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2篇
  免费   300篇
  国内免费   1328篇
安全科学   165篇
废物处理   14篇
环保管理   91篇
综合类   2625篇
基础理论   734篇
污染及防治   246篇
评价与监测   88篇
社会与环境   105篇
灾害及防治   22篇
  2024年   70篇
  2023年   218篇
  2022年   237篇
  2021年   297篇
  2020年   222篇
  2019年   206篇
  2018年   152篇
  2017年   135篇
  2016年   146篇
  2015年   161篇
  2014年   325篇
  2013年   171篇
  2012年   189篇
  2011年   205篇
  2010年   186篇
  2009年   170篇
  2008年   167篇
  2007年   137篇
  2006年   112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比较了3种生物接触氧化法对富营养化水源水中藻类的去除效果,探讨其去除藻类的途径。试验结果表明:淹没式曝气生物陶粒滤池(I型)在4-6m/h过滤速度条件下,对藻类总数的去除效率稳定,平均为70%左右;采用YDT弹性立体填料的中心导流筒曝气生物接触氧化法(Ⅱ型)与直接微孔曝气生物接触氧化法(Ⅲ型),在试验初期对藻类总数的去除率较低,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0.2%、51.6%。但随着生物膜厚度的增加,试验后期对藻类的去除效果逐步得到提高,平均达70%以上。生物膜对藻类的生物絮凝、吸附、生物膜的脱落沉降等是生物接触氧化法去除藻类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42.
混凝法在滇池蓝藻暴发期净水除藻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精制硫酸铝为混凝剂,L93^4正交法安排滇池蓝藻暴发期混凝沉降除藻除净水工艺实验。结果表明,混凝剂种类、水样pH值对蓝藻去除率有很大影响。研究确定了混凝剂除藻最佳操作条件,为混凝法去除蓝藻的工业化提供了理论和实际操作依据。  相似文献   
43.
PFU微型生物群落水质鉴别及群落参数变化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基于PFU微型生物群落参数调查数据,对湖北省汉江两条污染带11个站 和湖南常德市水系15个站点所属水质组别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所得典型鉴别函数能够对水质组别作出有效的鉴别,分类函数对站点的水质组别分类正确率达到96%;群落参数对化学综合污染指数的响应不呈简单的线性关系,群落的变化存在一定模式。  相似文献   
44.
铁的环境地球化学综述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本文详细介绍了铁表生地球化学环境中的存在状态,亚铁的氧化动力学,铁微生物地球化学及铁在表生带迁移转化的环境学意义,强调了铁环境地球化学研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5.
本文主要对水栖寡毛类常见种类的生物学和寡毛类对水质有机污染的特殊指示作用进行了讨论,同时对如何使用寡毛类来评价水质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46.
优势除藻菌净化富营养化城市景观湖水初探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通过实验室小试和现场投加的方式 ,研究了优势除藻菌群对城市景观富营养化湖水中污染物的净化作用。结果证明 ,采用投加优势除藻菌的方法 ,能够有效地降低湖水中的叶绿素a(Chl.-a)和浊度 ,提高水体溶解氧 ,减少臭味 ,改善水质  相似文献   
47.
珠江口浮游藻类生态及与关键水质因子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从宏观上和特殊性两方面对其进行浮游藻类生态发生与关键水质因子 (盐度、DO、PO4 P、NO3 N)关联的研究与总结。得出二者间确有关联 ,在 12个测点站位中 ,C12 站位具有水域特殊性 ,即在C12 测点具有溶解氧超饱和现象 ,溶氧饱和率为 115 % ,中肋骨条藻高达 8.6 9× 10 5L 1,个体百分组成高达 87.4 % ,藻类优势度为92 .3% ,该测点水域处于赤潮状态 ,并导致C12 测点活性磷浓度为最低测值。由于硝酸盐含量很高 ,藻类生长和硝酸盐的特殊对应关系不明显。相关分析显示 ,在整个水域盐度与藻类生长为正相关 ,藻类丰度与最高溶氧也为正相关 ,藻类生长与活性磷和硝酸盐之间乃为负相关  相似文献   
48.
几种海洋微藻对水中三丁基锡化合物的迁移和转化作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实验表明,在半抑制效应浓度下纤弱角毛藻,扁藻,三角褐指藻对三丁基锡均有瞬时强吸附作用,其后,微藻对三丁基锡的吸收可单室生物积累模型描述,根据模型曲线拟合求出其总吸收饱和浓度和生物排出速常数,微藻对三丁基锡的生物富集因子高达10^4-10^5,主要取决于高比表面,高分配比和高摄取速率,72h纤弱角毛藻对三丁基锡的生物降解率在5%左右。  相似文献   
49.
新洁而灭对海洋原甲藻赤潮生物的灭杀与抑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研究了十二烷基二甲基卞基溴化铵(新洁而灭)和戊二醛对赤潮生物的灭杀和控制作用。结果表明,新洁而灭可以有效地杀灭海洋原甲藻,浓度0.10mg/L时,可以控制海洋原甲藻的增长,浓度大于0.15mg/L时,除藻率可达到90%以上。戊二醛也具有除藻效果,但作用浓度较高,浓度大于3.0mg/L,除藻率可达到50%以上。戊二醛与新洁而灭复配时具有协同作用,可提高除藻能力。当戊二醛与新洁而灭配比为10:1时,协同指数小于1,协同作用比较明显,戊二醛与新洁而灭可复配使用。  相似文献   
50.
微藻对水网藻在水体修复中的胁迫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单独与混合培养实验,结果显示在适宜营养水平下,水网藻对氮、磷有较强的富集吸收能力;而来自微藻生长竞争的压力会促使水网藻对营养物的生态幅变窄,满足其最佳生长所需要的PO43-P从0.085mg/L降低为0.024mg/L;并且其富集磷的能力也大为降低。在利用水网藻进行富营养化水体修复或净化水质时,这种生物之间的抑制现象必须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