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安全科学   5篇
废物处理   23篇
环保管理   6篇
综合类   75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61.
分析了某焦化装置液化气脱硫单元碱渣排放量异常的原因,采取一系列的优化措施,保证了产品液化气硫含量合格,又有效降低了脱硫碱渣的排放量。  相似文献   
62.
采用铁碳微电解/Fenton试剂组合工艺对炼油碱渣废水混凝沉淀处理后出水,进行降解研究。实验结果表明:pH值为3,废水与铁碳填料的体积比为2∶1,微电解反应时间2 h,曝气的条件下,废水的处理效果最好,COD的去除率超过42.5%。Fenton试剂处理微电解反应出水的最佳操作条件是:pH值在2~3之间、反应时间2.5 h、Fe2+浓度为800 mg/L左右、H2O2浓度为0.25 mol/L,在此条件下,Fenton试剂处理微电解处理后的炼油碱渣废水COD平均去除率为63.8%以上,微电解/Fenton工艺对COD的总去除率在79.2%左右,可生化性由0.16提高到0.56。  相似文献   
63.
为了探究不同预处理方式污泥对MFC(microbial fuel cell,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影响,采用双室MFC反应器构型,以不同预处理方式的污泥作为MFC的底物基质,包括热处理污泥、废碱渣预处理污泥、未处理污泥,并设置静态试验组污泥(开路试验),考察MFC的产电性能(电压、电功率密度)、pH、CODCr、总悬浮物(TSS)、挥发性悬浮物(VSS)、EPS(胞外聚合物)以及三维荧光等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①在所设外电阻条件下(1 000 Ω),MFC的最大启动电压可达0.3 V;②废碱渣预处理污泥的最大功率密度可达70.1 mW/m2,热处理污泥的最大功率密度可达60.1 mW/m2,预处理后污泥的性能优于未处理污泥;③热处理污泥、废碱渣预处理污泥、未处理污泥以及静态试验组污泥的pH总体呈下降的趋势,废碱渣预处理污泥及热处理污泥总悬浮物和挥发性悬浮物的去除率均高于未处理污泥,且CODCr有类似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污泥EPS的组成成分以及三维荧光光谱图的特性发现,污泥EPS中蛋白质质量浓度最高,并且腐殖酸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辅助胞外电子基团的转移,三维荧光光谱图也证实了不同预处理方式污泥随厌氧消化过程的变化规律.研究显示,将废碱渣预处理的污泥作为MFC的底物,不仅降低了资源能耗而且提高了MFC的产电性能,实现了综合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64.
碱渣氧化处理工艺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碱渣含有硫化物、有机硫化物和多种有机物,是一种带有恶臭的高浓度废液,碱渣氧化处理,可以达到或碱再生或脱臭或净化的目的。在参考有关文献并进行有关调查的基础上,简述了多种碱渣氧化处理工艺并进行分析,为碱渣氧化处理工艺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65.
曹煊  金春姬  彭刚  刘兴超 《化工环保》2006,26(4):259-262
研究了氨氮质量浓度、体系温度、时间、酸化碱渣溶液的pH等对酸化碱渣吸附氨氮性能的影响,比较了作为解吸剂的蒸馏水和NaCl溶液对氨氮的解吸效果。在选定的实验条件下,酸化碱渣对氨氮的最大吸附量可达13.9mg/g。氨氮吸附量随其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随体系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酸化碱渣溶液的pH对吸附性能的影响可以忽略。酸化碱渣表面吸附作用力主要为偶极间力和氢键力,吸附过程可用一级动力学方程模拟。NaCl溶液对氨氮的解吸效果好于蒸馏水,最大解吸率为25.7%。  相似文献   
66.
隔离曝气生物反应器处理含硫含酚碱渣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陈建军  钟理 《化工环保》2006,26(5):404-408
采用隔离曝气生物反应器(简称反应器)处理含硫含酚碱渣(简称碱渣),探讨了碱渣中硫化物的去除机理.研究了反应器中的挂膜驯化过程,考察了水力停留时间、气水体积比(简称气水比)及反冲洗周期等对碱渣中硫化物、挥发酚、COD和油等污染物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碱渣处理量为1m^3/h、气水比为36:1、水力停留时间为12.0h,反冲洗周期为3~5d的条件下,经过隔离曝气生物氧化工艺处理后碱渣的COD、硫化物、油和挥发酚的去除率分别为88%,99%,89%,85%,出水BOD,约为30mg/L,BOD,/COD小于0.1,处理1t碱渣的产泥量为0.17~0.26kg。  相似文献   
67.
碱渣对铜(Ⅱ)离子吸附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曹煊  金春姬  刘兴超  彭刚 《环境化学》2006,25(4):414-419
研究了铜在碱渣表面的吸附特征.结果表明,碱渣总吸附量随体系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体系pH值的升高而增加;随吸附质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在pH《5.01时其等温吸附能较好地符合Freudlich等温吸附规律,而在pH》5.01时,能较好地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规律,吸附热随pH值的增大而升高.当pH≤4.54时,碱渣的吸附力以偶极间力和氢键力的作用为主,而当pH》4.54时,以化学键力为主.碱渣的动力学方程亦随pH值的改变而改变,在pH=4.54时,碱渣对Cu2 的吸附动力学方程以一级动力学方程拟合效果最优;当pH为4.91和6.01时,以Langmuir方程的拟合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68.
采用活性污泥法对某炼油厂预处理后的碱渣废水进行了处理。以目标废水为碳源对活性污泥进行了成功驯化,然后用驯化后的活性污泥对炼油碱渣废水进行净化处理,以降低其COD(化学需要氧量)值。实验结果表明,活性污泥生化处理对炼油碱渣废水的COD值具有较高的降低作用。在水力停留时间为24 h的条件下,COD的平均去除率可达76%,容积负荷为0.7 kg COD/(m3·d)左右,运行10 d后,COD总去除率可达74%左右,出水水质达到国家三级排放标准(GB 8978-1996)。  相似文献   
69.
通过典型炼厂主要工艺废水中的来源、污染物组成和排放量的统计分析,并结合国内炼油企业的实际运行,讨论了国内炼油企业如何围绕酸性水、电脱盐废水和碱渣废水这三类废水开展工艺废水的分质处理和循环利用的工作,并指出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炼油行业在炼油生产工艺的升级改造和清洁生产取得了明显成果,提升了污染源头控制能力,显著降低了各炼厂碱渣废水处理装置和污水处理场的运行负荷,极大地减轻了炼厂废水污染治理的工作压力。  相似文献   
70.
炼油厂含硫碱渣处理工艺   总被引:29,自引:3,他引:29  
阐述了炼油厂油品碱精制过程排出废碱液的来源,水质,并对其处理工艺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根据现有处理工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并有效碱渣的工艺过程“ 湿式氧化脱臭-酸化回收酚或环烷酸-SRB法处理碱渣酸性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