   399篇
  2014年   1016篇
  2013年   669篇
  2012年   764篇
  2011年   786篇
  2010年   612篇
  2009年   682篇
  2008年   696篇
  2007年   663篇
  2006年   589篇
  2005年   554篇
  2004年   433篇
  2003年   465篇
  2002年   332篇
  2001年   217篇
  2000年   244篇
  1999年   183篇
  1998年   108篇
  1997年   110篇
  1996年   88篇
  1995年   87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71.
72.
近年来,无人值守的连续自动监测系统引起了国内环境监测界的关注.有些监测站采用连续采样实验室分析的标准方法(即化学法)与自动监测数据进行对照,以论证自动监测数据的可靠性.但是,用这种方法来论证系统数据的可靠性是困难的.这是因为两种监测方法具有各自独立的基准传递方式,两者监测数据存在差异,两种方法的对照测试,只能论证监测仪器与标准方法.在规定等效条件下两种方  相似文献   
73.
环境监测分析质量控制目前一般都采用制作质量控制图、标准曲线、平行22样、加标回收、标准参考物使用等方法进行.质量控制图的工作量太浩繁,同时由于在日常工作中所遇到的环境样品,其类型、含量和分析项目的经常变动,使质量控制图的适用性受到了限制;标准参考物由于目前限于样品的种类以及保存时间不同,不可能在日常的常规监测分析中都带上标准物进行质量控制.本文通过控制灵敏度范围等措施对大气SO_2、NO_x进行质控,取得较满意的效果.并认为把其运用到部分水质监测项目中.也能收到良好的质控效果.  相似文献   
74.
对环境水体监测质量控制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达到监测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75.
选择四种规模不同的炉排型生活垃圾焚烧炉,分别对其排放烟气中的二  相似文献   
76.
以厌氧填埋场中垃圾的降解过程为依托点,从渗滤液的水质特征和填埋气的组成两个方面筛选出判断指标,最后建立判断填埋垃圾降解阶段的指标体系.结果表明,ρ(BOD5)/ρ(COD)可以反映出渗滤液的可生化性,从而间接反映出填埋垃圾所处的降解阶段,是判断填埋垃圾降解阶段的重要定量指标.  相似文献   
77.
阐述了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监督的重要性及加强质量监督的组织保证、制度建设、工作程序和如何发挥监督作用的思考,以期改善忽视质量监督的局面,进一步提高监测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78.
采用硝酸-高氯酸微波消解水样,在盐酸介质中以硫脲-抗坏血酸处理样品,以硼氰化钾的氢氧化钠溶液为还原剂,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生活污水中的痕量砷.方法检出限<0.02μg/L,精密度0.14%,加标回收率92%~108%,操作简单,结果准确,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79.
浅议四级环境监测站监测质量保证问题徐衍忠,王均乐(山东省五莲县环保监测站262300)环境监测质量保证是及时、准确地取得监测数据,预测环境变化趋势,有效地为环境管理工作服务的重要措施。山东省五莲县环保监测站从1989年开始、试行在水质监测中开展质量保...  相似文献   
80.
新编《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中若干问题的管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编《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以下简称新标准)已颁布,付诸实施。我们认真领会和讨论了新标准的有关条文及其修订说明,业已在水质评价,地方排放标准编制和水体功能区划等实际工作中应用。初步的实践表明,新标准引进和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提出“高功能水域高标准保护、低功能水域低标准保护”的灵活战略思想、和“清水优先”的正确原则,为我国水质宏观管理提供了一条更为现实有效的路线。执行这一路线,有助于在我国当前国情下开创水污染防治和水质保护的新局面。但是,新标准执行中也暴露了一些矛盾,有的可能是我们在理解上的不全面,需要得到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