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4篇
  免费   136篇
  国内免费   287篇
安全科学   57篇
废物处理   48篇
环保管理   62篇
综合类   618篇
基础理论   98篇
污染及防治   164篇
评价与监测   15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98 毫秒
991.
以钠基膨润土为催化剂载体,Zn(NO_3)_2为锌源,硫酸和炭粉为改性剂,采用膨润土-Zn(NO_3)_2溶液混合法制备了多孔Zn O/膨润土臭氧催化剂,通过对酸性大红模拟染料溶液臭氧进行催化降解实验,考察了H2SO4质量分数、加炭质量分数、Zn(NO_3)_2浓度和焙烧温度等因素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并通过XRD、BET技术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H_2SO_4质量分数为10%、加炭质量分数为6%、Zn(NO_3)_2溶液浓度为1.0 mol/L和焙烧温度为500℃,对染料的降解率最大可达94.56%。  相似文献   
992.
目的设计一种带有隔离垫片的电偶腐蚀模型,进行隔离效果的检测。方法选择管路密封垫片、无纺布和密封胶泥等三种材料作为隔离垫片,进行电偶电流、电偶电压和电化学交流阻抗等电化学方法的监测。结果密封胶泥的电偶电流最小,电化学阻抗一直较高;无纺布容易被溶液润湿,电偶电流最大,但它的干态绝缘电阻最高。结论所设计的电偶腐蚀模型具有可行性,不同电化学方法的结果相对应,保证了结果的可信程度。材料的隔离效果与介质的润湿程度相关,与其干态绝缘电阻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993.
目的研究西沙海洋环境下30CrMnSiA合金钢三种(C1,C2,C3)涂层体系的耐腐蚀性能。方法在西沙海域环境开展30CrMnSiA合金钢三种涂层的自然暴晒实验,暴晒实验时间为3年,分别通过测试光泽度、色差、电化学阻抗值等手段检测腐蚀状况来研究腐蚀特点。结果三种涂层的光泽度和色差随着时间的增长逐渐减少,暴晒后三种涂层的光泽度和色差相差不大,但三种涂层检测的电化学阻抗值相差很大,且C1涂层阻抗值明显大于C2和C3涂层。结论 C1涂层体系相较于C2和C3两种涂层体系有更高的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究自行设计研究锚固结构电化学模型的可行性。方法针对通用电解池存在的缺点,自行设计电解池,模拟岩土工程中锚固结构综合受应力腐蚀和电化学腐蚀的环境,使锚固结构沉浸在1.0%Na Cl溶液中进行腐蚀,并通过电化学方法进行检测,通过比较设计电解池与实验室电解池的测试结果,验证设计电解池的可行性。结果实验室模型和设计模型的实验结果相似性很高。结论所设计的电化学模型能够很好地研究锚固结构在综合因素作用下的腐蚀规律,装置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95.
目的基于电化学噪声技术搭建了Q235碳钢腐蚀行为监测系统,对海洋大气环境下Q235碳钢的腐蚀过程进行监测。方法采用时域谱图、频域谱图方法对采集的电化学噪声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0.5~2.0 h(晴天),电流噪声幅值较小,时域谱图出现少数暂态峰,频域谱图无白噪声区,电极处于钝化期;46~47.5 h(降雨),电流噪声波动变大,谱图出现大量暂态峰,PSD的斜率快速下降,电极表面出现蚀点,电极处于稳态点蚀期。结论该监测系统很好地实现了对海洋大气下Q235碳钢腐蚀行为的连续监测。  相似文献   
996.
为了能快速促进涂层失效,准确评价涂层耐蚀性能,介绍了AC-DC-AC电化学加速试验方法这种非传统的加速试验方法,回顾了AC-DC-AC电化学加速试验方法的研究历史和现状,分析了它的理论基础,讨论了该方法能加速涂层失效的机理以及试验方法中的三个关键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对AC-DC-AC电化学加速试验方法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7.
Pd/C气体扩散电极用于电化学降解五氯酚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王辉  王建龙 《环境科学》2009,30(2):600-605
采用氢气还原法制备出Pd/C催化剂,利用循环伏安曲线(CV)对氧在Pd/C催化剂上的电化学还原行为进行了分析,并由催化剂制备成Pd/C气体扩散阴极,采用先通H2后通空气的方式在隔膜电解体系中对五氯酚钠进行降解,比较了不同电极体系下五氯酚钠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阴极室,Pd/C气体扩散电极通过外界曝气提供的O2在阴极还原产生H2O2,电解100 min后H2O2的稳定浓度达到9.8 mg/L.实验制备的Pd/C气体扩散阴极既对五氯酚钠具有还原脱氯作用(通入H2时),又促进O2还原生成H2O2(通入O2时),它对五氯酚钠的去除效果要好于不掺杂Pd的气体扩散阴极.反应120 min后,五氯酚钠平均转化率和脱氯率均超过80%,反应200 min后TOC平均去除率分别超过75%.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手段分析出五氯酚钠在阴极室还原脱氯的中间产物主要是苯酚,Pd/C气体扩散阴极利用电化学还原脱氯和阴阳极同时氧化相结合对氯酚类有机物的降解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98.
两种高级氧化法处理丙烯腈生产废水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以Ti/SnO2+金属铁为组合阳极的铁促双电极电化学氧化法和Fenton氧化法对丙烯腈生产废水进行了处理.对比了2种方法的处理效果,考察了诸多因子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及反应过程的规律.结果表明,在外加相同量H2O2条件下,铁促双电极氧化法的COD去除率比Fenton氧化法可提高约30%~35%,且可获得超过90%的色度去除率;但当H2O2初始剂量小于1700mg·L-1时Fenton试剂氧化法处理后的废水色度反而增加.外加H2O2剂量的增加强化了Fenton氧化过程,使2种方法COD去除率均随之增加.当外加H2O2初始浓度为2200mg·L-1、电压为4.0V、反应时间为180min时,双电极电化学氧化法的COD去除率达75%.2种氧化反应过程中,H2O2浓度下降速率很快,反应60min(电化学)和30min(Feuton)时几乎均被耗尽.铁阳极通电时间对铁促双电极电化学氧化法的COD去除率和电流效率影响显著.铁促双电极氧化法(外加H2O2)对丙烯腈生产废水处理效果明显优于Fenton+铁促双电极氧化法(无外加H2O2),表明前者在有机废水处理领域有较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999.
传统的以提高浓缩倍数为核心的循环冷却水系统的节水措施是投加化学药剂,通过投加种类繁多的化学药剂达到缓蚀阻垢和杀菌灭藻的目的;本文通过分析这种模式实际运行中所存在的弊端,提出应用电化学技术达到稳定循环冷却水系统水质的优越性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00.
阴极极化对人为破损907A涂层钢腐蚀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改性厚浆环氧防锈漆作为涂层材料,研究了不同破损率的涂层对907A钢腐蚀特性及阴极保护效果的影响,测定了不同涂层破损率的907A钢在天然海水中的电化学阻抗谱和极化电流。结果表明,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在自腐蚀电位下,2种试样基体的腐蚀程度都不断地加剧。在-0.85 V(vs.SCE)极化电位下,破损率为1%的试样,阴极极化对破损处涂层的破坏作用大于对钢基体的保护作用,未达到预期保护效果;对于破损率为5%的试样,由于涂层缺陷处基体上形成较厚的钙镁沉积层从而减缓了金属腐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