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98篇 |
免费 | 141篇 |
国内免费 | 337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265篇 |
废物处理 | 98篇 |
环保管理 | 153篇 |
综合类 | 800篇 |
基础理论 | 64篇 |
污染及防治 | 247篇 |
评价与监测 | 23篇 |
社会与环境 | 4篇 |
灾害及防治 | 2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0篇 |
2023年 | 65篇 |
2022年 | 58篇 |
2021年 | 79篇 |
2020年 | 57篇 |
2019年 | 58篇 |
2018年 | 44篇 |
2017年 | 49篇 |
2016年 | 66篇 |
2015年 | 78篇 |
2014年 | 105篇 |
2013年 | 62篇 |
2012年 | 111篇 |
2011年 | 81篇 |
2010年 | 81篇 |
2009年 | 63篇 |
2008年 | 84篇 |
2007年 | 59篇 |
2006年 | 66篇 |
2005年 | 52篇 |
2004年 | 47篇 |
2003年 | 41篇 |
2002年 | 38篇 |
2001年 | 27篇 |
2000年 | 21篇 |
1999年 | 21篇 |
1998年 | 18篇 |
1997年 | 21篇 |
1996年 | 20篇 |
1995年 | 11篇 |
1994年 | 15篇 |
1993年 | 16篇 |
1992年 | 10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15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解决西部某气田井场分离器液相出口管线法兰严重腐蚀问题。方法 通过宏观形貌观察、无损检测、化学成分分析、金相组织分析、力学性能测试、腐蚀区域微观形貌观察、腐蚀产物物相分析以及腐蚀电化学实验的方法,分析该法兰发生腐蚀的原因。结果 A105制法兰与316L制密封圈存在较强的电偶腐蚀倾向。结论 电偶腐蚀是导致法兰面严重腐蚀的主要原因,另外,液相管线停用前放空不彻底,法兰底部存在积液,导致气液界面位置叠加发生水线腐蚀。根据法兰腐蚀原因提出了针对性的防腐建议。 相似文献
12.
13.
利用玉米浸泡液产电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以玉米淀粉生产过程中的浸泡液(玉米浸泡液)作为接种液和基质,利用“三合一”膜电极的单室空气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进行试验,采用在线监测电压和废水分析方法对产电功率和化学需氧量(COD)、氨氮进行测定,探讨高COD、高氨氮有机废水产电及废水处理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经过94 d(1个周期)的连续运行(固定外电阻为1 000 Ω),17 d时输出电压达到最大(525.0 mV),稳定期最大输出功率可达169.6 mW/m2,此时电池相应的电流密度为440.2 mA/m2,内阻约为350 Ω,开路电压619.5 mV;但燃料电池电子利用效率较低(库仑效率为1.6%);1个周期结束时浸泡液的COD去除率达到51.6%,氨氮去除率25.8%.本试验利用玉米浸泡液成功获得电能,同时对浸泡液有效地进行了处理,为其资源化利用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低温条件下絮体破碎再絮凝去除水中颗粒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了解低温条件下絮体的形成/破碎/再絮凝过程在适当条件下对絮凝去除水中颗粒物的强化效果,采用PDA2000透光率脉动检测仪对絮凝破碎再絮凝过程进行了在线监测.研究结果表明,当电中和机理占主导作用时(混凝剂投加量小于0.1 mmol·L-1),絮体破碎后能重新絮凝,絮体大小能恢复到破碎之前;而当网捕卷扫机理占主导作用时(混凝剂投加量大于0.2 mmol·L-1),絮体的恢复情况不如电中和条件,再絮凝能力降低.投加适量的腐殖酸会增加絮体破碎前后的分形维数,但过量的腐殖酸则会降低破碎前后絮体的分形维数.絮体破碎再絮凝后其分形维数比破碎前高.腐殖酸的投加量并不会明显影响絮凝和破碎后再絮凝的FI指数.电中和絮体破碎前初始絮凝时间越长破碎后沉后水浊度越低,破碎后其浊度会比破碎前显著减小.较低投量的铝盐就能使得沉后水浊度降到很低,因此可以降低混凝剂投量而达到更好的水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5.
文章简述了高温超净电袋复合除尘器的技术原理及特点,并重点介绍了山东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皂化废碱液焚烧炉静电除尘器技术改造采用高温超净电袋复合除尘器的工程案例,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改造后除尘器出口排放浓度小于5mg/Nm3,达到超低排放要求。该项目的成功应用,为皂化废碱液焚烧炉尾气实现超低排放提供了全新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6.
用活性炭、酚醛树脂和乌洛托品制备了活性炭电极。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分析了电极的表面性质,发现电极表面的黏结剂可完全碳化,且活性炭上带有大量含氧官能团;利用电化学工作站采用循环伏安法对电极进行了测试,表明电吸附是一稳定而又可逆的过程,电极电流的最大值由碳化前的0.019 8A升至碳化后的0.042 7A,双电层电容提高到碳化前的2.16倍;对NaCl的电吸附实验表明碳化后电极的电吸附率是碳化前的1.59倍,活性炭的吸附容量也由1.14mg/g提高到3.29mg/g,且活性炭电极具有良好的重复利用性。 相似文献
17.
电絮凝-H2O2氧化法处理邻苯二甲酸二甲酯废水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絮凝—H2O2氧化法处理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废水,利用多种分析手段对处理过程进行跟踪。实验结果表明整个处理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当反应时间为0~8h时,以电Fenton氧化反应为主,产生的羟基自由基有效地降解了反应液中的DMP;当反应8h后,以絮凝作用和气浮作用为主。在氧化过程中,DMP中的甲基先被氧化生成邻苯二甲酸,苯环被开环并生成链状低级烃类,最后这些有机小分子几乎完全被矿化为CO2和H2O。 相似文献
18.
现年28岁的四川省泸县太伏镇双石村农民向春曾在广东、贵州等地打工,有了部分积蓄.回到老家后发现从事驾驶工作赚钱容易,于是在驾校学习驾驶,取得驾驶资格后购买了一辆中型货车从事营运,汽车挂靠在泸县七星庵汽车队。 相似文献
19.
20.
少数驾驶员适度饮酒后安全驾驶能力不降反升和不同人对酒精作用存在个体差异的事实表明:利用血液酒精浓度(BAC)判定酒后驾车行为的技术方案存在不足。为探索新型量化参数,结合酒后状态诱发试验和模拟驾驶测试,测取12位驾驶员不同程度饮酒后的脑电(EEG)和规范化交通事故倾向指标。结果发现:随着饮酒量的增加,驾驶员左额叶区EEG的瞬时复杂度和长时周期度都增加。结合模糊熵算法构造并计算EEG特征参数。相关性分析表明:在驾驶员从未饮酒到重度饮酒的过程中,其左额叶区EEG模糊熵和规范化事故倾向指标间的平均相关系数为0.76,二者正相关。因此,根据该模糊熵变化能判断其酒后安全驾驶能力的变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