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0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139篇
安全科学   240篇
废物处理   46篇
环保管理   54篇
综合类   386篇
基础理论   29篇
污染及防治   73篇
评价与监测   29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2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861.
以油酸基咪唑啉与除氧剂联氨进行复配形成新的复配缓蚀体系。使用静态挂片法及电化学分析法评价其对P110钢的缓蚀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当缓蚀剂与除氧剂用量比为11,浓度为300mg/L时缓蚀率可达到87.24%。同时通过预膜处理的方法对该缓蚀体系的缓蚀性能进行评价,预膜油溶助剂以5倍常规加注量为宜,缓蚀剂以10倍常规加注量为最好,缓蚀率可达到87.77%。  相似文献   
862.
针对彩南油田原有水处理技术不能满足工艺要求的现状,对水质净化工艺技术进行改进研究。确定预催化—强化絮凝净水的技术路线,并选定了最优药剂体系、加药量和加药位置;结合以往污水处理经验和现场实际情况,在预催化—强化絮凝净水技术基础上自行研发了新型污水反应器,对斜板沉降罐进出水系统、沉降罐收油槽、调储罐、污泥沉降池和杀菌技术进行了改进。通过现场实际运行,处理后含油污水水质达到Q/SY XJ0039—2001《彩南油田注水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863.
黎想  任彦瑛  丁琳洁 《环境工程学报》2019,13(12):2808-2815
双氯芬酸钠(diclofenac sodium,DCF)是一种常用的消炎止痛药,已在地下水、地表水和饮用水中被广泛检出,成为一种新型微量污染物,具有潜在危害,基于此,采用预磁化零价铁/过硫酸盐(Pre-Fe~0/PS)和零价铁/过硫酸盐(Fe~0/PS)2种体系对DCF进行降解。考察了过硫酸盐(PS)投加量、零价铁投加量、初始pH对2种体系降解DCF的影响,探究了2种体系中铁离子的产生情况和pH的变化,并利用ESR技术检测了体系中生成的自由基。结果表明,与Fe~0/PS体系相比,在不同PS量(0.125~1.0 mmol·L~(-1))、 Fe~0量(0.125~1.0 mmol·L~(-1))和初始pH3.0~10.0下,Pre-Fe~0/PS体系对DCF的降解速率常数提高了2.1~6.2倍;Pre-Fe~0/PS体系中会产生更多的铁离子,且在反应过程中pH下降更快;Pre-Fe~0/PS体系比Fe~0/PS体系产生更多的SO·4-和·OH,且能在较长的时间保持较高的浓度。Pre-Fe~0/PS体系降解DCF可以适用更宽的pH范围,是DCF废水处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64.
研究了失效锂离子电池中塑料、电极隔膜等有机物的真空脱除,并以电池级纯钴酸锂(LiCoO2)为原料,与活性炭粉混合,在真空中进行热还原,还原产物用含NH3和NH4HCO3的氨性水溶液浸出。实验结果表明,当加热温度大于450℃,真空压力<400 Pa时,失效锂离子电池中有机挥发物基本被脱除。在400℃真空温度下纯LiCoO2不被炭粉还原;当还原温度达到600℃,LiCoO2转变为CoO、Co和Li2CO3;在800℃时,还原产物主要为六方相、立方相金属钴及少量的CoO。还原产物中的钴易于被氨性水溶液浸出,浸出3 h后,钴基本进入溶液中,锂的浸出率也达到97%以上。  相似文献   
865.
针对低透气性松软煤层瓦斯难以抽采的现实问题,进行了松软煤层水介质不耦合装药预裂爆破增透的研究。理论上,分析了水不耦合装药爆破在孔壁上形成的初始冲击波压力,并结合断裂力学计算得出煤体中形成的粉碎区和裂隙区范围。同时,利用ANSYS/LS-DYNA三维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了水和空气不耦合装药的松软煤体爆破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水不耦合爆破后,松软煤体中形成的裂纹数量以及裂隙区范围明显较优,采集到的应力曲线,水不耦合装药爆破后形成的压、拉应力峰值分别是空气不耦合装药爆破的3.71倍和2.58倍;水不耦合装药爆破改善了爆破效果,应用于低透气性松软煤层的预裂爆破增透中,能够有效提高煤层的透气性,抑制瓦斯动力灾害事故。  相似文献   
866.
引黄水臭氧预氧化强化混凝处理及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山西省太原段的引黄水水质,探讨了臭氧预氧化强化混凝处理引黄水的适用性、处理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表明,引黄水原水中的COD含量较高,而Br-未检出,提示可以采用臭氧预氧化强化混凝处理;总体来说,臭氧低投加量(0.52~0.98mg/L)时的助凝效果更为显著,在不同的聚合氯化铝(PAC)投加量下的除浊效果都优于常规混凝处理;单独投加臭氧时,随着臭氧投加量的增加,水体紫外吸光度(UV254)逐渐降低,当臭氧投加量为2.52mg/L时,UV254去除率为44%;虽然常规混凝处理即可控制出水的浊度和UV254,但由于混凝剂投加量大,综合效益较低,而臭氧预氧化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助凝作用,也能对水体UV254起到良好的控制作用;从甲醛、BrO3-产生量控制的角度来看,太原段引黄水水质适用臭氧预氧化强化混凝处理,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867.
利用具有良好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功能的菌剂启动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用以处理经化粪池厌氧消化后的高速列车真空集便废水。重点研究了HRT对生物膜反应器中好氧反硝化菌处理列车集便废水的影响,并进行了动力学模型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选用立体弹性填料为生物膜载体时,系统的最佳HRT为6 h。该条件下,反应器稳定运行的COD、总氮和氨氮的去除率均大于80%。通过对系统底物降解动力学的初步探究,得出了相关降解动力学常数KS、μmax。经验证,Monod模型较好地描述了系统的基质降解动力学行为,为高速列车真空集便废水的处理提供了相对高效、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868.
正GlyEco公司开发出从多种工业副产品和废水中回收提纯乙二醇的工艺,生产出的乙二醇符合用于生产纯净级防冻液的ASTM国际标准组织规格。目前的乙二醇回收工艺使用的原料是废弃防冻液,来源紧缺且相对昂贵,且回收得到的乙二醇一般不具有顶级牌号所需的纯度。GlyEco公司的工艺不仅能从废弃防冻液中回收乙二醇,也可以利用几种低成本工业副产品和废水。这些废水含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塑料、环氧乙烷医用灭菌剂、飞机除冰液及其他产品生产中产生的副产品。  相似文献   
869.
膜污染是限制膜生物反应器(MBR)广泛应用的主要因素之一。针对MBR处理生活污水过程中存在的硝化效果不稳定与膜污染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MBR系统:通过吸附-预沉淀实现进水中碳氮的分离和单独处理,不仅提高了污染物去除效果,且能够有效控制膜污染。研究结果表明,吸附-预沉淀可以去除进水中约89.7%的有机物,系统出水COD、NH4+-N平均浓度为24 mg/L、0.78 mg/L,去除率分别为95.9%和98.1%。MBR中碳氮比的降低和硝化细菌比例的增加大大降低了MBR内MLSS、EPS和SMP含量,平均浓度分别为5 185 mg/L、41 mg/g MLSS和2.62 mg/g MLSS。在膜通量为4 L/(m2·h)条件下,TMP可稳定保持在20 kPa左右。通过吸附-预沉淀过程可有效控制MBR中的膜污染。  相似文献   
870.
介绍了某电厂空预器的设计特点,该空预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一、二次风压与炉膛压力周期性波动、进出口差压偏大的问题.对该空预器实际运行情况的分析研究表明:燃用煤种含硫量超标、吹灰蒸汽带水、冬天暖风器投用不及时以及蓄热元件布置紧密是造成空预器堵灰的关键问题.通过控制入炉煤含硫量、加强吹灰、提高综合冷端温度和蓄热元件改造等措施,保证了空预器安全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