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125篇
安全科学   32篇
废物处理   17篇
环保管理   25篇
综合类   277篇
基础理论   45篇
污染及防治   39篇
评价与监测   18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41.
固定化小球藻对海水养殖废水氮磷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利用海藻酸钠(SA)作为载体、以氯化钙(CaCl2)为交联剂,探究小球藻最佳固定化条件及其对海水养殖废水氨氮和磷酸盐的处理效果.通过对比不同浓度SA和CaCl2对小球藻生长的影响及不同固定化条件的藻球对氨氮、磷酸盐处理效果,确定最佳固定化条件为2.0% SA和2.0% CaCl2.对比固定化藻球和悬浮小球藻对模拟海水养殖废水氨氮、磷酸盐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固定化藻球比悬浮藻液对氮、磷处理效果更好.其中低接种率(1:10)固定化藻球的最大氨氮、磷酸盐去除率分别为63.26%和62.76%.固定化小球藻浓度越高,其净化能力越强,高接种率(1:1)固定化藻球的最大氨氮、磷酸盐去除率分别是85.16%和75.94%.连续流运行下固定化藻球对海水养殖废水氨氮、磷酸盐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4.49%和72.17%.小球藻固定化态保留并延长了悬浮态生长活性,提高了对海水养殖废水脱氮除磷效果.  相似文献   
42.
航空装备腐蚀维护维修新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海洋环境下服役航空装备极易发生腐蚀的问题,介绍了清洗剂、去腐蚀产物膏、缓蚀剂等腐蚀维护维修新材料的研究进展,包括功能、分类、技术指标等。清洗剂用于航空装备的日常清洗、维护以及维修,去除油污等污染物,防止腐蚀;去腐蚀产物膏用于外场航空装备腐蚀产物的原位去除;缓蚀剂用于在不能对现役航空装备的防护体系进行大幅改动的情况下,针对海洋环境下航空装备的防腐蚀需求,对航空装备进行附加防护或临时防护。综合运用腐蚀维护维修新材料进行航空装备的腐蚀防护,可以预防和减少腐蚀的发生,及时对腐蚀部位进行修复,保障航空装备的使用性能和战斗力。  相似文献   
43.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4,29(6):26-26
长期以来,在我国生产的干电池中,要加入一种有毒的物质——汞或汞的化合物作为缓蚀剂,以提高电池的储存寿命和防止电池漏液。我国的碱性干电池的汞含量达1~5%,中性干电池达0.025%,全国每年用于生产干电池的汞就达几十吨之多。  相似文献   
44.
Effect of humic substances on the precipitation of calcium phosphate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For phosphorus (P) recovery from wastewater, the effect of humic substances (HS) on the precipitation of calcium phosphate was studied. Batch experiments of calcium phosphate precipitation were undertaken with synthetic water that contained 20 mg/L phosphate (as P) and 20 mg/L HS (as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DOC) at a constant pH value in the range of 8.0-10.0. The concentration variations of phosphate, calcium (Ca) and HS were measured in the precipitation process; the crystalline state and compositions of the precipitates were analysed by powder X-ray diffraction (XRD) and chemical methods, respectively. It showed that at solution pH 8.0, the precipitation rate and removal efficiency of phosphate were greatly reduced by HS, but at solution pH ≥9.0, the effect of HS was very small. The Ca consumption for the precipitation of phosphate increased when HS was added; HS was also removed from solution with the precipitation of calcium phosphate. At solution pH 8.0 and HS concentrations ≤3.5 mg/L, and at pH ≥ 9.0 and HS concentrations ≤ 10 mg/L, the final precipitates were proved to be hydroxyapatite (HAP) by XRD. The increases of solution pH value and initial Ca/P ratio helped reduce the influence of HS on the precipitation of phosphate.  相似文献   
45.
张海娟  李忠涛  常炜 《安全》2012,33(7):26-26,28
正1番禺油田腐蚀现状番禺油田于2003年投产,主要工程设施包括井口平台和海底管道。井口平台所产原油经过预处理后,含水原油通过海底管道输送至FPSO作进一步处理。目前平台和海底管道腐蚀比较严重,腐蚀范围覆盖整个生产流程。  相似文献   
46.
大多数天然气藏CO2含量为10%~98%,CO2在不同的温度、压力条件下腐蚀极其严重。文章主要针对高含CO2天然气运输管道腐蚀的问题,开展缓蚀剂的筛选,重点开展CO2腐蚀规律研究与实验,评价环境温度、CO2分压、流动速度对腐蚀规律的影响,明确缓蚀剂的影响因素,结合管材的材质,优选评价不同类型的缓蚀剂,缓蚀效率分别为90.53%和92.64%,在管道凝液介质的气相及液相中都有较高的缓蚀效率。通过设计现场加药工艺及制度,监测评价缓蚀剂缓释效果和腐蚀情况,可防止管道运输过程中CO2腐蚀的侵害,长输管线内腐蚀控制良好。  相似文献   
47.
为了研究吸附剂在饮用水中除磷控菌效果,在聚丙烯(PP)纤维上负载氧化镧(La_2O_3)纳米颗粒,并用聚乙烯亚胺(PEI)对吸附剂表面进行亲水改性,制备出PEI/La_2O_3/PP纤维吸附材料,使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对其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偏酸性条件有利于磷的吸附,溶液中共存离子对吸附效果的影响不大;当温度为45℃时,PEI/La_2O_3/PP对磷的饱和吸附容量达到76.67 mg·g-1,吸附过程能够较好地拟合Langmuir模型;吸附动力学过程能够较好地拟合准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该吸附材料对饮用水中的微量磷具有良好的吸附去除效果,磷深度去除后能达到明显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48.
为研究吸附剂对正态磷酸盐、非正态磷酸盐的吸附特征,以及正态磷酸盐和非正态磷酸盐混合体系下的竞争吸附行为,制备出3种改性蒙脱石SWy-焙烧、SWy-Al、SWy-Fe,将其分别用于对不同形态的磷酸盐吸附实验中。结果表明,制备的3种改性蒙脱石对磷的吸附效果均有所提升。SWy-Fe的吸附效果最佳,对正态磷酸盐和非正态磷酸盐4 h吸附去除率分别提高了56.1%和55.3%,实验结果符合Ho拟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根据Langmuir吸附热力学方程,对正态磷酸盐和非正态磷酸盐的饱和吸附量分别为21.9 mg·g~(-1)和18.8 mg·g~(-1)。此外,在初始总磷浓度高于3.0 mg·L~(-1)的条件下,正态磷酸盐和非正态磷酸盐混合体系中的非正态磷酸盐吸附量显著高于正态磷酸盐,二者单位平衡吸附量之比为2.9∶1.0。改性蒙脱石对正态磷酸盐和非正态磷酸盐的吸附结果均表现为吸附外部液膜扩散、表面吸附、颗粒内扩散等多种过程的综合作用,可交换阳离子Ca~(2+)/Fe~(3+)/Al~(3+)的引入通过吸附络合作用提高了蒙脱石对磷酸盐的吸附能力。在初始总磷浓度高于3.0 mg·L~(-1)的条件下,正态磷酸盐和非正态磷酸盐混合体系存在吸附竞争现象,这为实际处理含磷废水吸附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9.
在低磷(1mg L-1)和适磷水平(10mg L^-1)下,分别以混合培养方式研究了粳稻京系17(Oryza sativa ssp.japonica)(JX17)和粘稻窄叶青8号(Oryza sativa ssp.indica)(ZYQ8)对磷营养的反应。结果表明,低磷胁迫下,JX17较ZYQ8吸收更多磷素,干物重也显著增加。相反,ZYQ8则受到更强的磷胁迫,吸磷量和干物重降低,主要是因为JX17具有较高的吸磷速度,单位根长吸磷量大,即根系高亲和力磷酸盐转运蛋白表达强,最大限度地吸收可能利用的磷素,从而改善植株营养状况,同时又有较多的磷被分配到根系,使根第,根表面积和根干重相应提高,进一步增加了其在低磷胁迫条件下的竞争磷营养的优势。图3表2参17  相似文献   
50.
湖泊沉积物对磷酸盐的负吸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分别在高、低两种磷酸盐质量浓度下,研究了6个湖泊沉积物对磷酸盐的负吸附。结果表明,(1)污染严重的湖泊沉积物不仅在上覆水体水质好转时,可能向上覆水体释放磷,即使上覆水体水质没有好转,在一定条件也可能释放;而较为清洁的湖泊沉积物,在上覆水体水质下降时,可能从上覆水体中吸附磷。在水质好转情况下,也可能向上覆水体中释放磷。(2)湖泊沉积物吸附磷酸盐过程中存在负吸附,吸附研究中使用较高质量浓度磷溶液是负吸附现象被掩盖的原因;在吸附研究中不仅要重视负吸附,而且初始磷酸盐质量浓度不能太高。(3)沉积物对磷酸盐的吸附/解吸平衡质量浓度与其有机质、CEC、总氮、总磷以及各形态磷含量均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比而言。与总磷以及各形态磷含量的相关性最高。污染较为严重的沉积物对磷酸盐的吸附/解吸平衡质量浓度也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