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0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138篇
安全科学   36篇
废物处理   23篇
环保管理   25篇
综合类   374篇
基础理论   53篇
污染及防治   54篇
评价与监测   16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541.
采用HCl溶液对沸石(F0)、蛭石(ZH0)、秸秆(J0)和棕榈生物炭(Z0)进行活化预处理,以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将β-环糊精(β-CD)负载到原始材料上,制备了4种新型吸附材料F2、ZH2、J2和Z2。采用FTIR、元素分析、SEM和TG等技术对吸附材料进行了表征,探讨了其对甲基橙的吸附性能。表征结果显示,β-CD被成功地负载到沸石、蛭石、秸秆生物炭和棕榈生物炭上。吸附实验结果表明:负载β-CD后的4种材料对甲基橙的平衡吸附量大小顺序为J2> F2> ZH2> Z2;溶液pH和吸附温度的提高可有效提升4种材料对甲基橙的吸附能力。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研究表明,4种材料对甲基橙的吸附过程中物理吸附起着主导作用,且更趋向于单分子层吸附。4种材料均具有良好的重复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542.
压电石英传感器测定空气中氮氧化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电化学活化和硅烷偶联剂在石英谐振器的金电极表面修饰对氮氧化物(NOx)敏感的金属酞菁化合物,制成压电气体传感器.探讨了不同敏感材料对NOx的响应灵敏度、检出限及载气流速、温度和干扰气体等对传感器的响应和回复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酞菁铅最敏感;其适宜的载气流速为40 mL/min,温度范围为10~40 ℃;在9.55×10-4~1.91 mg/m3质量浓度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响应关系;用于大气中NOx的测定,有较好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使用寿命约300次.   相似文献   
543.
本阐述了依靠科技进步加强铁矿物回收、废石筑坝、尾矿护坡、回收尾矿中铁矿物方面所取得的成绩。  相似文献   
544.
土壤中不同粘粒矿物在高温下释放氟污染物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研究了蒙脱石、高岭石、水铝英石、蛭石和针铁矿在高温下释放氟污染物的特征.结果表明:高温下氟化物从这些矿物中的逸出率不仅随矿物种类而变化,而且与烧成温度、比表面积、矿物结构水含量的变化以及高温加热时间密切相关.蒙脱石的晶格瓦解温度比高岭石的滞后,可能是不同高温下蒙脱石氟化物逸出比高岭石滞后的原因之一.含钙化合物能降低氟从蒙脱石中的逸出率.以CaCO3处理蒙脱石为例,800℃时,氟化物逸出率比对照降低了59.6%,800℃时,5种含钙物质的固氟能力的大小顺序为:CaCO3>CaO>Ca3(PO4)2>Ca(OH)2>CaSO4.  相似文献   
545.
采用扩散吸收法探讨了胡敏酸对不同矿物结合态汞的还原作用及光照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胡敏酸(TJ和SH)对碳酸钙、氧化锰和赤铁矿结合态汞均具有明显的还原作用,还原动力学过程表现为先递增后渐趋平稳,可用双常数方程、Elovich方程和指数方程拟合;还原容量与吸持矿物类型有关,平均还原率大小为:CaCO3-Hg(0.67%)>Fe2O3-Hg(0.42%)>MnO2-Hg(0.19%);光照对胡敏酸还原矿物结合态汞具有强化效应,以CaCO3-Hg和Fe2O3-Hg光强化效果最明显,平均还原率较遮光时高出0.10%以上;两种胡敏酸(SH和TJ)对矿物结合态汞的还原能力存在差异(P<0.1),遮光条件下SH的还原能力均高于TJ,而光照条件下TJ对CaCO3-Hg的还原能力大于SH,对MnO2-Hg的还原则无显著差异,意味着SH的光敏性低于TJ,可能与不同胡敏酸氧化还原活性基团含量和芳香化程度(E4/E6)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546.
宁夏贺兰石赋存特征及矿物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兰石是宁夏的五宝之一,具有极大的经济价值和人文含义.以银川市西部的贺兰山中段为研究区,调查分析贺兰石的赋存特征和矿物成分特征,结论认为(1)贺兰石含矿岩性段赋存于青白口系黄旗口组第一岩段下部,呈狭长的条带状分布,层位稳定连续,走向大致呈南北向,顺走向延伸长度约14 km.含矿层的厚度8~23 m;(2)矿石主要成分为粘土质矿物、绢云母和绿泥石,矿石的化学成分主要为SiO2、AI2O3、Fe2O3、K2O;(3)矿石吸水率均低于1%,矿石摩氏硬度为2~4,矿石体重平均为2.89 g/cm3,矿石抗压强度为58.17 MPa,抗拉强度7.1 MPa,抗剪强度19.16 MPa;(4)研究区贺兰石开采前景广阔,具有较大的工业价值.  相似文献   
547.
环境中植酸的分布、形态及界面反应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肌-肌醇六磷酸(myo-inositol-1,2,3,4,5,6-hexakisphosphate,IHP,myo-IP6)简称植酸(Phytic acid或phytate),是大多数土壤中最为丰富的有机磷,它在环境中的界面反应影响着磷素的迁移、循环、转化、生物有效性以及环境效应.本文简要总结了环境中植酸的分布与形态,并综述了其界面反应,包括铁铝氧化物、粘土矿物、碳酸钙等对植酸的吸附解吸,多价阳离子与植酸的络合反应以及沉淀作用.土壤矿物对植酸的吸附影响其转化和生物有效性,矿物对植酸磷的吸附量一般远高于正磷酸盐.其中,弱晶质铁铝(氢)氧化物对植酸的吸附能力一般较晶形铁铝(氢)氧化物大很多.同时,分析了矿物类型、介质pH、温度、共存离子等环境条件对植酸界面反应的影响,植酸吸附对矿物表面电荷性质、颗粒大小和分散稳定性等的作用,以及植酸在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前景.最后讨论了环境中植酸的主要研究热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548.
用改性膨润土作垃圾填埋场底部衬里的试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合JeanFrank提出的双层矿物基底衬里(DMBL)的新概念设计了新型垃圾填埋场的底部防护系统,通过土柱对比实验,对DMBL中的高度反应层和“惰性”层位置不同时,衬里对渗滤液的渗透和衰减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无论高度反应层在“惰性”层的上方还是下方,DMBL的渗透系数可达到1×10-7cm/s以下,但有机膨润土层放置在“惰性”层下方时,不但防渗性能较好,而且对渗滤液中有机物、铁离子的去除率分别达到58%、98%,对NH4+、锌离子等也表现出较好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549.
通过摇瓶实验,在Mg2+分别为48,4.8mg/L,其他元素组成与9K液体培养基一致的体系中,采用氧化亚铁硫杆菌A. ferrooxidans催化合成次生铁矿物.考察了Mg2+含量对生物合成次生铁矿物体系pH值、氧化还原电位(ORP)、Fe2+氧化率、总Fe沉淀率、次生铁矿物矿相及矿物晶体尺寸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48h培养,Mg2+浓度为48,4.8mg/L生物成矿体系pH值分别从原来的2.50降低至2.30,2.19,ORP分别从初始259mV增加至269mV,276mV.两体系Fe2+氧化率培养至第48h均达到100%,然而两体系总Fe沉淀率及矿物形态及却不尽相同.Mg2+浓度为48mg/L生物成矿体系,总Fe沉淀率为23.7%,次生矿物紧密粘附于三角瓶底部.而Mg2+浓度为4.8mg/L生物成矿体系,总Fe沉淀率达到32.2%,次生矿物却均匀分散于溶液中.两体系合成次生铁矿物均为黄铁矾与施氏矿物共存的混合物,Mg2+含量4.8mg/L体系合成黄铁矾单个晶体长度(~1.60μm)约为Mg2+含量48mg/L体系的1.2倍.  相似文献   
550.
精喹禾灵在高岭土和蒙脱石中的吸附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批量平衡实验,研究了精喹禾灵在蒙脱石和高岭土中的吸附行为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精喹禾灵在这两种供试黏土矿物中的吸附过程分为快速吸附、慢速吸附和吸附平衡3个阶段,吸附平衡时间都约为12 h;Langmuir模型能较好地描述其在两种供试黏土矿物中的吸附行为;蒙脱石和高岭土对精喹禾灵的最大吸附容量的关系为蒙脱石>高岭土;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以及X-射线衍射分析显示,在吸附过程中精喹禾灵分子进入了蒙脱石层间,而未进入到高岭土层间;蒙脱石主要是通过其层间结构对精喹禾灵进行吸附,而高岭土则主要是通过硅氧外表面发生吸附,其吸附作用力主要是氢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