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8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31篇
安全科学   27篇
废物处理   22篇
环保管理   23篇
综合类   327篇
基础理论   50篇
污染及防治   48篇
评价与监测   13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91.
陕南水镁石纤维的环境安全性评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纤维水镁石在动物体内有一定的生物活性,但在人群流行性病学结果上显示的一系列信息如接尘工人只出现低的尘肺患病率,没有矽肺病和Ⅲ期尘肺患者。溶解性试验结果表明:水镁石纤维粉尘极易溶解在有机无机强弱酸、混合酸、有机无机铵盐、缓冲溶液中,也可部分溶于水中,导致其在体内滞留时间短且易于清除。说明水镁石纤维是安全的纤维材料且没有致瘤协同作用,由于矿物的表面/界面特征是除纤维特性以外控制纤维生物活性和危害性的关键因素之一,提出了矿物粉尘环境安全评价分类体系应突破矿物种的局限而深入到表面/界面的水平。  相似文献   
92.
TMA改性粘土矿物对模拟地下水中苯系物的吸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万山  高斌 《环境化学》1999,18(5):404-407
用短链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四甲基铵离子(TMA)改性膨润土和凹凸棒土,研究它们对模拟地下水中苯系物的吸附作用。二种TMA改性粘土矿物均可以有效地吸附模拟地下水中的苯系物,吸附机理较复杂,主要以表面吸附为主。  相似文献   
93.
发展固硫型煤工业是治理煤烟型大气污染及减少二氧化硫对大气污染的有效途径。燃烧固硫型煤将产生大量固硫煤渣,对环境构成新的威胁。本文从实验探索的角度,研究开发利用固硫渣的途径。实验中对固硫渣做了化学全分析,用X-射线粉末衍射法(XRPD)对固硫渣及其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剂后的煅烧产物进行物相鉴定,证实在一定的条件下固硫渣可以烧制成硫铝酸盐水泥熟料  相似文献   
94.
有机粘土矿物对污染环境修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32,自引:4,他引:132  
本文综述了国外在有机粘土矿物对污染环境修复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具体介绍了利用表面活性剂制备有机粘土矿物的方法,不同类型有机粘土矿物的特征,有机粘土矿物对各种有机污染物的吸附行为及机理,在地下水污染的现场修复,土地填埋防渗添加材料和去除工业废水有机污染物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95.
徐凤璟  黄懿梅  黄倩  申继凯 《环境科学》2024,45(4):2342-2352
微生物主要通过“体外修饰”和“体内周转”途径影响土壤颗粒态有机碳(POC)和矿物结合态有机碳(MAOC)的累积,而不同的植物输入引起的微生物养分限制对两种土壤有机碳(SOC)组分累积的影响机制尚不清楚.因此,以陕西省米脂县的撂荒地为对照(CK),测定人工林建设的第3、13、20和37 a的0~5、5~10和10~20 cm土层中SOC、POC和MAOC含量及用于计算养分限制的土壤胞外酶活性,探讨防护林建设过程中SOC积累的微生物养分限制机制.结果表明:(1)ω(SOC)、ω(POC)和ω(MAOC)分别3.14~8.35、0.44~1.87和1.99~6.72 g·kg-1;各组分有机碳含量在林地建设第3 a时均显著低于CK(P<0.05),且随防护林建设先增加后降低:0~5 cm和5~10 cm中SOC和MAOC含量在第20 a达到最大,但总体低于CK;10~20 cm中二者在第13 a达到最大且高于CK;0~5 cm和5~10 cm中ω(POC)在第37 a达到最大,10~20 cm中在第13 a达到最大.(2)0~5 cm中β-葡萄糖苷酶活性在第20 ...  相似文献   
96.
矿物超细颗粒在自然环境中普遍存在,具有独特的环境行为和效应,对元素地球化学循环、污染物迁移转化和生态环境演变等有重要影响.矿物超细颗粒的环境行为和效应与其形成过程和结构特征密切相关.综述了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驱动的矿物超细颗粒的形成机制,介绍了用于表征矿物超细颗粒结构特征的显微镜、光谱、质谱和同步辐射技术,分析了矿物超细颗粒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及其与污染物的吸附、氧化还原和催化转化作用,总结了矿物超细颗粒的食物链积累、生物和生态毒性等环境效应,并对颗粒结晶路径、风险管控和微纳界面调控等重要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超细颗粒是连接微观物质与宏观矿物晶体之间的桥梁,全面认识复杂基质中矿物颗粒的环境属性及其与污染物的微观作用机制,有助于指导矿物超细颗粒在环境污染修复中的应用,从而优化功能材料的设计,促进绿色低碳纳米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97.
梁剑茹  李浙英  刘奋武  周立祥 《环境科学》2012,33(10):3606-3612
生物成因施氏矿物虽然在吸附As(Ⅲ)能力上表现出较其它吸附剂更为优越的吸附性能,但其制备过程中细菌分泌的多糖类物质使得矿物颗粒间存在明显的团聚现象.本研究通过比较不同预处理方法对施氏矿物矿物学特征及吸附性能的影响,寻求一种最佳的矿物预处理方法,以期进一步改善矿物颗粒团聚现象和提高对As(Ⅲ)吸附能力.采用NaOH、NaCl、200℃灼烧及乙醇-超声方法对施氏矿物进行预处理,结果表明,处理后矿物的矿相均未发生变化,但其理化性质随处理方式的不同差异较大,矿物比表面积、Fe/S摩尔比、SEM图谱、As(Ⅲ)吸附性能与原始矿物相比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经pH 12NaOH处理后矿物的吸附性能最佳,在室温下最大吸附量从原来的101.9 mg.g-1增加到143.3 mg.g-1,比表面积从原来的45.63 m2.g-1增加到325.18 m2.g-1,矿物干燥时团聚现象明显减弱.  相似文献   
98.
采用Tessier法与Wenzel法研究攀枝花地区不同种样品中重金属锰(Mn)的含量及形态分布差异,分析不同样品Mn的生物有效性及两种方法各形态Mn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Mn全量顺序为公路灰尘钒钛磁铁矿矿石钒钛磁铁矿尾矿水稻土紫色土。两种方法测得样品中Mn均以残渣态为主;残渣态Mn含量占全量百分比顺序为供试矿物样品灰尘样品土壤样品。结合各形态Mn迁移性及生物可给性分析样品中锰的生物有效性顺序为:供试紫色土水稻土道路灰尘钒钛磁铁矿矿石钒钛磁铁矿尾矿。  相似文献   
99.
利用矿物材料治理重金属污染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通过矿物的结构特点说明了,矿物材料的净化作用,阐述了粘土矿物、盐类矿物及氧化物矿物对重金属污染物的净化机理。  相似文献   
100.
云南宣威地区是我国人群肺癌死亡率最高的地区之一,过往研究表明,该区的高肺癌死亡率可能与居民室内燃煤排放颗粒物中的多环芳烃(PAHs)有关,而最近研究发现,其中的nm级石英可能是导致肺癌发生的原因, 但鲜见该区燃煤排放颗粒物中细粒石英矿物的研究. 为探究燃煤排放细粒矿物的分布特征,采集了肺癌高发区宣威市来宾镇及周边5个乡镇煤矿中的15个煤样,使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XRD)、带能谱的扫描电镜(SEM/EDS)分析了煤样的煤岩组分及矿物组成. 结果表明:宣威煤以中挥发分、较高镜质组烟煤为主,煤中主要矿物为石英、鲕绿泥石、高岭石和方解石;不同煤样中,矿物质的结晶程度有所差异;单颗粒统计结果显示,在所统计的775个矿物颗粒中,石英颗粒占37.9%,并且粒径多分布在1~2μm之间; 石英矿物颗粒的形状不规则且以微粒的形式填充在煤缝隙中. 石英与鲕绿泥石共存的现象显示,宣威煤中石英来源于富含Fe和Al的硅质热液流,而非岩石碎屑沉积;此外,在肺癌高发区(来宾镇),其煤中Si+Fe质矿物颗粒含量较Si质矿物高. 今后将重点研究石英颗粒在Fe参与下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