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3篇
安全科学   20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60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灾害及防治   2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51.
河源地电台在地电资料观测过程中发现:从1997年1月下旬至1997年12月上旬,第3道(N80°W)观测到了五次长时间、连续、大幅度的均方差异常现象(图1),在每次异常结束附近或较显著转折处均有3.0级以上本区地震发生,这种现象在目前国内外地电的相关报道中尚属少见[1],由图1也可以看出,在每次均方差异常期间相应的自然电位及地电阻率呈锯齿状变化;震级的大小与均方差异常的幅度及延续时间有一定的关系。本文试图对这一现象作一些分析探讨,并从实地调查的结果进一步说明了其发生的可能机理,对相关现象提出了一些讨论。  相似文献   
52.
北京数字化地电阻率干扰识别与异常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整理分析了北京地区数字化地电阻率观测数据中的各种干扰因素,并研究了北京及邻近地区4级以上地震前数字化地电阻率的短临异常特征。为利用数字化地电阻率数据及时识别干扰,准确捕捉地震短临异常信息提供了可借鉴的实例。  相似文献   
53.
榆树地震台地电改造及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分析了榆树地震台地电观测中存在的干扰因素——风扰、线路漏电等,以此说明改造的必要性;介绍了地电改造过程和技术环节;通过改造前后观测数据的对比分析,对改造的效果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54.
本文通过三个典型的实测案例,探讨高密度电阻率法在隐伏断裂探测中的分析与应用;通过工程场地地质剖面的分析,对隐伏断裂的判定与异常的排除、以及它们不同的电性特征和解释方法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55.
简述了当前静力触探的现状与发展。介绍了国际最新研制的RCPTU(电阻率孔压静力触探)探头和多功能静力触探技术在污染场地评价、地下水污染和垃圾填埋场地下水位高度评估等环境领域的应用及工程实例。指出了多功能静力触探测试技术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6.
地震前兆是指地震前出现的与该地震孕育和发生相关联的现象。地震是地壳运动中岩石应力应变不断积累、增加,当其超过岩石破裂强度时所发生的岩体突然破裂。所以,地震的孕育总是伴随有一个应力应变长时期积累的过程,当这个过程中应力强度增长到接近岩石破裂强度时,岩石中出现小的破裂,且其数量和长度随应力的增长而增大,并因此而导致岩石体积变形,于是在地表就能观测到地壳形变。例如,1966年邢台地震前,震区内某水准点的高程变化有明显的震前异常,从1964年底开始,一反其历年来长趋势下降的常态,而以每年100毫米的速度急剧上升,至震前又转为  相似文献   
57.
为探究交流电阻率法监测紫色土锌污染环境的可行性,文章选取了万州长江周边农田典型紫色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含水量、干密度、锌含量等因素对紫色土交流电阻率的影响,建立了紫色土受锌污染影响的交流电阻率测试模型。研究表明:测试电流频率选择高频时,交流电阻率稳定,而在低频范围内,则变化较大;交流电阻率对含水量敏感;环境质量标准关注范围内,交流电阻率受锌含量的影响随含量增大而减小;基于电阻率测试模型,获取紫色土的有关密度、含水量、交流电阻率,便可预测锌含量。  相似文献   
58.
重金属污染场地电阻率法探测数值模拟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玉玲  能昌信  王彦文  董路 《环境科学》2013,34(5):1908-1914
为了分析重金属污染场地的电阻率法探测效果,建立典型污染场地的电阻率模型,采用有限元法对电阻率法探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电阻率法探测的典型装置———温纳装置对于不同污染程度和污染区域的探测效果.模拟结果表明,电法装置的探测效果受到污染程度和污染区域埋深的影响,污染程度越严重,探测得到的低阻异常越明显,污染区域越容易识别;反之,污染程度较轻时(污染土壤与背景土壤电阻率比值大于60%),温纳装置探测无法得到明显的低阻异常,不利于污染区域判断;污染区域越靠近地表,则越容易被检测出,污染区域埋深较深时,视电阻率断面图异常不明显,不易污染区域判断.实际场地电阻率法探测结果也表明,电阻率法能够正确检测出污染相对严重的区域.  相似文献   
59.
提出了将Sobel边缘检测算子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CNN)算法结合的方法(E-ConvNet),用于污染场地的ERT反演过程.通过Sobel算子提取污染区域视电阻率数据的边缘特征作为CNN的先验信息,提高E-ConvNet的计算效率及识别精度.在5种理论模型(单异常体、双异常体及含双异常体的层状结构)和现场实例上测试了E-ConvNet算法的性能,并与最小二乘算法(LS)比较.测试结果表明:E-ConvNet能够准确识别污染处的面积、位置及阻值,其识别精度和计算效率均优于LS.E-ConvNet的单异常识别准确率为81.8%~84.9%,而LS则仅为9.6%~36.2%;多异常识别准确率为68.6%~84.4%,LS仅为2.8%~27.6%;E-ConvNet用时约为112~190ms,LS耗时为6000~7000ms.因此,在污染场地调查工作中,E-ConvNet能够准确高效地反演出污染区域的位置及范围,为开展后续评估/修复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0.
近年来,电阻率成像法(Electrical Resistivity Tomography,ERT)在土壤水分场监测方面受到广泛关注。为解决ERT测量结果难以直接表达土壤含水量的问题,以董志塬固沟保塬工程相关的五个试验点为研究对象,对每个试验点进行了ERT测量和土壤水分实时点位观测,建立了ERT测量的土壤电阻率与电容式水分传感器测量的土壤体积含水量之间的单变量函数模型。结果表明:幂函数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土壤电阻率与体积含水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此外,研究发现土壤含水量的实测值与估算值之间表现出极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指示估算的土壤含水量有较高的准确性;同时发现当土壤含水量低于22%时,估算的含水量大于实测含水量;高于22%时,估算的含水量小于实测含水量。利用ERT测量的土壤电阻率,进行幂函数转换后形成二维土壤含水量信息,在董志塬固沟保塬二维土壤水分场监测中具有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