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8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4篇
安全科学   164篇
废物处理   24篇
环保管理   126篇
综合类   399篇
基础理论   30篇
污染及防治   21篇
评价与监测   14篇
社会与环境   33篇
灾害及防治   1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7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51.
本次研究从地貌发育的角度揭示了贵州省石漠化景观及其等级的空间分布与下垫面的物质组成和气候(降雨量)的空间变化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而与现今人类活动强度(人口密度)的空间分布不存在关联性。具体体现为:(1)贵州溶蚀为主地貌类型区和纯碳酸盐岩分布区基本一致,区内的峰丛(林)地貌主要分布于年降水量≥1200mm的威宁-毕节-贵阳-凯里一线以南的溶蚀为主地貌类型区,随着降水量由北向南逐渐增加,塔状峰丘增多;溶丘,峰丛(林)不发育地貌主要分布于年降水量≤1100mm的威宁-毕节以北的黔西北溶蚀为主地貌类型区和毕节-贵阳-凯里一线以北的溶蚀侵蚀地貌类型区,(2)贵州石漠化程度与喀斯特地貌类型空间分布的耦合关系较好,与人口密度空间分布的耦合关系不好。峰丛(林)地貌发育的威宁-毕节-贵阳-凯里一线以南的溶蚀为主地貌区,黔中地区人口密度为300~400/km2,该区一些县的石漠化,远不如黔西南地区人口密度为200~300/km2或黔南地区人口密度为100~200/km2的严重。历史时期森林植被的全面破坏是贵州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的主要驱动力,除荔波茂兰喀斯特森林保护区等少数地区,贵州喀斯特地区的原始森林无论是现在人口密度高的地区,还是低的地区,历史时期均已遭受全面的破坏。喀斯特坡地次生植被的恢复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坡地的岩土组成,现代石漠化严重程度的区域差异,主要受下垫面地面物质组成的控制,也就是"石山"的多寡。  相似文献   
52.
为了探索削减入湖面源污染负荷的有效方法,拟在入滇池河流东大河实施示范项目,采取“河口前置库”、湿地、AquaCleanTM&BioAktiv生物技术,对示范河道东大河进行治理修复。预计第一年运行费用113.64万元。  相似文献   
53.
北京山区小流域治理措施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是中国治理水土流失的主要形式.近10年来,随着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引入,山区小流域治理与经济开发、资源保护相结合的战略思想逐渐被人们认识和接受,实现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小流域治理活动的准则.综述主要对北京山区小流域治理措施进行了总结,并指出小流域治理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措施;小流域治理必须充分考虑流域特征,因地制宜,分类治理.  相似文献   
54.
以广西平果县龙何生态重建示范区的石漠化山地复合生态系统为例,依据试验研究及专家咨询的结果,构建了一个基于自然子系统、社会子系统、经济子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值进行了分析,应用指数评价模型对石漠化山地复合生态系统进行综合评估。层次分析结果表明,植被覆盖率、人类活动强度、物种多样性、物质生活指数、石漠化程度、水土流失程度等指标的权重值较大,是石漠化山地复合生态系统的重要影响因子;指数评价模型的评价结果表明,石漠化山地复合生态系统的总体质量较差,但通过生态示范区建设,改善复合生态系统中的植被状况,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推广先进农业技术,提高系统中人类的生活水平,可以使复合生态系统中社会、经济、环境3个子系统的转运功能逐渐趋于协调,总体质量逐渐好转。  相似文献   
55.
商用建筑中央空调所用冷却塔由于受局限,与办公和居民点距离过近,其噪声常常超标,因此商场冷却塔噪声需要治理是比较常见的问题。从噪声源分析入手,采用隔声、吸声、消声、淋水噪声控制及减震五种手段进行综合治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6.
论陆良县石漠化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地质分布情况、地貌特征等方面分析了陆良县岩溶石漠化的特征及现状,阐述了治理石漠化的必要性,为陆良县岩溶石漠化的科学治理提出了原则和措施。  相似文献   
57.
分析了辛醇异丁醛装置化工异味来源,介绍了通过技术改造、回收利用、生物除臭等方法消除化工异味的成功经验,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58.
广西不同石漠化等级下SPAC水势梯度及其环境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艳  胡阳  马祖陆  朱鑫  梁晓 《地球与环境》2014,42(2):213-220
以野外观测为基础,对广西不同石漠化等级(无石漠化、轻度石漠化、中度石漠化和重度石漠化)下土壤-植被-大气连续体(Soil-Plant-Atmosphere Continuum,简称SPAC)系统中的水势日变化、气象因子日变化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石漠化程度的增加,大气水势降低,大气水势对不同石漠化程度的反应敏感。岩溶区石漠化等级下植物和土壤水势较低,不同石漠化条件下的植物叶水势在-7.79±0.43~-2.68±0.11 Mpa之间,土壤水势在-4.00±0~-0.08±0.04 Mpa之间,重度石漠化等级下植物处于萎蔫状态。植物在正午受到的水分亏缺程度为:重度石漠化中度石漠化无石漠化轻度石漠化。无石漠化下植物叶片水势与大气温度呈正相关关系,与大气相对湿度呈负相关关系,轻度石漠化、中度石漠化和重度石漠化下植物叶片水势与大气温度呈负相关关系,与大气相对湿度呈正相关关系。水分在SPAC系统中运移,其能量消耗主要集中在叶片-大气的过程。叶-气水势差差值大小为:中度石漠化重度石漠化轻度石漠化无石漠化。随着石漠化程度的增加,SPAC水势梯度提高,各介质层水势差的增大,提高了水分循环和能量交换的强度。  相似文献   
59.
地处长江之滨的浒浦镇是常熟市10大建制镇之一,也是常熟市最大的对外港口。多年来,浒浦镇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重视环境综合整治,实现了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发展的目标。近年间联合国世界环境卫生组织(WHO)曾二次派专家来该镇考察工业卫生,均给该镇以好评。1987年9月美国电视台又来该镇拍摄了《市镇建设和工业环境》电视片。该镇在经济建设中注重环境保护、重视环境综合整治的主要作法是:  相似文献   
60.
王延凯 《化工环保》1991,11(4):211-213
采用综合治理技术,同时处理炭黑生产尾气和废水,即利用焚烧尾气时产生的高温来焚解废水,使废水中的油和酚等物质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用余热锅炉对烟气的热量加以回收利用,达到以废治废和节能的目的。综合治理设施的总投资160万元人民币,运转一年左右即可收回。该技术可在化工、石油、冶金等工业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