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3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426篇
安全科学   43篇
废物处理   53篇
环保管理   54篇
综合类   852篇
基础理论   213篇
污染及防治   115篇
评价与监测   139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研究了碱/抗坏血酸(H2A)活化分子氧体系(碱/H2A体系)氧化水中三价(As(III))的过程与机理.考察了pH、H2A浓度、As(III)初始浓度、水中常见阴离子(Cl-、NO3-、HCO3-)和有机质富里酸对As(III)氧化效率的影响,通过自由基抑制实验及电子自旋共振(ESR)鉴定了体系中的活性氧物质(ROS),并采用液相色谱-质谱分析技术鉴定了H2A的降解产物.结果表明,在pH=9~12范围内,pH值越高,As(III)氧化速率越快;pH=10条件下,随着H2A浓度从0.05 mmol·L-1增加到1 mmol·L-1,反应1 h后,As(III)氧化率从24%增加至92%.机理研究结果表明,H2O2是碱/H2A活化分子氧体系中氧化As(III)的主要ROS,它主要来自碱性条件下H2A与分子氧的单电子或双电子反应,同时,体系中H2A也发生了氧化性降解.碱/H2A体系可用于含废水的预处理,并与离子交换吸附方法联合,实现高效除.  相似文献   
92.
铁基硅盐对土壤环境镉砷赋存形态及转化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铁基硅盐对土壤镉赋存形态影响及各形态间转化规律,采用室内长期淹水培养吸附实验,研究不同比例铁硅材料对土壤离子态镉活性影响;筛选适宜铁基硅盐(FS)配比同时添加腐殖酸(FSC)和金属氧化物(FSCa),明确复配处理土壤中镉分级形态转化程度.结果显示,铁:硅比值增加10%,土壤pH值平均降低0.35;F2-S8处理土壤离子态镉降幅71%;F10-S0处理土壤离子态降低59.9%,离子态镉含量与硅酸盐-铁盐施用量互呈反比;处理F4-S6和F6-S4之间镉、钝化率产生交点,约为25%~30%.土壤中镉主要以可溶态为主,占比58%;主要以铁铝氧化态和钙结合态为主,占比40%和23%.铁硅比例为5:5或5.5:4.5左右复配能有效将铝结合态和铁铝氧化态转变为钙结合态和残渣态,可溶态镉转化为碳酸盐结合态镉以及铁锰氧化态镉,同步降低土壤中镉的活性.  相似文献   
93.
为探究原位覆盖材料对表层沉积物(As)的钝化效果,选择可推广应用的锁磷剂(LMB)和增氧剂(CaO2+CaCO3),通过室内培养实验,应用微电极技术和高分辨率平衡式间隙水采集技术(HR-Peeper),研究覆盖材料对沉积物中(As)钝化的影响机制。实验设置锁磷剂组、增氧剂组和对照组共3个处理组,分为4个实验阶段(分别以加入覆盖剂后的第4,30,90,150天为节点)。结果表明:锁磷剂与增氧剂可有效去除沉积物中的As。锁磷剂覆盖最高可降低50.86%的溶解态As,影响深度可达到-100 mm,有效期150 d。增氧剂覆盖最高可降低55.52%的溶解态As,影响深度为-100 mm,90 d后效果减弱。锁磷剂与增氧剂覆盖显著降低了溶解态As的释放通量。锁磷剂上的镧离子对酸盐有很强的亲和力,可去除溶液中的酸盐。此外,锁磷剂和增氧剂增加了沉积物-水界面中的Eh值,使Fe (Ⅱ)被氧化成Fe (Ⅲ),吸附As从而降低As浓度。此外,溶解态As与Fe (Ⅱ)在沉积物剖面上同步变化且显著正相关(P<0.001),证实了Fe和As的耦合释放机制。研究结果可为淡水生态系统中As污染的控制和治理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94.
(As)是一种持久性、毒性强的致癌污染物。近年来我国As污染事件频发,故制定As的人体健康水质基准具有重要意义。以辽河铁岭段为研究对象,采集并分析水样和不同营养级的鱼样中As含量。结合文献调研,确定As的污染物毒性参数与辽河铁岭段饮水相关的部分人群暴露参数;基于线上问卷调查,计算本地居民人均第2、3、4营养级鱼类摄入量分别为0.0268,0.0323,0.0027 kg/d,进而推导出当地代表性鱼类As的第2、3、4营养级国家生物累积因子为8.256,9.281,10.197 L/kg。根据以上参数计算出辽河铁岭段As的人体健康水质基准值为1.976×10-5 mg/L,研究结果可为辽河流域制定水质标准提供参考,为更加科学有效地管控污染物排放和保护人体健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5.
富硅稻壳灰对水稻吸收砷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向土壤中添加富硅稻壳灰提高土壤溶液中Si浓度可以有效抑制水稻对As的吸收. 为了探索富硅稻壳灰对水稻吸收As的内在调控机理,于2020年在湖南省永州市道县开展了大田试验. 结果表明:富硅稻壳灰的添加使土壤孔隙水中Si浓度较对照组显著增加了866.0%,这为水稻生长提供了充足的Si,使Si在与As的竞争吸收中占据主导作用,同时富硅稻壳灰促进了土壤铁氧化物的沉淀,使孔隙水中As浓度下降了20.3%,这一过程中由于铁氧化物的还原溶解而释放的As重新被固持. 水稻根系铁膜的形成对As的截留作用是抑制As向地上部转运的关键,富硅稻壳灰通过促进通气组织的形成来增加根系氧化能力,使水稻根表铁膜铁浓度(DCB-Fe)较对照组增加了47.3%,使根表铁膜As浓度(DCB-As)较对照组增加了41.0%. 富硅稻壳灰为水稻生长供应的足量Si,通过下调水稻根系中Si转运蛋白Lsi1和Lsi2的表达,从而限制了水稻根系对As(Ⅲ)的吸收,结果显示富硅稻壳灰使精米中无机As浓度降低了29.1%,低于GB 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限值. 该研究通过大田试验,从土壤孔隙水、水稻根表铁膜以及Si与As在水稻茎叶和稻米运输中的竞争作用三方面系统论述了低温燃烧条件下制备的富硅稻壳灰对水稻吸收As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以0.2%的施加比例施加富硅稻壳灰有效降低了水稻籽粒中无机As 含量,为As污染土壤的水稻安全生产利用提供有效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96.
为研究硅肥影响土壤中生物有效态镉(Cd)和(As)的主要因素,选择不同性质的3种碱性硅肥[Na2SiO3、 CaSiO3与ASSF (pH 9~11)]和一种弱酸偏中性可溶硅肥(NSSF,pH 5~6)并通过添加不同用量硅肥(25~800 mg·kg-1,以Si计)开展室内土盆试验,淹水共育21 d后对土壤基本理化性质进行检测,同时利用薄膜扩散梯度(DGT)提取土壤生物有效态Cd和As.结果表明,不同性质硅肥施用对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影响差异显著,具体来说:3种碱性硅肥均显著提升土壤pH值(P<0.05),其中Na2SiO3提升土壤pH能力最强;而NSSF的施用则显著降低土壤pH值但提升了土壤Eh值(P<0.05),每单位质量(mg) Si添加量的NSSF可使土壤pH下降0.001 7个单位;在Si添加量达到400 mg·kg-1后,3种碱性硅肥和NSSF土壤pH和Eh变化都趋于平缓. 4种不同性质硅肥提升土壤有效硅含量能...  相似文献   
97.
资讯快递     
要闻治淮形势依然严峻全国环境保护部际联席会议暨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专题会议24日在扬州举行。会议指出,沿淮4省流域治污工作取得新进展,但还存在4方面问题:工业企业密集,违法排污甚至污染事故依然存在;部分治污工程项目进展缓慢;部分出境断面氨氮污染问题凸显;城镇污水处理厂效能不足。淮河水质属中度污染,治污  相似文献   
98.
硫铁矿烧渣(俗称"红砂")是硫酸工业的固体废弃物,一般出售给钢厂。将红砂与硫酸混合后,通入氨水,得到氢氧化铁沉淀,氢氧化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本试验证明了制取的硫酸亚铁可以作为很好的除剂,不仅具有良好的混凝除效果,而且使固体废物得到了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99.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水中痕量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贵峰 《环境与开发》1999,14(3):29-29,32
报道应用氢化物原子荧光分析技术,测定废水中痕量的方法,通过实验提出了只应用低浓度KBH4溶液即可有效地减轻或消除多种金属元素对的干扰。此方法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再现性。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