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4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37篇
安全科学   92篇
废物处理   29篇
环保管理   62篇
综合类   184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33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22篇
灾害及防治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51.
利用脱氧核糖氧化法考察了飞灰颗粒物,包括5种燃煤飞灰及一种燃木飞灰,生物氧化能力以及外加螯合剂的影响。结果证实,不同来源飞灰颗粒物氧化剂产生能力不同,且燃煤飞灰产生方式不同,催化氧化剂产生能力亦不同。  相似文献   
352.
采用三种不同的工艺 (隔油 -破乳絮凝 -砂滤、隔油 -水解酸化 -SBR和隔油 -破乳絮凝 -SBR)对某油田采油废水进行了对比性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 :某油田采油废水经隔油 -破乳絮凝 -SBR处理后 ,COD、BOD去除率分别达到了 95 %和 90 %以上 ,出水指标达到了国家含油废水排放标准和回注水标准 ;经过隔油 -破乳絮凝 -砂滤处理后 ,COD和油去除率分别达到 85 %和 95 %以上 ,COD没有达到排放标准 ,油达到了排放标准 ;经隔油 -水解酸化 -SBR工艺处理后 ,COD、BOD去除率分别达到 85 %左右和 90 %以上 ,BOD达到了排放水标准 ,但 COD没有达到排放标准 ,仍需后续处理  相似文献   
353.
采用超声波辅助破乳法对安庆石化罐底油泥进行脱水处理,进而回收原油。考察了超声功率、水浴温度、超声时间、破乳剂加入量对油泥脱水率和原油回收率的影响。采用显微镜对处理前后的油泥内部结构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在超声频率28 k Hz、超声功率70 W、水浴温度70℃、超声时间15 min、破乳剂加入量50μg/g的最佳超声波辅助破乳条件下,油泥脱水率和原油回收率分别为92.3%和98.5%,比没有超声波辅助的传统破乳法分别提高了25.7百分点和12.3百分点。表征结果显示,经超声波辅助破乳处理后,水滴的粒径和数量均明显减少,说明超声波辐射可有效地改善油泥的破乳效果。  相似文献   
354.
专利资讯     
<正>专利名称:一种复合生物酶脱墨混合办公废纸的方法专利申请号:CN201310452621.9公开号:CN103485227A申请日:2013.09.27公开日:2014.01.01申请人:福建农林大学本发明公开一种复合生物酶脱墨混合办公废纸的方法,该方法先将办公废纸手工撕成25×25 mm大小碎片,浸泡1 0 mi n,置于卧式水力碎浆机中疏解得到备用浆。再将备用浆置于碎浆机中加水升温并调节p H值,加入复合生物酶和  相似文献   
355.
采用化学破乳-Fenton试剂处理乳化液废水,考察了相关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特点和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酸化作用中,静电作用对破乳有着关键性影响,降低乳化液废水pH值,有利于乳化液废水的油水分离;混凝剂投加量和废水pH值直接决定着破乳效果,油滴分散体系脱稳的适宜pH值既能使油滴间静电斥力较小,又能使大分子量的、大比表面积的多核络合离子通过电中和、吸附架桥、卷扫的作用来强化油水分散体系脱稳.Fenton氧化中,对于特定的Fe2+浓度,随着n(H2O2)/n(Fe2+)增加,COD去除程度增加,但增加的幅度越来越小,同时COD去除率达到稳定所需要的时间相应增加,适宜的摩尔比为20;废水Fenton体系H2O2开始阶段急速降低然后趋于平缓,体系Fe2+反应开始很短时间内急剧降低并趋于某一稳定值,H2O2浓度、Fe2+浓度随时间变化遵循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356.
文章以化学清洗法为主要处理手段,其中以破稳剂、清洗剂和重金属离子固化剂为主要药剂进行处理。现场工程实践结果表明:当破稳剂浓度为50g/L、清洗剂浓度为5%、重金属离子固化剂浓度为20%时,磺化水基钻井液经此工艺处理后可达到DB23/T 1413—2010《油田含油污泥综合利用污染控制标准》及GB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357.
<正>7月5日,杭州一辆公交车发生火灾,事故已造成32人受伤,当时车内有80余名乘客。经调查,疑人为纵火事故。公交安全事故近年来频发,已经成为社会不容回避的沉重命题。其中,无论是人为制造还是类似于高温导致的起火事件,都在短时期内给公众和舆论带来了冲击与反思。然而事件过后,人们似乎又陷入习惯性的集体遗忘,因此诸多本可弥补的安全漏洞并未得以妥善解决。就杭州公交起火事件而言,必须被汲取的教训可分为两大方面。一是公交安全的硬件还需要不断加以提升。专家指出,仅仅依靠安全锤,并不足以确保公  相似文献   
358.
农地整治效率评价研究——基于标杆管理和DEA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地整治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三农"问题解决的重要举措。近年来,中国政府在农地整治领域的投入逐年增加。本文以湖北省岗前平原工程模式区的22个县(市、区)农地整治为对象,收集并整理其投入和产出的数据,运用标杆管理理论和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对其效率进行评价,包括综合效率、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及超效率,判断其DEA有效性,提出农地整治DEA无效地区的标杆选择方法,确立出DEA有效地区为农地整治的备选标杆,运用投影分析法找出DEA无效地区与标杆间的效率差距并分析原因,进一步提出向标杆学习的持续改进方法并对改进的效果进行检查。研究表明:湖北省岗前平原工程模式区农地整治的效率整体较高,其中DEA综合效率有效的地区9个,13个地区的技术效率有效,9个地区的规模效率有效,三个效率均值依次是0.912 9,0.949 5,0.962 0,且该工程模式区的西、中、东三个片区农地整治的效率均值呈现出中间高两边低的明显态势;农地整治DEA无效的地区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江夏区等5个地区单位面积投资冗余率超过了10%,武穴市等4个地区的平均建设规模的冗余率超过20%,土地纠纷减少率、田块规整变化率和水土流失治理率3个指标不足率较高,江夏区土地纠纷减少和田块规整变化不足率均最高,分别达到28.31%和15.79%。在未来的项目中,湖北省岗前平原工程模式区农地整治应注意其投入规模,优化投入产出结构,提高投入资源的合理利用程度,同时提高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以促进综合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359.
为进一步突出现阶段我国消防工程的科研效能,优化投入产出结构,集中采用数据包络分析中的CCR和BCC模型,对国内开设消防工程专业的13所高校2010—2014年的科研效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3所高校中有10所高校综合效率为"1",即77%的高校处于投入产出效能最优状态;DMU9、DMU11、DMU13三所高校纯规模效率分别为0.813、0.989、0.211,表明加强对消防专业建立较晚的高校的支持力度很有必要;2010—2014年,我国消防科研效能的平衡度呈波动上升,人力资源投入和科技产出指标的相关性较显著,重点高校的科研效率平均高于普通院校将近0.1个效率点,表明对消防科研的发展总体而言,需从重视绝对数量的硬性资源投入转向科研质量的相对投入,以促进专业持续、有效发展。  相似文献   
360.
针对页岩气开采过程中产生的非常规压裂返排液具有高粘度、高COD及高稳定性的特点,以Fe(NO3)3和Ca(Cl O)2为原料,采用化学湿法中的两步法合成了一种绿色氧化剂K2Fe O4,并对合成出的K2Fe O4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到合成的高铁酸钾产率为67.63%,纯度为93.41%。采用X衍射、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及X衍射能谱,对合成的K2Fe O4进行了表征。将K2Fe O4作为某气田页岩气压裂返排液的高效破胶剂,并对影响破胶效果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确定了K2Fe O4的加量为3 000 mg/L,体系p H为11.0及反应时间为40 min的最优条件,在最优条件下,得到出水的粘度为1.4 m Pa·s,其COD、SS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为59.1%、93.3%和88.9%。通过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进行了微观观察,对K2Fe O4氧化非常规压裂返排液中主要成分胍胶的过程进行了机理分析。研究还发现,K2Fe O4在还原分解后,具有比单一铁离子更强的混凝效果。因此,K2Fe O4的应用对页岩气压裂返排液的处理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