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9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147篇
安全科学   23篇
废物处理   25篇
环保管理   9篇
综合类   268篇
基础理论   97篇
污染及防治   73篇
评价与监测   3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61.
江河中有机污染物在鲤鱼体内富集与释放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第二松花江重点有机污染物硝基芳烃为研究对象,用改进的双膜理论预测了7种硝基芳烃的挥发速率常数,快速测定了它们在鱼体内的富集与释放速率常数,用获得的参数及二室模型预测这7种化合物的鱼体内的迁移过程,并与模拟实验测定的结果进行比较,得到了比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62.
微生物降解硝基芳香烃及其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尹萍  杨彦希 《环境科学》1998,19(6):79-83
综述降解硝基芳烃的微生物类群,代谢途径,遗传操作及其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63.
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废水中的苯胺和硝基苯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建立了MicroPAKCN-10柱和69%正己烷加30%二氯甲烷加1%异丙醇为流动相,用紫外鉴定器在254nm处检测的液相色谱系统,并用该系统测试了染料厂废水。方法检出限为:苯胺7.16ng,邻硝基苯胺1.52ng,间硝基苯胺2.48ng,对硝基苯胺5.39ng。回收率为80%~99%,变异系数在1.82%~9.96%之间。   相似文献   
64.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饮用水中酚类化合物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奚家轩 《环境化学》2004,23(2):235-236
酚类化合物作为炼焦、造纸、化工等行业工业污水的主要污染物,在生活污水、天然水和饮用水中普遍存在.酚类化合物有毒,它使饮用水带有令人厌恶的气味和味道.长期饮用被酚类化合物污染的饮用水,可引起头昏、出疹和瘙痒等神经系统的症状,具有致癌、致畸和致突变的潜在毒性,因  相似文献   
65.
硝基苯胺同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及其毒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月  肖尚友  陈华  夏之宁 《环境化学》2004,23(5):529-533
运用毛细管电泳相互作用分析的峰漂移模型 ,在接近于生物大分子与配体作用所需要的生理条件下 ,测定了典型有机物邻 、间 、对 硝基苯胺三种化合物共存时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的结合常数 .结合常数大小顺序是 :邻 硝基苯胺 >对 硝基苯胺 >间 硝基苯胺 .根据三种物质作用前后紫外吸收强度的变化推算出的结果与实验结果具有一致性 .对这些结合常数与该三种物质的生物实验毒性她据及其分子结构参数的相关性进行比较分析 ,发现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这表明用毛细管电泳相互作用分析方法评价硝基苯胺的生物毒性具有一定可行性 .  相似文献   
66.
回顾了硝基芳香化合物和偶氮化合物在厌氧条件下的生物脱毒、转化和矿化作用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表明 ,由于硝基和偶氮基具有强烈的吸电子性 ,好氧条件下很难降解。但是 ,硝基和偶氮基芳香化合物在产甲烷菌群作用下较易还原脱毒 ,转化为相应的芳香胺类 ,其毒性要小几个数量级 ,因而有些毒性很高的芳香化合物废水可利用厌氧反应器处理 ,而且反应过程中发现一些芳香胺类化合物可被完全矿化 ,表明一些含氮芳香化合物可作为厌氧菌的碳源和能源 ,在厌氧条件下被完全生物降解。  相似文献   
67.
2,4-二硝基酚的超声波及协同降解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 2 ,4 二硝基酚为研究对象 ,探讨了超声功率、氧化剂H2 O2 与Fenton试剂等因素对其超声降解效率的影响 .2 ,4 二硝基酚在超声波 (US)、US H2 O2 和US Fe2 H2 O2 体系中的降解均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式 .超声波和Fe2 H2 O2 体系在 2 ,4 二硝基酚的降解过程中存在着协同效应 ,而在Cu2 H2 O2 和超声波体系中未观察到相似的协同效应 .  相似文献   
68.
田婧宜  杨方星 《环境化学》2023,(7):2273-2281
过敏原的硝基化会引起其致敏潜能的增强,进而带来更大的致敏性健康风险.过敏原蛋白质通常含有多个酪氨酸硝基化位点,分析过敏原硝基化的位点选择性是探究硝基化对过敏原致敏性影响的重要基础.本文以尘螨过敏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同时定量分析3种尘螨过敏原(Der f 1、Der p 1和Der p 2)的13个酪氨酸位点硝基化程度的方法,并应用于分析3种尘螨过敏原在过氧亚硝酸盐硝基化作用下的位点选择性.结果表明,3种尘螨过敏原均发生了位点特异性的硝基化,Y195、Y37和Y92分别为Der f 1、Der p 1和Der p 2中反应活性最高的硝基化位点.尘螨过敏原位点选择性的硝基化表明,在评价硝基化尘螨过敏原的致敏性变化时应当考虑其位点特异性的硝基化状况.  相似文献   
69.
为探讨酚类化合物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实验研究了多刺裸腹溞(Moina macrocopa)暴露于不同浓度的苯酚(0.25、0.75、1.25、1.75、2.25mg·L-1)、邻苯二酚(0.10、0.25、0.40、0.55、0.70mg·L-1)和间苯二酚(0.015、0.030、0.045、0.060、0.075mg·L-1)后,体内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力的动态变化. 结果表明,3种酚类化合物处理24h后,多刺裸腹溞体内GST活力随染毒浓度的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 处理48h后,体内GST活力随苯酚和邻苯二酚浓度的升高逐渐降低,而间苯二酚对GST活力的影响与处理24h后GST活力的变化趋势相似. 3种酚类化合物处理24h、48h后,多刺裸腹溞体内AChE活力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 48h处理多刺裸腹溞体内GST和AChE活力均显著低于24h处理. 短时间内低浓度酚类化合物对GST和AChE活力具有诱导作用,但随着酚类化合物处理浓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酶活力受到显著抑制. GST和AChE活力的变化能够灵敏地反映出酚类化合物对多刺裸腹溞的毒性大小及造成的损伤,初步推断可作为生物标志物来评价酚类污染物对水生生物的生化毒性.  相似文献   
70.
硝基芳香化合物是环境中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之一 ,对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 ,利用生物技术对这类有机物进行降解是行之有效的新途径。针对几种单环硝基芳香化合物好氧降解的微生物、降解途径以及降解过程中的主要酶、降解性质粒、基因定位等分子遗传学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