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82篇
安全科学   15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11篇
综合类   168篇
基础理论   42篇
污染及防治   37篇
评价与监测   23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51.
为掌握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 L.)连作年限对菊芋生长及土壤环境的影响程度,促进今后菊芋种植模式合理发展,在大田条件下,利用莱州湾南京农业大学山东莱州“863”中试基地长期菊芋连作定位试验,系统研究了不同菊芋连作年限对菊芋生长、菊芋品质及菊芋种植地土壤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连作年限的延长,菊芋生长受到抑制,菊芋块茎产量连作5年后开始下降,连作5 a比种植1 a降低8%,连作7 a降低27%;菊芋块茎蛋白质含量随着连作年限的延长而增加,连作7 a蛋白质含量为17.15mg×g-1,高于种植1 a 102%,而还原糖与纤维素含量呈先增加而后降低的趋势;菊芋连作严重影响土壤微生物种群结构组成,随着连作年限的延长细菌与放线菌呈先增加而后降低的趋势,而真菌含量在连作年限内一直呈增加态势,连作7 a土壤真菌含量比种植1 a增加325%;土壤脲酶、脱氢酶、(酸、碱性)磷酸酶、淀粉酶与蛋白酶活性随着菊芋种植地连作年限的延长呈先增加而后降低的趋势,而过氧化氢酶活性则表现为先降低而后上升的态势。菊芋连作4~5a对其生长土及壤环境已产生了消极的作用,连作6~7 a使连作障碍明显加重。  相似文献   
52.
开封市幼儿园土壤重金属生物活性及潜在生态风险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侯千  马建华  王晓云  段海静 《环境科学》2011,32(6):1764-1771
在开封市城区27个幼儿园采集土壤表层样品,采用Tessier法提取并用F-AAS法测定不同化学形态的Pb、Zn、Ni、Cu和Cr含量,在计算重金属迁移系数(MF)和生态风险指数(RI)的基础上,对重金属化学形态分布、迁移能力、生物活性和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城区幼儿园土壤Zn、Cu、Cr、Pb和Ni的平均含...  相似文献   
53.
本文从环糊精对有机污染物的增溶作用:环糊精用于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的富集和去除;环糊精对有机污染物降解过程的影响;环糊精衍生物去除土壤中的重金属;环糊精对污染物生物活性的影响等几个方面讨论了环糊精在环境科学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54.
湿地植物芦苇和香蒲根际微生物特性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在人工湿地系统中 ,微生物是系统中有机污染物和氮分解去除的主要执行者 ,植物根系及其分泌物使人工湿地系统中的微生物数量显著增加。本文研究了湿地植物芦苇和香蒲根际微生物的数量、活性等特性 ,结果表明芦苇和香蒲具有明显的根际效应 ,根际微生物活性高于非根际的微生物活性 ,芦苇根际比香蒲更适合亚硝酸细菌的生长  相似文献   
55.
《环境化学》2021,40(9):2605-2616
  相似文献   
56.
湿地生态系统对全球碳平衡和气候变化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水位波动将影响湿地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导致温室气体通量变化,为了明确湿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通量以及土壤微生物活性对水位梯度的生态响应,通过野外盆栽培养试验,设T1:-5 cm,T2:0 cm,T3:5 cm,T4:10 cm 4种水位梯度,T1和T2模拟湿地非淹水的水分状况,T3和T4模拟淹水状况,研究了不同水位梯度下小叶章(Calamagrostis angustifolia)湿地CO2、CH4通量、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及土壤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水位条件下,小叶章湿地系统CO2和CH4通量差异较大,-5 cm水位时小叶章湿地CO2通量为(643.35±61.89) mg·m-2·h -1,随着水位增加,CO2通量依次降低6.9%、12.1%、40.0%,且水位升高到10 cm时,小叶章湿地CO2排放量显著降低(P<0.05);而CH4通量则随水位增加呈显著增加趋势,通量变化为(1.52±0.12)~(5.34±0.61) mg·m-2·h-1;水位对微生物活性影响显著,非淹水条件下小叶章湿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以及土壤蔗糖酶、淀粉酶活性高于淹水土壤,且随着淹水位增加,微生物活性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57.
由于发光细菌的在线毒性监测技术受到了细菌生物活性稳定性保持问题的制约,探索一种脱脂牛奶菌悬液冷藏复苏方法,以提高发光细菌活性的保持时间。比较了明亮发光杆菌新鲜菌液冷藏、冻干粉菌悬液冷藏和脱脂牛奶菌悬液冷藏对发光细菌生物活性的影响,同时,比较了不同渗透压调节液对菌悬液急性毒性测试的灵敏度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25%的脱脂牛奶可提高发光细菌生物活性的稳定性,菌悬液冷藏7d后复苏,相对发光率仍可达92%。2%NaCl和10%蔗糖为渗透压调节液时,冷藏至第7天的发光细菌脱脂牛奶菌悬液对重金属毒性测试的灵敏度,与新鲜菌液基本相同,但添加蔗糖降低了其对有机物的测试灵敏度。利用发光细菌脱脂牛奶冷藏菌悬液对Zn~(2+)进行连续7d的毒性测试,EC_(50)的变异系数小于15%,结果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58.
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investigate the in vivo effects of benzo[a]pyrene (BaP) on hepatic ethoxyresorufin-O-deethylase (EROD) activity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cytochrome P4501A (CYP1A) protein levels in Sebastiscus marmoratus, which were exposed through a water column to BaP (10, 100, 1000 ng/L, respectively) or were treated with 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s of BaP (0.5, 1, 5, 10 mg/kg, respectively) every 7 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fter 25 d of waterborne exposure to 1000 ng/L BaP, fish hepatic CYP1A levels and EROD activity were significantly induced. In contrast, EROD activity was not altered 7 d after second 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s, whereas, CYP1A protein levels were increased. Dose-dependent increase of biliary BaP metabolites demonstrated that the catalytic activity of CYP1A was induced by treatment with BaP. The lowest observable effect concentration with regard to biliary BaP metabolites (100 ng/L) was much lower than that with reference to EROD activity (1000 ng/L).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biliary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 (PAH) metabolites were shown to better reflect the contamination gradients of PAHs than EROD activity. It appeared to be necessary to measure CYP1A protein levels to complement the EROD activity in relevant toxicological assessments.  相似文献   
59.
包埋固定化微生物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实验研究了PVA与海藻酸钠混合载体包埋固定化微生物系统降解有机物的过程,并对其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运行初期凝胶体有凝胶溶出现象,第一天凝胶有机物溶出高达2 173 mg,随后溶出量减少,7~8天溶出停止;同时发现包埋后的微生物活性有损伤和恢复的过程,损伤时相对活性为0.27经过恢复可达到0.85;另外,凝胶的粒径和比重等物理特性也随时间变化,最后趋于稳定。一年多运行实验发现包埋凝胶体的抗持久性也较好。这些特性的探讨将为工程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0.
新烟碱类农药呋虫胺对映体选择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生产中,呋虫胺以外消旋体的形式销售和使用,在进入生态环境后出现对映体选择性降解、吸收、代谢、排泄等.不区分对映体间差异的传统风险评估给呋虫胺的合理使用与生态安全带来了诸多隐患.研究指出S-呋虫胺既是高毒体也是高活体,其生态毒性为R-呋虫胺的13.9~145.9倍,但R-呋虫胺也表现出较高的杀虫活性,且作物中优先降解,开发高比例的R体农药有利于维持杀虫活性的同时降低对非靶生物和生态环境的负效应.本文旨在综述呋虫胺对映体选择性生物活性、生态毒性及环境行为研究进展,为其科学难题的解决提供新思路,也为其科学有效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