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20篇
  免费   604篇
  国内免费   2667篇
安全科学   368篇
废物处理   218篇
环保管理   240篇
综合类   5098篇
基础理论   641篇
污染及防治   1230篇
评价与监测   112篇
社会与环境   68篇
灾害及防治   16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186篇
  2022年   251篇
  2021年   338篇
  2020年   277篇
  2019年   329篇
  2018年   205篇
  2017年   188篇
  2016年   283篇
  2015年   345篇
  2014年   517篇
  2013年   357篇
  2012年   407篇
  2011年   456篇
  2010年   362篇
  2009年   430篇
  2008年   445篇
  2007年   397篇
  2006年   363篇
  2005年   305篇
  2004年   240篇
  2003年   258篇
  2002年   174篇
  2001年   144篇
  2000年   121篇
  1999年   103篇
  1998年   85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万江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32(10):167-170
燃煤电厂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灰渣,灰渣存放需占用大片土地,并产生严重的扬尘问题.传统的水力出渣,需大量消耗水资源和电能,改造成干排渣系统,将大幅度地节省水资源、能源和土地资源,提高灰渣的利用率,减少粉尘无组织排放,从源头上减少了污染物的产生.通过宝钢电厂灰渣系统改造的实践对比,用具体数据说明了电厂灰渣干法处理的环境效益,此改造项目贯彻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符合节能减排工作的指导方针.  相似文献   
72.
生物硝化池污水中硝化细菌的快速定量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实验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与最大几率数法(MPN)相结合的MPN-PCR法对生物硝化池污水中的硝化细菌进行快速定量。所用的一对PCR引物是在对硝化细菌的16SrRNA基因进行系统比较的基础上设计合成的,可以扩增出大小为388bp的DNA片段。以从生物硝化池污水中抽提的含硝化细菌DNA的混合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并确定合适的扩增条件。运用MPN-PCR法进行定量检测的整个过程可在几小时之内完成。  相似文献   
73.
入冬水生高等植物的衰亡对河流水质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上海市郊河流水体中有很高的氮、磷和有机负菏,由于受水生高等植物生灭的影响,初春河流中的氮、磷和有机负菏明显高于上一年的初冬,河流中的水生高等植物能大量地吸收水体中的氮、磷,抑制藻类生长,净化水质;但其植株残体在水中的腐解,又会重新释出营养元素,造成对水体的二次污染。在冬季,随着水生高等植物的大量死亡这种污染更加明显,应加强对水生高等植物的利用,尝试建立既能净化水质,又有创造经济效益的生态工程模式,使市郊受污水体得到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74.
A/O-化学除磷工艺中DMBR动态膜成膜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动态膜原理,将0.1mm孔径无纺布为膜材的动态膜反应器(Dynamic Membrane BioReactor,DMBR)应用于A/O-化学除磷工艺之中,在动态膜反应器内完成泥水分离。试验测试了曝气强度、初始膜通量和污泥浓度对动态膜成膜的影响。结果表明,曝气强度和初始膜通量是影响成膜的关键性参数。当曝气强度≥60m^3/m^2·h或初始膜通量≥70L/m^2·h,2h内均不能形成截留性能良好的动态膜。在VSS/SS较低的污泥系统中,适宜的成膜条件为:曝气强度≤40m^3/m^2·h;初始膜通量≤40L/m^2·h。  相似文献   
75.
电极-生物膜法反硝化脱氮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电极 生物膜法是由电化学和生物膜技术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型水处理技术 ,在反硝化脱除水中的硝酸盐氮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综述了国内外有关电极 生物膜法反硝化脱氮研究的概况 ,对其基本原理作出探讨 ,并对该法的继续研究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76.
混凝法在滇池蓝藻暴发期净水除藻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精制硫酸铝为混凝剂,L93^4正交法安排滇池蓝藻暴发期混凝沉降除藻除净水工艺实验。结果表明,混凝剂种类、水样pH值对蓝藻去除率有很大影响。研究确定了混凝剂除藻最佳操作条件,为混凝法去除蓝藻的工业化提供了理论和实际操作依据。  相似文献   
77.
双龙湖是浅水型城市湖泊,一度为重富营养化湖泊。综合治理后底泥产生的内源污染可能成为湖泊营养物的主要自荷。研究双龙湖限制性营养元素——磷在底泥的释放规律,对于修复水体、保持水质具有重要意义,为湖泊内源治理、水环境保持提供科学依据。本文试验分析双龙湖不同环境因子(温度、pH值、溶解氧、水动力)对底泥总磷释放的影响;通过底泥正交模拟试验测定分析认为温度、溶解氧、pH值、水动力均是影响双龙湖底泥磷释放的显著因素,显著性排序依次为溶解氧〉温度〉pH值〉水动力。  相似文献   
78.
新型SBR工艺是在传统SBR工艺基础上进行改进,于反应器中加一隔板而成的。实验研究了不同的C/N、DO和好氧区与缺氧厌氧区体积比对同步硝化反硝化的影响,当进水CODcr NH4^+-N浓度分别为198-604、48.7~57.0mg/L,DO浓度为1.0~3.0mg/L时反应器中CODcr、NH4^+-N去除率分别达到89.3%~93.4%、77.6%~97.5%。  相似文献   
79.
生物除磷机理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张唯  杨启峰 《环境工程》1999,17(5):17-18,51
介绍了生物除磷机理、生物除磷系统的积磷细菌、生物除磷所需的环境条件。SBR法除磷的试验研究表明,应用SBR活性污泥系统进行除磷,需要一定的厌氧条件;且须在厌氧阶段进行充足的曝气。试验结果证明,SBR法在时间上控制的灵活性非常适合生物除磷的环境条件。厌氧与好氧相结合,能够提高磷的去除率或降低出水磷的浓度,磷的去除率可达90%左右。  相似文献   
80.
土壤地下渗滤净化沟污水除磷脱氮工艺及影响因素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主要探讨土壤地下渗滤净化沟污水除磷脱氮工艺及其影响因素。示范工程表明,对于生活污水,此工艺适应能力强,除磷脱氮效果优于其它生物处理法,并且适用于低碳源的水质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