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15篇
  免费   641篇
  国内免费   2327篇
安全科学   384篇
废物处理   248篇
环保管理   342篇
综合类   4759篇
基础理论   681篇
污染及防治   1144篇
评价与监测   186篇
社会与环境   61篇
灾害及防治   78篇
  2024年   82篇
  2023年   247篇
  2022年   252篇
  2021年   391篇
  2020年   288篇
  2019年   354篇
  2018年   226篇
  2017年   204篇
  2016年   279篇
  2015年   324篇
  2014年   574篇
  2013年   371篇
  2012年   398篇
  2011年   408篇
  2010年   346篇
  2009年   401篇
  2008年   334篇
  2007年   354篇
  2006年   320篇
  2005年   280篇
  2004年   255篇
  2003年   227篇
  2002年   168篇
  2001年   135篇
  2000年   109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86篇
  1997年   82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工业的发展,人类对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的使用量不断增加,排放到大气中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也大大增加,从而严重污染大气。消除大气污染的直接途径是,使用矿物很多、污染很严  相似文献   
42.
循序间歇式生物脱氮除磷工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报道了循序间歇式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在不同工况下的处理效果,分析了此工艺去除有机物和脱氮除磷的特点。  相似文献   
43.
废水反硝化除氮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4  
反硝化是NO3^-在反硝化细菌作用下,经NO2^-、NO、N2O被还原为N2。反硝化对NO3^-及有机基质呈零级动力学反应。文章还介绍了生物反硝化的生化反应,反硝化细菌以及基质、温度、溶解氧、PH对反硝化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44.
重点介绍A/O除磷工艺和A~2/O除磷脱氮工艺,以及影响除磷脱氮工艺因素和除磷动力学的研究。工艺研究采用了动态与静态实验方法,采用色质联机研究了有毒有机物的降解情况。试验结果表明,A/O、A~2/O工艺的BOD_5去除率近于二级污水处理厂,A~2/O法TP去除率近于三级污水处理厂,且去除难降解有毒有机物的效率高于传统的活性污泥法。动力学公式的修正使之更适于低碳源的情况。八种影响因素的研究为工艺的设计与运行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5.
不同水深条件下芦苇湿地对氮磷的去除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研究了两种水深条件(2cm浅水位和15cm深水位)下芦苇湿地对模拟太湖水中氮磷的净化能力。结果表明,芦苇的存在明显地促进湿地脱氮除磷能力的发挥。湿地内反硝化过程为主要脱氮途径。芦苇对湿地反硝化过程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提供有机碳源实现的。在相同进水水质和停留时间为24h的运行条件下,浅水位芦苇湿地与深水位芦苇湿地相比对氮磷的去除率更高,但后者对氮磷的去除速度更快。  相似文献   
46.
骆马湖的氮磷平衡及实施截污工程对水质改善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骆马湖“九五”期间的氮磷平衡分析结果表明:氮磷在骆马湖湖体中的滞留量分别为1188.89t/a和193.36t/a。根据骆马湖的水质要求,在骆马湖截污工程完成后,没有新的污染进入水体的前提下,对骆马湖水体通过自然净化恢复到要求状态所需的时间进行了详细的数学推导和科学论证,结果表明,在不考虑底泥营养物质的情况下,只需0.19年左右的时间就能恢复,如果考虑底泥的影响。也只需0.59年左右的时间就能恢复,因此得出结论:对骆马湖实施截污是加速骆马湖水体改善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47.
复合式生物膜-活性污泥反应器综合了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污水处理技术的优点,是一种高效的污水处理系统,目前在国内外已有较多的研究和应用。本文简单介绍其优点及研究应用状况。  相似文献   
48.
文章从公众参与的概念和作用入手,简要分析了公众参与在国内外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现状,认为我国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中主要存在着机制不健全、公众参与力度不够、建设单位和有关部门不重视等问题.最后提出只有建立有效的公众参与制度,不断扩大公众参与环评的深度和广度,将公众参与制度化地引入环境影响评价,才能使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在实践中真正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9.
保山市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治理水土流失行之有效的手段,小流域内所存在的问题反映了水土流失地区的普遍状况。本文全面分析了这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50.
江苏省海岸带N、P污染特征分析与控制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江苏省海岸线长953.9km,内水面积2.18万km2(含滩涂),领海面积0.98万km2,毗连区面积1万km2,合计4.16万km2,其中沿海滩涂面积0.51万km2。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沿海经济的迅速发展,大量的陆域污染物进入沿海海域,海洋生态系统受到威胁。这严重影响了江苏省海上苏东计划的实施,引起了社会公众和各级政府的关注。1调查方法当前,江苏省海岸带环境状况发生了很多新的变化。氮(N)、磷(P)污染物成为新的、重要的污染因子。2001年4月起“江苏省碧海行动计划”课题组开展了为期半年多的碧海行动环境专项调查,收集整理江苏省各环境监测站位、监测断面和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