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02篇
  免费   886篇
  国内免费   3539篇
安全科学   577篇
废物处理   371篇
环保管理   985篇
综合类   8522篇
基础理论   1629篇
污染及防治   1799篇
评价与监测   273篇
社会与环境   125篇
灾害及防治   46篇
  2024年   117篇
  2023年   309篇
  2022年   343篇
  2021年   527篇
  2020年   410篇
  2019年   432篇
  2018年   256篇
  2017年   307篇
  2016年   365篇
  2015年   499篇
  2014年   802篇
  2013年   570篇
  2012年   677篇
  2011年   731篇
  2010年   672篇
  2009年   692篇
  2008年   699篇
  2007年   773篇
  2006年   706篇
  2005年   618篇
  2004年   599篇
  2003年   585篇
  2002年   435篇
  2001年   348篇
  2000年   310篇
  1999年   257篇
  1998年   245篇
  1997年   165篇
  1996年   170篇
  1995年   185篇
  1994年   133篇
  1993年   97篇
  1992年   102篇
  1991年   66篇
  1990年   59篇
  1989年   5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弧独年代     
冬梅 《环境》2001,(1):34-35
与人类关系最近的物种之一——中非山猩猩,在猿类中躯体最大,数量最少。目前,中非山猩猩仅余几百只。如果某天中非山猩猩灭绝(这在未来20年极易成为现实),它将成为世界各地媒体的标题新闻,人们将痛苦地埋怨那些应该做却没有做的事情。人类总是擅长于报道珍稀物种的消亡,因为人类以往很多次都不  相似文献   
22.
沟渠式生物接触氧化法对有机物和氨氮的去除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接触氧化工艺是目前较为成熟的水质净化技术,国内外在河流水质净化、水体修复中都有较多的研究和应用.在实验室采用沟渠式生物接触氧化组合系统处理模拟村庄面源污水,较好地去除了有机物并实现氨氮转化.结果表明,当进水COD为130~290mg/L、氨氮为30~40mg/L、水力负荷为0.19~0.24m3/(m2·d)的条件下,该系统稳定运行11周,COD和氨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85%和79%.  相似文献   
23.
生物絮凝剂MBFGA1预处理乳制品加工废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生物絮凝剂MBFGA1预处理乳制品加工废水(简称废水)。实验结果表明,废水处理的水力条件为:以150r/min的转速搅拌30S,再以30r/min的转速搅拌20min;MBFGA1的最佳加入量为15mg/L;废水pH为4.0时,MBFGA1对废水的絮凝处理效果最好;废水温度对浊度、COD去除率有一定的影响,在20~45℃时,废水浊度的去除率始终保持在85%以上;30℃时,COD去除率达到最大值65.0%。  相似文献   
24.
采用生物制剂(BS7酶)洗涤法处理冀东油田作业井场固体废弃物,研究了该处理方法中制剂投加量、搅拌时间、固液比和洗涤次数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得到了最佳洗涤条件。并对其设备投资、处理综合成本等进行了经济效益分析。为冀东油田作业井场含油固体废弃物工业化处理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5.
《沿海环境》2002,(9):25-26
  相似文献   
26.
水解酸化—接触氧化—混凝气浮工艺处理高浓度漂染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水解酸化-接触氧化-混凝气浮工艺在处理高浓度漂染废水中的工程应用。结果表明,漂染废水经该工艺处理后CODCr去除率为95%,色度去除率为90%。该工艺具有占地面积小,脱色效果好,处理效率高等特点,能广泛应用于纺织漂染废水的实际工程中。  相似文献   
27.
28.
本文根据酶动力学及质量作用定律首次导出了一个新的生物化学动力学方程。该新方程经不同条件的限制可简化为7种近似方程,其中不仅包括一相说的米-门方程及两个说的埃肯费尔德方程,也包括了麦金尼方程。经典的米-门方程有相当大的片面性,面新方程即是对米-门方程的扩充,也是对废水生物处理理论中一相说与两相说的统一。  相似文献   
29.
浮桥河水库浮游植物的多样性及其演变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1997年4月至1998年1月对浮桥河水库浮游植物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水库常见浮游植物约189种,隶属于8门92属,其中硅藻门25属64种,绿藻门39属79种,蓝藻门17属30种,甲藻门、隐藻门、裸藻门、黄藻门及金藻门种类较少。其个体密度年平均为44.9×104ind/L;生物量年平均为6.439mg/L,其中蓝藻占33.37%,硅藻和绿藻分别占20.68%和20.16%,甲藻占16.31%。浮游植物现存量的季节变化表现为从春季开始平稳上升,至秋季达到最大值。蓝藻、硅藻、绿藻等主要种类的季节变化按生物量大小依次为:秋季夏季春季冬季。浮游植物现存量的水平分布为上游最高,中游次之,下游最低,库汊低于中游而略高于下游。群落的相似性表现为上、中游相近,下游和库汊相近。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根据计算Shannon-Weiner指数为上游最大,其次为中游,下游再次,库汊最低。与1980年的调查结果相比较,浮桥河水库浮游植物种类小型化明显,生物量增加2.5倍。  相似文献   
30.
土壤允许流失量的确定是一个非常复杂而又必须解决的问题,它关系到水土保持措施的布设和土壤的可持续利用。然而,发育在不同母质上的土壤,其土壤的最大允许流失量差异很大,确定这一值的依据也各不相同。在岩成土壤地区,母岩风化剥蚀速率的大小直接影响土壤的发育。是确定土壤允许流失量、分析人类加速水土流失的重要依据之一。选长江三峡黄陵背斜段风化花岗岩土壤为研究对象,根据剥蚀沉积相关原理,通过恢复古地理环境及时代,计算出新生代以来本区花岗岩的平均风化剥蚀速率为16.97mm/ka.最大剥蚀速率为49.56。又根据区内太平溪流域的泥沙资料,算出了当地现代的剥蚀速率,多年平均为297.7mm/ka,最小值为31.5mm/ka,而水利部颁布的当地土壤允许流失量为200t/km^2,a,折合为76.9mm/ka,二者相差近1.5—4.5倍。基于此。提出了确定土壤允许流失量必须参考母岩风化剥蚀速率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