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2篇
安全科学   59篇
废物处理   16篇
环保管理   11篇
综合类   77篇
基础理论   7篇
污染及防治   26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01.
硫化叶菌病毒(Sulfolobus virus)STSV2脱氧尿苷焦磷酸酶(dUTPase)基因进行克隆表达,并分析其酶学特征.根据STSV2的dUTPase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以病毒STSV2 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将产物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然后,将其转化至Escherichia coli BL21(DE3)进行dUTPase的IPTG诱导表达及纯化,通过SDS-PAGE检测其大小,并测定其酶学活性.结果表明,诱导表达的重组dUTPase蛋白分子量(Mr)约为38×103(含pET32a(+)自带的助溶标签),重组dUTPase在Mg2+存在的情况下能特异性催化dUTP生成dUMP和PPi,其反应最适温度为60℃,在pH值3-8之间有较高的活性,其在提高PCR扩增效率和特异性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本研究通过克隆表达获得了硫化叶菌病毒(Sulfolobus virus)STSV2脱氧尿苷焦磷酸酶,其在基因扩增领域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图5表1参18  相似文献   
102.
针对硫化罐齿块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裂纹等使用缺陷甚至导致失效的问题,采用有限元方法,对一台硫化罐的齿块啮合强度进行了校核和 应力分析,基于各个危险截面的应力水平计算结果对该设备快开门结构强度进行了评价。并结合该设备在定期检验过程中发现的缺陷形式,对 缺陷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满足啮合强度计算的条件下,该设备的齿块在非危险截面的齿块根部出现了疲劳裂纹,该缺陷的产生和 扩展与制造环节和设备使用过程中的疲劳有关。基于分析结果提出在役硫化罐定期检验的关键位置和检验周期,为该类容器的制造和定期检验 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3.
本研究以微米零价铁(ZVI)为核心,对ZVI进行硫化改性和海藻酸钠(SA)负载,成功制备一种高效去除Cr(Ⅵ)的功能性材料(SZVI-SA).考察了材料制备过程中螯合剂种类、质量分数、S/Fe等参数对Cr(Ⅵ)去除的影响.采用SEM-EDS、TEM、XRD和XPS等对材料进行表征分析,讨论去除机制.实验结果表明,选择7%的Fe3+为海藻酸钠螯合剂,S/Fe=3.5、干燥温度70℃作为材料制备的较优条件;SZVI-SA对Cr(Ⅵ)的去除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速率主要受Cr(Ⅵ)与SZVI-SA结合位点之间的化学反应速率控制.表征结果表明,SZVI-SA有效成分为FeS,比表面积较大为97.83 m2·g-1,以微孔为主,孔隙较多.SZVI-SA对Cr(Ⅵ)的还原去除率可达92%,同时能有效地去除反应后溶液中的Cr(Ⅲ)和Fe(Ⅲ).SZVI-SA与Cr(Ⅵ)的反应机制主要为氧化还原反应,主要还原活性物质为Fe2+、S2-和S22-;反应后生成的Fe(Ⅲ)和Cr(Ⅲ)最终以Fe(OH)3、Cr(OH)3和Cr2O3的形式沉淀分离.  相似文献   
104.
唐义宏 《劳动保护》1992,(10):38-38
我矿79号、84号矿体含硫高,硫品位在18~20%,最高可达40%以上,属高硫化矿体。矿石易氧化发热,工作面空气温度一般可达到3O~40℃,“最高可达50~60℃,孔内温度高达 80~90℃,自爆征兆出现频繁。 1962~1983年期间,在采掘过程中,曾先后6次发生炸药自爆事故。 几年来,根据试验和在实际工作中的摸索、总结,我们发现,引起自爆因素有三点。一是矿石中黄铁矿、硫酸铁和水份是引起药包自爆的主要物质,即自爆三要素。二是药包周围(炮孔)温度对药包自爆及其延滞时间有很大影响。三是矿石中所含水份的含酸量(pH值)的多少对引起炸药自爆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5.
刘名扬 《四川环境》1993,12(2):29-35
本文研究了“金刚石合成棒含镍酸洗废水的处理”,采用硫化沉淀法,因金属硫化物的溶度积小于金属氢氧化物的溶度积,使镍沉淀完全彻底,不可能出现返溶现象,水质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并讨论了含镍废水处理的PH值、硫化钠浓度、搅拌时间、沉降速度与镍沉淀率的关系和影响。得出了处理金刚石合成棒含镍酸洗废水的基本原理,获得了最佳的工艺技术条件,为工业化处理含镍废水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6.
硫化是橡胶加工中重要的工艺过程。其原理是橡胶大分子在加热下与交联剂硫磺发生化学反应,交联成为立体网状结构的过程。通过硫化,人们可以得到定型的具有实用价值的橡胶制品。硫化罐是橡胶工业最早使用的硫化设备,分为直接蒸汽硫化和间接蒸汽硫化硫化罐长期被用来硫化各种橡胶制品,有“万能”硫化装备之称。硫化罐直径大小不一,大的直径高达3.5~5m,其优点是投资省、效率高、占地小、易操作,变换橡胶产品品种机动灵活。但其最大缺点是,蒸汽热量损失大,受热温度不均,劳动强度大、用人多,环境污染严重、安全隐患难以消除。因而,近年来,其使用范围不断缩小,已逐渐为其他的硫化设备所取代。目前,只在巨型工程轮胎、大型胶辊、胶鞋以及少量工业橡胶制品方面仍保留着该种硫化方式。按硫化条件,硫化可分为冷硫化、室温硫化和热硫化三类。热硫化过程是安全管理的重点,由于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硫化罐在硫化过程中,稍不注意容易酿成爆炸事故。  相似文献   
107.
采用热重技术对影响CeO2/γ-Al2O3硫化反应的因素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随着温度升高和SO2浓度增加,CeO2转化率会上升,但是温度对转化率的影响不是十分明显.烟气中的O2参与了硫化反应.水蒸汽对CeO2与SO2反应的影响很小.在不考虑γ-Al2O3载体与SO2反应的条件下,负载CeO2的硫化反应是可再生的.对不同温度和不同SO2浓度的试验结果进行拟合得到了反应的本征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108.
在N,2气氛下,利用热重分析仪和管式炉研究了高硫煤还原分解磷石膏过程中CaS的生成机理.研究表明.在1000~1150℃温度范围内.磷石膏中的CaSO4与煤粉或汽化产生的CO反应是生成CaS的主要反应.CaS的生成机理可以通过固-固反应机理、气-固反应机理或联合作用机理等模型进行解释.通过对磷石膏分解产物的XRD-SEM图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粒径高硫煤对CaS生成量的影响是通过改变CaS的生成机理来实现的.高硫煤粒径较小时.利于气-固反应的发生,而产生大量CaS,反之则以固-固反应机制为主.CaS的生成也相对难些.  相似文献   
109.
以煤矸石为原料,以水玻璃和Na OH为改性剂,制备改性煤矸石。改性煤矸石进一步硫化,用于对Cr(Ⅵ)的解毒与固化研究,并采用XRD、FTIR、TEM/EDS、XPS等对固化产物进行检测。当硫化物与Cr(Ⅵ)的质量比大于17.5∶1时,总铬的浸出浓度小于1 mg/L,铬固化率大于99%。硫化改性煤矸石对Cr(Ⅵ)的最大固化量为1.2%。试验过程中,S2-被氧化成了S2+(平均化合价),Cr(Ⅵ)被还原成了Cr(Ⅲ),随后Cr(Ⅲ)进入非晶质结构中并被固化。  相似文献   
110.
利用臭氧氧化技术对铅锌硫化矿浮选过程各单元作业废水及尾矿库外排水进行处理,根据硫酸根离子浓度增量计算废水中低价态硫(价态小于+6)浓度.采用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PTC-GC/MS)检测浮选药剂(丁基二硫代碳酸钠(n-BX)、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DDTC)、腐殖酸钠(SH)、松醇油)水溶液的自然降解产物、尾矿库进水及外排水中的挥发性有机硫化物(VOSCs).结果表明,尾矿库主要进水水源中低价态硫浓度为112 mg·L-1,其中,二硫化碳(CS2)在检测组分中所占相对比例为35.60%,是主要的VOSCs物质.各单元作业中浮选作业工段加入大量浮选药剂,浮选药剂水溶液自然降解产物中均检出CS2,而用药量最大的n-BX(C5H9Na OS2)自然降解产物中CS2相对比例最高(80.33%),因此,n-BX是浮选废水中VOSCs主要药剂来源.尾矿库外排水中低价态硫浓度为22 mg·L-1,其中,VOSCs物质主要有3,6-二甲基-1,2,4,5-四硫环己烷(C2H4S4)、N-巯基-甲酰胺(CH2SNO)和2-甲基-3-噻唑啉(C4H7NS),尾矿库外排水中C2H4S4所占相对比例为22.59%,是主要VOSCs物质.尾矿库水体中微生物通过消耗CS2生成C2H4S4进行新陈代谢.本研究结果可为铅锌硫化矿浮选工艺改进和安全排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