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83篇 |
免费 | 205篇 |
国内免费 | 584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348篇 |
废物处理 | 120篇 |
环保管理 | 127篇 |
综合类 | 1220篇 |
基础理论 | 240篇 |
污染及防治 | 342篇 |
评价与监测 | 42篇 |
社会与环境 | 41篇 |
灾害及防治 | 19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9篇 |
2023年 | 77篇 |
2022年 | 88篇 |
2021年 | 92篇 |
2020年 | 68篇 |
2019年 | 80篇 |
2018年 | 74篇 |
2017年 | 55篇 |
2016年 | 75篇 |
2015年 | 84篇 |
2014年 | 146篇 |
2013年 | 113篇 |
2012年 | 127篇 |
2011年 | 140篇 |
2010年 | 106篇 |
2009年 | 122篇 |
2008年 | 143篇 |
2007年 | 166篇 |
2006年 | 138篇 |
2005年 | 149篇 |
2004年 | 108篇 |
2003年 | 98篇 |
2002年 | 59篇 |
2001年 | 49篇 |
2000年 | 45篇 |
1999年 | 50篇 |
1998年 | 39篇 |
1997年 | 29篇 |
1996年 | 35篇 |
1995年 | 33篇 |
1994年 | 16篇 |
1993年 | 18篇 |
1992年 | 11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6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本文对泉州市区域地壳结构、地质构造、构造应力场和地震活动性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泉州市在第四纪中更新世之前位于环太平洋中、新生代构造-岩浆活动带中,地壳运动频繁而又强烈,地质构造复杂;现代处于菲律宾海板块对欧亚板块挤压形成的"台湾动力触角"影响区,但区内的断裂不具全新世活动性,新构造运动不强烈,有史以来未见≥5.0级地震记载,属于地壳相对稳定区,未来遭遇6.0级地震的危险性不大,其地震破坏性影响主要来自周边孕震区,特别是东部海域,与"台湾动力触角"的作用和滨海断裂带的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82.
不同地域天然伊利石表面酸碱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利用电位滴定技术和恒定容量表面络合模式表征不同来源天然伊利石的表面酸碱性质。鉴于固体基质在酸量滴定过程中发生溶解,相应的滴定上清液被视为体系空白。考虑到水解铝、硅酸和伊利石表面活性位之间的表面络合或沉淀反应,提出两种表面质子反应模型。对其中的特例,还考虑了表面离子交换反应。模拟程序的拟合结果显示两种模型对水解伊利石体系的滴定行为均可获得满意的描述。相的的表面固有酸度常数表明样品的酸碱性质之间存在一些共性。 相似文献
83.
Muhlbauer评分法在输油管道风险评价中的应用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其它运输方式相比,管道运输在正常运行情况下,其环境污染小。但是,产生事故后其环境风险大。本文利用Muhlbauer评分法对天津-北京航空煤油输送管道进行了风险评价,经过模拟计算后,定量分析了该输油管道的相对风险数,并提出了提高管道运行安全性的措施。评价结果表明:该管道的相对风险数为59,存在一定风险,但风险可接受。相对风险数中可变因素占66.5%,在不增加项目基建投资基础上,通过加强管理等措施,可提高可变因素的指数分值和相对风险数,使管道安全性能提高16.1%。 相似文献
84.
为了解决废弃螯合吸附树脂堆积对环境造成污染,在参考了原树脂合成路线的基础上,设计出了资源化处理该树脂的方法。在二乙胺溶剂中,以废偕胺肟型螯合树脂为原料,加入羟胺试剂,使废树脂发生偕胺肟化反应改性为偕胺肟基聚丙烯腈-二乙烯基苯,实现了废树脂的再生。探讨了废螯合树脂改性工艺及吸附性能,在实验中单因素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二乙胺浓度、盐酸羟胺浓度以及NaOH浓度等因素对偕胺肟化反应效率的影响,同时对树脂及二乙胺溶液进行循环使用。结果表明,二乙胺浓度为70%,盐酸羟胺浓度为1.2mol/L,NaOH浓度为2mol/L,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2h时达到最佳再生综合效能。以Cu(Ⅱ)离子进行吸附效率测试,有效地恢复该种树脂的吸附能力的90%。树脂循环使用四次之后,吸附效率仍能达到60%。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螯合树脂表征表明,腈基转化成了偕胺肟基团。在废树脂再生的反应过程中,二乙胺溶剂表现为激活剂的作用。 相似文献
85.
相对速率法测氯原子与一系列低碳醇的反应速率常数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在 2 92± 1K温度和 1 0 1× 10 5Pa压力下 ,以丙烷为参照物 ,采用相对速率方法测定了一系列醇与氯原子在气相中的反应速率常数 ,这些醇与氯的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 (单位 :10 7m3·mol-1·s-1) :甲醇k1=3 2 9,乙醇k2 =6 14,正丙醇k3=8 97,异丙醇k4 =4 0 0 ,正丁醇k5=11 7,异丁醇k6=12 5 ,叔丁醇k7=2 0 5 ,正戊醇k8=15 8,异戊醇k9=12 3 相似文献
86.
87.
在电子活度 (pε)和 pH优势区域图上 ,建立了包括氯酸根、二氧化氯、亚氯酸、亚氯酸根、次氯酸、次氯酸根、氯气和氯离子的氯体系多元平衡模式 ;发现二氧化氯在极强酸度和高电子活度区域稳定存在 ,水溶性二氧化氯则不稳定 .同时 ,根据反应自由能变化 ,提出了摩尔电子驱动力的概念 ,借助它分析了二氧化氯在水溶液中的歧化趋势 ,结果表明 ,二氧化氯在碱性溶液中的歧化反应远比在酸性溶液中进行得快 ,在全 pH范围内 ,二氧化氯表现出趋于强酸环境而保持自身稳定的趋势 ,与由pε- pH优势区域图所确立的二氧化氯稳定区定位相一致 ,从而验证了二氧化氯稳定存在区域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8.
湿法烟道气脱硫脱硝反应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发展的同时脱硫脱硝方法,是借助于氧化不容易溶解的NO到容易溶解的NO_2,或者利用水溶性亚铁螯合物作为一种催化剂加速NO的吸收,也就是亚铁螯合物能够与NO形成一个络合物而促进NO的吸收。或者应用水溶液中NO_x被溶解的SO_2还原形成N_2,N_2O或还原到氮化物如NOH(SO_3~(2-)_2、 NH_2SO_3~-和NH_4~+而除去,而SO_2被氧化生成硫酸盐。本文综述了湿法烟道气脱硫脱硝反应动力学和机理以及一些中间化合物形成与消失的过程。 相似文献
89.
比色法测定化学需氧量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瑞兰 《甘肃环境研究与监测》2003,16(B09):85-86
456型COD反应器和DR/20lO型分光光度计测定COD,操作简单,工作效率高。本法有良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克服了铬酸钾法受回流装置的限制,每次只能同时测定几个样品的缺点.经对照实验,2种分析方法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相似文献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