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41篇
安全科学   54篇
废物处理   25篇
环保管理   20篇
综合类   115篇
基础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28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灾害及防治   1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为探究真空管道运输系统内列车火灾的人员疏散问题及烟气蔓延规律,运用火灾模拟软件(FDS)及人员仿真疏散软件Pathfinder,以低真空隧道内由5节车厢构成的高速列车车厢火灾时乘客疏散为研究对象,综合比较10种疏散方案中疏散时间、烟气蔓延程度及CO体积分数,得到乘客最佳疏散方案,并设计救援车对接高速列车车门的辅助疏散方式。结果表明:当着火车厢的乘客疏散至相邻车厢时,乘客的最佳疏散方式为靠近门口的2排乘客与靠近火源的1排乘客同时离开,随后按照与火源的距离由近到远逐排撤离。若采用救援车辅助疏散,当火灾发生在车厢1、车厢2或车厢3时,救援车到达后完成全车乘客疏散的总用时分别为533、586和376 s;车厢1发生火灾时,门1的利用时间为200 s;车厢2发生火灾时,门1的利用时间为145 s;当车厢3发生火灾时,2个门的利用率较为均衡。因此,在实际疏散时,可以采用语音播报的形式引导乘客充分利用好2个车门,以节约疏散时间。  相似文献   
42.
以治疗Ⅱ型糖尿病的基础药物——二甲双胍(MET)为研究对象,考察其在真空紫外(VUV)活化亚硫酸盐有氧(VUV/SO2-3/O2)体系中的降解效果。通过淬灭试验,验证了反应体系中硫酸盐自由基(SO-4·)、羟基自由基(HO·)、水合电子(e-aq)和氢离子自由基(·H)活性物质的存在,同时考察VUV/SO2-3/O2体系中pH、亚硫酸盐(SO2-3)浓度、光强、天然有机物(NOM)和常见无机离子对MET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VUV/SO2-3/O2体系对MET的降解效果明显优于VUV/O2或SO2-3/O2体系,在180 min内可降解91%的MET;MET降解率随pH的增大先...  相似文献   
43.
针对传统雨水泵站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大管径真空排水技术在雨水泵站应用中的独特优势及具体实施方法。为研究其排水过程中的流态分布、流体动力学性能,建立了典型管道的数值模型,采用κ-ξ紊流模型及Vof方法,对其进行了非稳态数值模拟,分析了两相流在大管径管道充水过程中的气液流动特性。结果表明:大管径排水过程中存在分层流、气泡流及波浪流,并在弯管附近出现短暂集气现象;液相在倾斜管路中有短暂流速停滞现象,随着压差的推进,最终在管道中形成液相满管流。  相似文献   
44.
Two processes of utilizing polyvinyl chloride (PVC) waste, an incineration process and a vacuum pyrolysis process, for energy conversion were compared to determine their efficiency and environmental perfor- mance. We carried out a life cycle assessment with each of the two processes to evaluate their environmental impact and defined the goals and limits of our remit. As well, we established an inventory of PVC waste from incineration and vacuum pyrolysis based on process analysis, data collection and calculatio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electrical power output per unit mass of PVC waste in the incineration process was twice as high as that of the vacuum pyrolysis process. Incineration had a larger total environmental impact potential than vacuum pyrolysis. The total environmental impact potential of PVC waste from incineration was three times higher than that from vacuum pyrolysis. Incineration of PVC disposed 300 ng. 100 kgI of dioxins and vacuum pyrolysis 98.19 ng- 100 kgI of dioxins. As well, we analyzed the data for their uncertainty with results quantified in terms of three uncertainties: basic uncertainty, additional uncertainty, and computational uncertainty. The coefficients of variation of the data were less than 25% and the quality of the inventory data was acceptable with low uncertainty. Both PVC waste disposal processes were of similar quality and their results comparable. The results of our life cycle impact assessment (LCIA) showed considerable reliability of our methodology. Overall, the vacuum pyrolysis process has a number advantages and greater potential for development of PVC disposal than the incineration process.  相似文献   
45.
为提高185nm真空紫外光下甲醛与副产物臭氧的分解效率,以MnOx-TiO2复合催化剂取代TiO2光催化剂,发现甲醛与臭氧的转化率分别从44.7%和38.7%提高到77.5%和96.8%.研究比较了真空紫外光下和暗态下(加臭氧)甲醛与臭氧在MnOx-TiO2催化剂上的分解性能,及UV254nm下光催化分解甲醛的效率.结果表明,真空紫外光下气相活性氧物种的氧化与MnOx表面的臭氧催化氧化过程是甲醛分解的主要途径,而MnOx-TiO2上光催化氧化甲醛效率很低;副产物臭氧主要于MnOx表面活性位上由热催化分解.用真空紫外光辐照MnOx-TiO2催化剂,可提高MnOx催化分解臭氧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6.
《环境科学与技术》2021,44(7):197-204
该文综述了近年来发展迅速的真空紫外技术(VUV)在有机污染物降解中的应用。VUV降解污染物的作用机理通常包括直接光解和基于活性基团的氧化作用,且基于自由基的高级氧化通常在污染物降解中占主导作用。此外,该文介绍了VUV体系降解污染物的效能及动力学模型,总结了该体系降解污染物主要的影响因素,并综述了真空紫外技术的优缺点。之后,作者点明了制约该技术发展的主要问题,展望了真空紫外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7.
48.
49.
为研究气体密度和初压对爆炸压力的影响,以球形装药为例,在LS-DYNA中模拟不同气体密度、环境初压和真空度条件的TNT炸药爆炸,分析空气冲击波的形成过程和衰减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爆炸初期冲击波的波阵面位于爆炸产物边界,产物压力与冲击波压力存在强耦合作用;随着爆炸产物自身压力下降,其膨胀速度减慢,冲击波开始与爆炸产物分离,当产物中心压力下降为环境初压时,冲击波与爆炸产物彻底分离,其后以空气冲击波的形式独立传播。降低气体密度可以通过抑制冲击波形成,大幅降低爆炸压力;减小环境初压则通过加快冲击波的衰减速度,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爆炸压力。相较于单独改变密度和压力,提高真空度对冲击波压力的减小效果更好;近真空环境下无法形成空气冲击波,爆炸压力衰减速度快。  相似文献   
50.
为了探讨内源性SO2生理作用和毒理作用的化学机制,采用真空减压法、超声波法、通气法、光谱扫描法及摇瓶法等对SO2在水和有机溶剂中的化学形态及其脂/水分配系数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气态SO2不仅易溶于水,而且更易溶于有机溶剂;2)SO2在水和有机溶剂中的溶解主要是物理性溶解,其主要以SO2分子状态存在于溶液中,在饱和溶液中90%以上是以自由分子状态存在,在较低浓度下也有50%左右以自由分子状态存在;3)SO2的脂/水分配系数仅为0.16~0.20,使存在于生物膜(脂相)系统的内源性SO2很容易进入水相并转化为亚硫酸盐,这将导致其在组织细胞内的半寿期很短,这符合信号分子的特征.由此结论:1)以SO2生理盐水溶液作为SO2供体,可作为研究内源性SO2生理作用和毒理作用的新模式;2)内源性SO2在组织细胞内的失活途径是:SO2→SO32-/HSO3-→SO42-.此外,论文认为亚硫酸钠和亚硫酸氢钠混合液并不能作为"SO2供体"用以处理生物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