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9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117篇
安全科学   31篇
环保管理   91篇
综合类   530篇
基础理论   67篇
污染及防治   24篇
评价与监测   70篇
社会与环境   37篇
灾害及防治   17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1.
河蚬或藻存在下组合扰动对内源磷迁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阐明河蚬(Corbicula fluminea)或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存在下,物理和摇蚊幼虫组合扰动对内源磷再生和迁移转化的影响,以太湖梅梁湾上覆水和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上覆水、间隙水、沉积物中不同形态磷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与摇蚊幼虫扰动和组合扰动相比,河蚬或藻类的出现都会使得上覆水中不同形态磷(总磷、溶解性总磷、溶解性磷酸盐、颗粒态磷)显著增加.河蚬或藻类均导致间隙水DIP明显降低,并致使DIP峰值区域向更深处迁移(3~4cm变为4~5cm),而对照试验则相反.与对照试验相比,河蚬或藻存在下组合扰动均导致0~4cm沉积物NH4Cl-P含量及其占总磷百分比降低,Fe/Al-P含量及其占总磷百分比增加,并且河蚬或藻对NH4Cl-P降低和Fe/Al-P增加的影响基本一致.在多种扰动因素存下,摇蚊幼虫对上覆水中DTP和DIP贡献最大,后者可能源于摇蚊幼虫显著降低了间隙水中DIP含量及沉积物中NH4Cl-P含量.这暗示了在组合扰动基础上叠加河蚬或者藻类,均进一步促进了内源磷再生和迁移.  相似文献   
812.
测定了天津滨海新区境内黑潴河沉积物中8种重金属(Cu,Cd,As,Pb,Cr,Zn,Ni和Hg)的质量分数,用富集因子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法进行了风险评价表明,黑潴河表层沉积物中w(Hg)和w(Cd)偏高,存在较高的生态风险,其余重金属的生态风险较低. 采用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对重金属的来源进行分析表明,Zn,Cr和Ni主要受控于自然因素,来源于自然环境中的母岩侵蚀;As和Cu主要受控于人为的农业生产活动;Cd和Hg来源于污水灌溉、周围地区化石燃料的燃烧以及生活废物的排放等;Pb的来源同时受控于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因素,但以人为因素为主. 此外,对文献报道的天津地区各类水体沉积物和土壤中的重金属的污染程度进行比较分析,并与区域内植物和鱼类体内重金属富集程度相联系, 结果表明,Cd和Hg的富集倍数显著偏高,是天津地区重金属污染的指示指标.   相似文献   
813.
为探究暴雨后地表径流与城市内涝关系,以兰州市为例,利用ArcGIS软件对其数字高程模型进行水文分析,获得了兰州市地表径流空间分布。根据地表径流空间分布规律,从城市全局视角分析了兰州市城市内涝问题,并对兰州市现有排洪道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易涝路段与径流路径具有高度相关性,地表径流流经大部分内涝路段,导致内涝发生,且径流路径的密集程度与内涝的严重程度相关,其中城关区最为严重,七里河区与西固区次之,安宁区相对轻微,符合兰州市现实情况,说明了该模型方法的正确性;内涝点集中分布在建筑用地、裸地(水泥地面等)区域,表明城市下垫面的高不透水率是造成道路积水的原因之一;优化后的排洪道使易涝区域的雨水就近排入洪道,减少了薄弱地区洪水冲入城市街道的可能性,减轻了地下排水设施的排水压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城市内涝问题;将山地原始沟渠巩固、加宽、延长为新建排洪道,减少了发生山洪的风险。因该研究区域黄河穿城而过,地表径流最终通过排洪道汇入黄河,故该方法可为我国后续整个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一河一盘棋”的整体防洪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14.
大沽排污河沉积物污染及生态风险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HaKanson生态风险指数法,研究了大沽排污河底泥中重金属(和砷)污染物对水域的污染程度,及其对水域总体造成的潜在风险影响。  相似文献   
815.
苏州河污染问题是上海市历年来环保工作中的难点,上海市委和市政府已决心化大力气从根本上解决苏州河黑臭问题并进行综合治理。目前的苏州河实在有损于正在腾飞中的大都市形象,对居民健康也十分不利。为了远近结合,既可以在短期内摆脱苏州河的黑臭问题,又可以为正在规划、设计的决策单位提供可靠的数据和论证,提议建造实验用苏州河防污闸。 实验防污闸可以建造在北新泾以东的苏州河段和西苏州河路附近的两条支流上。设计力求简单,操作方便。设想由一座钢制引桥式闸门组成,闸门装有限位块,可以从0~80度转动。  相似文献   
816.
根据1990~1991年调查,鳡鱼河现有鱼类39种和亚种,分别隶属于3目8科32属。其中新记录7种,在鱼类区系成份中鲤科占绝对优势,鳅科占第2位,其地理分布表现出四川东、西部鱼类过渡性特点,鳡鱼河鱼类资源破坏严重,亟待加强保护。  相似文献   
817.
河台金矿形成机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河台金矿测定了形成时的物理化学条件,T=200~280℃,P=573.3×10°Pa,fo_2=10~(-37)—10~(-39),成矿溶液具有Na~+>K~+>Ca~(2+),HCO_3~->Cl~_>F~->ΣS,CO_2>CH_4的特点,从早期到晚期,成矿溶液中的Au与Na~+、K~+、F~-、Cl~-等呈同步增长。在高压釜中不同温度压力下以不同浓度的NaHCO_3、HCl为介质对含金建造进行了淋滤试验;模拟了成矿时的温度压力条件,成功地用硫化物还原出溶液中的金,揭示出硫化物、溶液与还原金的定量关系,并阐述了成矿物质、成矿溶液的来源以及金在成矿溶液中的迁移形式和沉淀机制。  相似文献   
818.
珲春河是吉林省的主要河流,它发源于珲春市和黑龙江省东宁县交接处的老爷岭山脉,全长187.6公里,流经珲春市8个乡镇,最后流入图们江。昔日的珲春河河水清澈,盛产大马哈鱼、细鳞鱼、滩头鱼等。珲春河流域土地平坦、肥沃,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流域面积达3945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近30万亩。水田近12万亩,沿河人口12万。100多年来勤劳勇敢的珲春人,在大自然恩赐给的自然生态环境里,开荒种地,繁衍生息。今日的珲春河流域不仅是珲春市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中心,也是吉林省政府批准的经济开发区,国家在这里投资开发煤、火电、中朝、中苏口岸等。由于整个珲春河流域自然条件优越,它又是珲春地区的主要产粮区。然而,自从珲春河中上游采金以来,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使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蒙受了极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819.
利用化学预处理与气相色谱—同位素质谱相结合的分析手段,在国内首次完成了原油中甾花生物标志化合物的联同位素鉴定。选择我国济阳拗陷八面河油田典型低成熟油作为样品,对其昌萜生物标志化合物的碳同位素的特征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20.
王文义 《四川环境》1989,8(2):54-59
本文通过一九八七年三月(枯水期),五月(平水期),在对綦江河流域进行水生藻类学调查结果的基础上:不仅基本弄清楚了该河藻类种群组成及分布情况,而且采用了两种不同方法评价了水体的污染现状,其结果是一致的。说明了綦江河各断面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