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4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100篇
安全科学   80篇
废物处理   45篇
环保管理   28篇
综合类   252篇
基础理论   12篇
污染及防治   65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2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1.
以煤矸石酸浸液为原料,经过钛掺杂、聚合、熟化和浓缩干燥等过程,制备了高效无机高分子混凝剂聚合氯化铝铁钛(PTAFC).分别考察了钛投加量、pH、聚合温度、聚合时间对PTAFC混凝性能的影响,同时研究了PTAFC对城镇污水处理厂二沉池出水浊度、COD、总磷和氨氮的去除效果,并与聚合氯化铝铁(PAFC)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92.
针对目前航天器导电滑环热真空试验时可凝挥发物VCM抑制的控制需求,根据低温吸附原理,在传统热真空设备温度控制系统基础上,加装独立控温功能的低温冷屏,并开展VCM吸附能力验证试验,对比分析改造前后微量可凝挥发物总量,改造后真空容器内的VCM量减少约1_~2个数量级,说明冷屏对污染物有良好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93.
以电镀污泥氨浸渣为研究对象,采用钠化氧化焙烧方法,实现了铬物相的转化和回收。钠化氧化焙烧过程以Na_2CO_3作为钠化剂,掺量为20%(质量分数),在750℃下焙烧2.5h,铬的转化效果最佳。X射线光电子能谱结果表明,钠化氧化焙烧实现了氨浸渣中铬由非水溶态Cr(OH)_3向水溶态Na_2CrO_4的有效转变。在室温条件下水浸,固液比1g∶10mL,浸出5min,铬浸出率可达到91.36%。热力学计算结果显示,Cr(OH)_3与O_2、Na_2CO_3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为负值,表明Cr(OH)_3易于生成Na_2CrO_4,Na_2CrO_4易溶于水,易于回收。  相似文献   
94.
为研究储氢材料Kβ-MgH2分解放气过程,在以10 ℃为步长,80~130 ℃区间内,48,120 h时间条件下,采用基于传感器压力变化计算被测物质分解放气量的动态真空安定性测试(DVST)方法,得到在上述条件下Kβ-MgH2分解过程中的压力变化、Kβ-MgH2的单位分解放气量和在不同研究温度下的分解放气规律,分析DVST测试时长的设置方法,验证Kβ-MgH2在时温等效系数为2.5时的时温等效特性。结果表明:在选定的测试条件下,Kβ-MgH2分解放气量稳定,单位分解放气量与样品状态无关;Kβ-MgH2单位质量放气量先快速增加,随后趋于平稳,测试温度越高,Kβ-MgH2放气速率越快,单位质量放气量越大;根据选定的测试温度和温度变化步长,可知Kβ-MgH2分解放气过程具有时温等效性。  相似文献   
95.
96.
氨法回收人造金刚石酸洗废液中的镍,钴,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用氨法处理人造金刚石酸洗废液,从而分离回收镍,钴锰。适当控制工艺参数及条件,可获得良好的镍,钴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97.
地浸采铀技术与工艺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地浸采铀是世界上十分先进的采矿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对可地浸砂岩型铀矿按一定网度布置工艺钻孔,从注液注孔入地浸液,使地浸液与铀进行充分反应,经铀液孔提出地表,在地表工厂进行萃取铀的过程,地浸法分为酸法和碱法两种,地浸采铀能使低品位砂岩型铀矿成为有工业价值的矿床,由于对环境污染小,已被世界大多数国家广泛采用。但是并非所有的砂岩铀矿都能地浸,只有符合地浸地质-水文评价指标的砂岩铀矿才能地浸。地浸工艺包括钻孔的布置、浸液的配制、地下水的复原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我国的地浸采铀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探索,90年代中期开展了大规模的地浸砂岩铀找矿与开采工作,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新疆512矿床是就是利用地浸技术评价与开采的我国第一座大型地浸铀矿山。  相似文献   
98.
江明  邵群 《能源环境保护》1996,10(3):17-19,30
通过对新集煤矸石脱杂工艺试验,认为较佳脱杂效果的工艺条件为焙烧温度400 ̄450℃,浸出温度110℃,浸出温度110℃,盐酸浓度15%,浸出时间120min,浆浓度25g/100mHCl。  相似文献   
99.
本文对煤矸石酸浸脱杂制备硅钛氧化铝并电解生产铝硅钛合金有关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讨论,分析了煤矸石酸浸脱杂与处理、硅钛氧化铝组成、电解工艺等条件对煤矸石制备铝硅钛合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0.
本文用氨浸--酸溶--电积法分离回收铜锌废渣中的铜、锌,产出电铜的锌盐,铜、锌的浸出率分别达到86.9%和90.9%,工艺条件较易控制,产品纯度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