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63篇 |
免费 | 393篇 |
国内免费 | 1649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352篇 |
废物处理 | 68篇 |
环保管理 | 118篇 |
综合类 | 2678篇 |
基础理论 | 282篇 |
污染及防治 | 805篇 |
评价与监测 | 56篇 |
社会与环境 | 17篇 |
灾害及防治 | 2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0篇 |
2023年 | 121篇 |
2022年 | 182篇 |
2021年 | 211篇 |
2020年 | 169篇 |
2019年 | 211篇 |
2018年 | 165篇 |
2017年 | 168篇 |
2016年 | 220篇 |
2015年 | 211篇 |
2014年 | 265篇 |
2013年 | 171篇 |
2012年 | 189篇 |
2011年 | 220篇 |
2010年 | 189篇 |
2009年 | 215篇 |
2008年 | 225篇 |
2007年 | 196篇 |
2006年 | 198篇 |
2005年 | 168篇 |
2004年 | 153篇 |
2003年 | 126篇 |
2002年 | 55篇 |
2001年 | 60篇 |
2000年 | 41篇 |
1999年 | 38篇 |
1998年 | 35篇 |
1997年 | 36篇 |
1996年 | 25篇 |
1995年 | 36篇 |
1994年 | 20篇 |
1993年 | 12篇 |
1992年 | 10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13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4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1 毫秒
71.
焦化废水脱氮处理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述了焦化废水脱氮处理方法,包括蒸氨法、折点加氯法、吸附法、催化湿式氧化法、烟道气治理法及生物法,介绍了传统处理方法的改进措施及其适用情况,并对生物脱氮领域最新研究理论及工艺发展方向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72.
综述了USB反应器进行生物反硝化的历史沿革、研究现状 ,并对其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描述。最后 ,对USB反应器进行生物反硝化的应用前景作了科学的分析 相似文献
73.
短程硝化的实现、维持与过程控制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短程生物脱氮技术目前倍受人们的关注,国内外学者对短程硝化提出了多种实现及维持的控制途径,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由于活性污泥法中DO,ORP,pH的变化规律从不同角度不同程度地反映了生物脱氮反应的进程,所以用它们作为控制参数就可以对生物脱氮反应进行过程控制。在分析中,通过对国内外短程硝化控制途径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的分析和总结,针对目前在实现短程硝化及维持短程硝化各种途径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通过在线检测DO,pH,ORP来实现与维持短程硝化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74.
焦化废水脱氮处理技术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评述了焦化废水脱氮处理方法,包括蒸氨法、折点加氯法、吸附法、催化湿式氧化法、烟道气治理法及生物法,介绍了传统处理方法的改进措施及其适用情况,并对生物脱氮领域最新研究理论及工艺发展方向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75.
大型蚤毒理试验应用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型蚤作为国际公认的标准试验生物,其毒理试验被许多国家定为毒性必测项目,各国纷纷建立了自己的标准方法,因此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在分析中,主要介绍了大型蚤的试验培养技术和国内外对其毒理试验方面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76.
对采用共沉淀法制备的纳米Fe3O4颗粒进行表征,并探究在中温(35 ℃)厌氧消化过程中纳米Fe3O4浓度对产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Fe3O4浓度为100 mg/L时可使厌氧体系中的氨氮浓度维持在600~1 200 mg/L,pH为7~8,TCODCr以及SCODCr去除率分别提高了8.35%和9.90%;该浓度下厌氧体系中产生的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最大,可达4 300 mg/L,且强化了对乙酸的利用;该试验组的产气性能最好,相对于空白组,其累积产气量提高了28.08%,产气周期缩短了2 d,甲烷浓度提高了6%。 相似文献
77.
针对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深度脱氮的需求,设计了以木屑与硫磺颗粒为填料(质量比1:1)的反硝化生物滤池,对碳氮比失衡的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进行深度脱氮处理。结果表明,木屑释放碳源速率在10 d之后趋于稳定,COD中(40.6±10.0)%是反硝化菌可直接利用的VFA。反硝化生物滤池运行的最佳HRT为10 h,在此条件下,进水硝酸盐(以N计)浓度为30 mg·L-1时,出水硝酸盐浓度最低为11.5 mg·L-1,亚硝酸盐(以N计)浓度最低为1.4 mg·L-1,反硝化生物滤池内未发生硝酸盐异化还原(DNRA)作用,出水无氨氮积累。出水SO42-浓度最高为73.8 mg·L-1。反硝化生物滤池运行稳定后,出水中COD未超过30 mg·L-1,木屑释放的碳源与异养反硝化过程消耗的碳源持平,经反硝化生物滤池深度处理的出水中无过量残留有机物。出水pH稳定在6.9~7.4范围内,反硝化生物滤池无需外加碱类物质。 相似文献
78.
探究在碳纤维毡电极上利用恒电压电化学聚合聚吡咯(PPy)的聚合效果,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线(FTIR)及扫描电镜(SEM)对其进行表征;将聚吡咯覆膜改性后的碳纤维毡电极应用到自养反硝化的电极生物膜反应器(BER)中,考察电极改性对自养反硝化电极生物膜反应器的硝酸盐氮去除性能影响,并研究电极改性对生物膜附着量及生物膜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恒电压电化学聚合能够在碳纤维电极表面形成均匀稳定的聚吡咯膜,从而实现聚吡咯在炭纤维毡电极上的覆膜改性。改性后的电极应用到自养反硝化电极生物膜反应器中,可使反应器对NO3--N的去除效率由对照反应器的67.3%增加到83.9%,处理效果提高了24.7%。对反应器内电极生物膜进行生物量测定和扫描电镜分析,可以看到R2反应器中改性电极生物膜附着量明显多于R1反应器中未改性电极生物膜的附着量,说明电极改性有利于生物膜的附着。电极生物膜微生物16S rDNA分析中R1反应器电极生物膜菌落组成中优势菌属为Dechloromonas sp.,而R2反应器电极生物膜的优势菌为Hydrogenophaga sp.(噬氢菌属)和Thauera sp.(陶厄氏菌属),两者有明显差别,并且R2反应器比R1反应器生物膜的菌落组成更多样化,这说明电极材料的改性对电极生物膜微生物群落的组成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79.
针对餐厨废水的水质特点,提出低C/N下的短程硝化反硝化餐厨废水处理组合工艺。通过控制微氧区、好氧区DO分别为0.5 mg/L和2.5 mg/L;硝化液,微氧区混合液和污泥回流比分别为200%、100%和100%,可以实现NO2--N累积率达到90%以上,COD、氨氮平均去除率为73.42%和98.57%。较低的C/N使得反硝化效果不佳,对反应器进水补充适量的甲醇作为碳源,在COD/TN约为4的情况下,以NO2--N为主的反硝化可以使反应器对TN的去除率达到94%,出水各项指标符合相关排放标准,实现了餐厨废水高效和经济的生物脱氮。 相似文献
80.
接种普通活性污泥,以人工配制高氨废水为基质。在SBR中通过逐步提高进水氨氮浓度并控制低溶解氧的方法,经过58 d连续运行使出水NO2--N/NH4+-N维持在0.88~1.25,成功实现了半亚硝化的启动。通过对典型周期内氮素转化及N2O释放特性的考察表明:周期内DO浓度基本维持在0.4 mg/L以下,NH4+-N浓度由410.46 mg/L下降至257.26 mg/L。NO2--N浓度由162.90 mg/L升高至295.80 mg/L,NO3--N浓度由27.01 mg/L逐渐升高至50.16 mg/L。pH先由7.94升高到8.01后缓慢降至7.96,溶解性N2O浓度基本维持在0.07 mg/L。初期(0~20 min)气态N2O浓度由0.13 mg/L迅速升至1.13 mg/L后急剧下降到0.34 mg/L,随后缓慢升至0.54 mg/L。初期N2O的平均释放速率高达0.84 mg/min,这主要是上周期沉淀阶段产生并附着在污泥中的N2O受曝气吹脱所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